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文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不仅在韩柳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也成绩斐然。他著作等身,从194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60年间,已出版著作23种,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超过3000万字。纵观吴文治先生60年来的学术道路,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他治学的显明特点。这就是一“勤”二“通”三“精”。  相似文献   

2.
本论述了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之会”和书信往来中关于治学问题(实质上就是认识论问题)、“无极”“太极”问题(实质上就是本体论问题)的论辩,指出了二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烈初 《收藏界》2012,(3):78-82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按照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我在脱稿后,仍没停止过寻求佐证。  相似文献   

4.
王小燕1986年毕业于兰州师专,任渭源县体育局领导,兼任渭源县业余体校一级教练,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年来他和同事一道,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渭源县的体育健儿走向了国家级赛场,全民健身之花开遍渭源  相似文献   

5.
王厚宇 《收藏》2010,(3):52-53
陈潮(1801~1835年),字宗海,别字东之,江苏泰兴县霞幕圩(今泰州曲霞镇)人。他幼承家学,勤奋苦读,治学广泛,于经学、文字学、音韵学、算学都有深入独到研究,著有《四元细草》二卷。陈潮先以廪生游太学,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举,学识才华显名都下,当时京城有十二子,陈潮为其中之一。由于勤奋治学,积劳成疾,撰《缀术辑补》未成而卒于北京寓所,享年34岁。  相似文献   

6.
宋承敏 《武当》2007,(12):52-52
我的恩师———丹东市著名武术名家郎会业先生,已经辞世七年了。但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武德,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恩师郎会业,山东省临朐县人,1910年出生于丹东一个木材商人家庭,卒于2000年1月1日,享年90岁。古人云:"山以虚则能受润,心以虚则能受人。"恩师郎会业老先生,习武多从名师门派,常会友比武,但却从无门户之见。尽管艺高技精,绝不  相似文献   

7.
汪静 《精武》2012,(30):33-33,35
摘要: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无限热爱这个职业。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具备过硬的素质及体育道德精神,无论严寒酷暑都应该带领学生们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之外,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乐园,在最大程度上放松了精神,强健了体魄。为了这一切,体育工作者们晒黑了皮肤、喊哑了嗓子、吃尽了灰尘,但都无怨无悔,坚守着“以人为本、育人至上、以创为先、跨越发展”的治学理念,困为我们知道这个职业为学生、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战 《收藏》2010,(5):103-105
王献唐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学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在历史、考古、文字、音韵、训诂、金石、货币、书画等诸方面均建树卓著,尤其在目录版本学的研究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其治学、人品皆称楷模。  相似文献   

9.
卫海明 《收藏》2008,(2):178-178
《收藏》杂志社鉴定委员会自成立3年来,以15年办刊历程的坚实基础和专家严谨治学的职业操守,在三秦大地独领风骚,得到众多藏友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7,(9):20-21
卢老答《精武》编者问一文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者中间引起强烈反响。仅半个月的时间,本刊编辑部即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这一切均应归功于卢老回答的真实、深刻,淡淡数语,蕴蓄无穷。这证明卢老少时对武术直觉的思考,已得到科学方法之校正,所以他能给予传统武术最正确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治学方法立刻使传统武术放出空前的光彩,引起轰动,亦为编者意料中事。  相似文献   

11.
翁心诚 《精武》2008,(12):9-10
翁先生此文谈优点,也谈不足,唯独不谈是非的治学观点很可贵!本刊欢迎这样的佳作和态度。编者以为:简化太极拳可能确实是简化的,但可贵的正是这种简化,使得整个太极拳界具有奔腾的活力,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园内,我们看见各色皮肤的芸芸众生们悠哉游哉地打着太极拳,享受着太极拳带给她们、他们身心上的快乐。可是太极拳并非只是令我们国内拳家“烦恼”的武术啊。它是一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自然而然”、“无为无不为”的生活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所以如果你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现状感到混乱失望,千万不要忘记,真正的太极拳在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生活里,在我们执着追求的那个武术以外的纵深和广度里。正如大诗人陆游说的那样:“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12.
邓达平 《武当》2009,(8):23-24
章祖安先生为我国仅有的两位书法博士生导师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始至八十年代中期,我与章祖安先生为邻于杭州市景云村居所十余年,同一大门出入,过从甚密。常听其谈玄论道,机锋叠出,妙语惊人,得益匪浅。先生严谨治学外,于书法更情有独钟,经年累月,寒来暑往,日课不辍。特别是大暑之日,当时连电扇并无,遑论空调,惟洞开门窗,见其解衣磅礴,虽大汗淋漓,而神情自如。兴致好时,常邀我人室同赏,并自行点评,说到高妙处,眉飞色舞,不能自已,得意忘形之状可掬,豪爽天真人也。  相似文献   

13.
水火居士 《精武》2007,(11):10-11
有人说:"古人作书的宗旨,多从序中提出,所以善于读古书的人,未读古人书,先读古人序。"从序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籍贯生平,品德情操,著书动机,主要内容,乃至于时代背景,从而获得微旨大意。以我个人的经验,用这种治学方法阅读古拳谱亦行之有效。范铁僧是买壮图弟子范万明的后人,他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著述的六合心意拳序,包括了从心意拳源流到传承,从入门、武艺到道艺等方面的内容,灌注着范氏的理论,心法和经验,其文字质朴,洗练,畅达,优美,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例:女人拳、无手拳、神拳说,绝对是心意拳的宝贵财富,堪称绝  相似文献   

14.
治学与钓鱼     
张忠江 《钓鱼》2010,(13):1-1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晏殊、柳永的“蝶恋花”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三首词中的三句词作为治学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界也。  相似文献   

15.
陈良业 《体育师友》2011,34(5):38-39
1要做好考勤 学生的出勤情况最能反映一个教学班的纪律状况,最能反映教师的治学态度。如果体育教师不认真对待学生的出勤情况,不做好考勤常规工作,无视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擅离教学区等不良现象,则不能使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纪律松散教学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体育教师教学全过程都要严抓考勤,一旦出现不良现象,教师就必须进行批评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是非常注重出勤情况,  相似文献   

16.
姚宗勋先生是我国划时代的拳学大师,在意拳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自1937年,姚宗勋先生从学于王芗斋先生开始,他抱着坚毅不拔、力学精研的治学态度,在站桩摸劲的过程中,他也遇上困难,据姚老先生后来说:王老之技力已臻化境,要做什么得什么,信手拈来都可发人丈外,以浑圆力为例,初学者  相似文献   

17.
王德安 《收藏》2001,(6):48-49
周道祥对于文物的爱好,源于儿时家庭的熏陶。他的父亲是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社记者,收集了不少名人字画、陶瓷、古董。小道祥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文博知识。然而文革时父亲的经历和这些古董却给他家带来了灾难。在破四旧的风声正紧时,父亲让他把这些古物拿到街头当众销毁了。一张张名家字画化为缕缕青烟;一件件古陶瓷器变成堆堆碎片,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三大体系”的核心。通过梳理我国体育学学术研究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存在学术研究创新性较弱,原创性体育理论成果不多;学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回应体育实践需求度不高;学术研究方法借鉴较多,特色研究方法不足;学术研究平台建设较慢,学术争鸣氛围不浓;学术研究主体多元协同不够,学术评价体系建设迟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以“四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从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学术评价考核体系4个维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认为应围绕学科发展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理论体系、围绕共同体宗旨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组织体系、围绕学术繁荣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围绕创新生态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方继孝 《收藏》2006,(10):126-126
陈垣先生的书札是我在潘家园的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和它在一起的还有人民出版社的发稿单及《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的封面设计原稿和两张插页图片。图片之一是陈垣先生在励耘书屋读报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包括:政治过硬、信念坚定;爱岗敬业、献身事业;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注重形象、寓德于教;公正廉洁,身正为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师德建设的途径:加强师德建设的领导,制订师德建设计划,奖惩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