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山村,马和骡子帮助人们拉木材,运山货。沙漠里,骆驼耐饥耐渴,不怕风沙,人们用它驮运货物。在青藏高原,耗牛不怕寒冷和路滑,翻山越岭给人们运送物品。在沼泽地,驯鹿驮东西最稳当。它有又宽又大的脚掌,不会陷进泥里。北极,在冰天雪地里,北极狗拖着雪橇,不怕冷,又能认路,跑得可快啦! 在非洲,驼鸟帮人们搬运家具和器物,  相似文献   

2.
深夜里,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天上的小星星开始了谈话。一颗小星星对它的小伙伴们说:“亲爱的小伙伴们,明天我就不会再出现在这里了。”小伙伴们问它:“为什么呀?”它说:“因为我不想在银河里做这种又平凡,又单  相似文献   

3.
在卡通世界中有许多可爱的角色,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角色能向Hello Kitty一样风靡。在以往的印象里,这只可爱的小猫眯是我们怀抱里的朋友,是我们书包上的伴侣,是一切与可爱与伙伴相关的字眼,为了它多少人痴迷,多少人追逐,如今它又再一次出现在面前,带给喜欢它的人们又一次时尚的风潮。  相似文献   

4.
插秧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春天也随之坐上“飞机”掠过了天空。夏季已在悄悄地向人们靠近,田里的秧苗已在催促着人们把它插到稻田里,人们也都开始了田间的忙碌。  相似文献   

5.
有一只猫头鹰,为了博得人们的欢心而离开了山林。它来到一个村庄,正赶上一户人家在娶媳妇。于是,它便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通,表示祝贺。人们听了非常反感,纷纷捡起树枝朝它打去,打得猫头鹰扑棱棱乱飞一阵,赶紧逃命去了。猫头鹰又飞到了一个村庄,正赶上有一户人家盖房子。于是,它便又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阵,表示祝贺。结果又被人们拿起树枝轰走了。猫头鹰心里纳闷:我明明是向人们祝贺的,可人们为什么要来打我呢?它向山林里的一棵老树提出疑问。老树回答说:“你本该在山林里捉老鼠,可你放下自己的工作不干,去向人们耍嘴皮子,怎么能不招人烦呢?”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看了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一定会感到惊奇吧?抹布有什么可喜欢的,又脏又丑!我却非常喜欢我家那块花抹布,你别看它现在是块又脏又丑的抹布,可以前它曾是件挺漂亮的花衬衫呢!那时,人们把它挂在琳琅满目的服装柜台里,因为它样式新颖,颜色鲜艳,有一天被我选中了。从此,它就成了  相似文献   

7.
矿泉水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然而如果重视它透明的特点,把它用于生物实验,既方便取材和操作,可以观察瓶里发生的细微变化,又降低了实验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尿里的学问     
尿里的学问尚昆一提起尿,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股又臊、又臭、又刺激眼睛的难闻气味,尿的气味和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跟它能挥发出大量的氨有关系。别看尿的气味难闻,可它的用途很大。首先,尿是很好的天然肥料。人在进食时,食物里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排出的尿液中,不仅含...  相似文献   

9.
对于机场,我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爱看机场上的人,但这也正是我恨它的原因。人们总是离不开"你好""再见"那一套。对我而言,说再见是件很困难的事。每当电影里出现  相似文献   

10.
宗教的审美现象,是一种极其普遍、复杂又难以界定、把握的现象。在宗教的审美现象中,有一种更加模糊不清又更加易于激发人们对它进行思考的东西,那便是道教的审美现象。道教是一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不怎么反科学的宗教形式。它吸收了我国儒教、禅宗及各种文化思想的元素,形成一种既庞杂又有其特征的思想体系。在古代,道教的意识已经大量地注入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融解到人们的审美观念里,成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一个化学名词“三聚氰(qing)胺(an)”悄然闯进人们的生活。先是在婴幼儿奶粉中发现了它的存在,一个月后人们又在鸡蛋里又找到了它的身影,而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多用于生产装饰材料,存在于张家的书柜或李家的衣橱,无色无味、不能增稠不能加香,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为何会混入食品中呢?随着调查深入。真相渐渐水落石出,人们看到了荒唐表象背后的利益驱动,更感慨科技这柄利剑的锋芒:这把剑如果没有被善心把持,它可能剌伤的是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2.
下雨了     
下雨了,雨成了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会跑到东,一会跑到西,瞧,它又来捣蛋了。雨跑到树上,它变成绿色的了,它想和树玩捉迷藏呢!一会儿它又变成了红色的,原来它又跳到了红花上,红花高兴地说:"雨弟弟,谢谢你为我化妆,我一定要把最美丽的脸蛋给大家看。"雨可不好意思了,它害羞地跑到稻田里去了,因为稻子正在列队欢迎它呢!一会儿它就变成了金黄色的。雨在马路上和人们嬉戏打闹,人们撑起了五彩的雨伞,和它一起像花一样在雨中绽放。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一个化学名词"三聚氰(qíng)胺(àn)"悄然闯进人们的生活。先是在婴幼儿奶粉中发现了它的存在,一个月后人们又在鸡蛋里又找到了它的身影,而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多用于生产装饰材料,存在于张家的书柜或李家的衣橱,无色无味、不能增稠不能加香,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为何会混入食品中呢?随着调查深入,真相渐渐水落石出,人们看到了荒唐表象背后的利益驱动,更感慨科技这柄利剑的锋芒:这把剑如果没有被善心把持,它可能刺伤的是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弯管     
在酒店里,常需把大缸里的酒移装到小坛里,如果直接往小坛里倒,因为大缸笨重,坛口又小,容易把酒倒到外边,很不方便.人们在实践中想出一个好办法:找一根软橡皮管,先把管子的一头插在酒缸里,用嘴在另一头稍稍一吸,再把它插入坛里,只要小坛放在酒缸的液面下,酒便自动从管子里流进坛内.人们把这种神奇的弯管叫“过山龙”,物理学上叫它“虹吸管”,这种有趣的现象,就叫做“虹吸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妍,与元曲斗艳,远从《诗经》、《楚辞》以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朝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它那些闪烁着民主性、人民性光辉而又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一人们常常用一个又人又长又难的字眼形容巴赫和亨德尔的乐曲,这个词儿就是“对位法”(eontraputal),让我们来解释它! 二有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叫做“绝对君主政体”,在这种国度里是一人当权,独断独行,其他人则惟命是从,俯首帖耳而已。  相似文献   

17.
一棵小树     
园子里有一棵小树,在我的浇灌之下,它长得枝繁叶茂。但是有一天,狂风吹落了邻居院子里一棵树的树枝,打在小树身上,压得它齐根折断。人们都以为这棵小树就这样完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它又长出了枝叶。慢慢地又长到原来那么高了。上帝好像还没有开够玩笑。一个下午,狂风暴雨中,邻居家的树又压到了它身上。不过这一次,小树虽然折断了很多枝叶,但树干只是弯了下去。当我拨开压在上面的树枝时,它又笔挺地站直了。大自然在对这棵树进行了如此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给予了它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权利。而我们呢,又有几个人能经过重重考验,坚持到被认可、…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更喜欢其中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以它独特的意象风韵,吸引着我在它的海洋里徜徉着,吟咏着,感伤着。而“雨”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多地象征着哀伤、愁绪。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有时是飞扬迷朦;有时又滂沱而下。对于这种自然现象,人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久旱逢甘露”,表达的是大旱之后天降大雨给人带来的喜悦;而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则表达的是旧伤之上又添新愁的苦恼。由于人们在“雨”这一自然现象里倾注了人类的独特情感,并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积淀,形成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因此“雨”具有了一定的原型…  相似文献   

19.
英国中部沃里克郡,有一座小城,叫斯特拉福。埃文河从它身旁轻轻流过,人们又叫它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它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山谷里。周围有起伏不平的草地和牧场,有大片的田野,有茂密的亚登森林,还有童话般的古堡。许多关于亚登森林和古堡的  相似文献   

20.
猴年话"猴"     
今年是猴年,一提到猴子,人们马上会想起《西游记》里那个调皮捣蛋又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美猴王。的确,在我们的心目中,猴子是个非常可爱又很聪敏的动物,在动物园里它是很受欢迎的,大家都喜欢观察它们,这是因为猴子的行动往往跟人很像,而且特别像小孩子一样顽皮,好动,容易发急,又爱耍花招。英语中有关猴子的成语和俗语也反应了猴子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