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是一生中培养阅读情趣的黄金时期,通过营造班级的书香氛围、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引导书香家庭,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布置一个图书角,拥有一本读书笔记,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书香飘溢。这样使学生享受读书,乐于读书,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开展"快乐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其中包括宣传活动,明确读书活动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读书活动,打造平台,携手共育,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利用环境,为孩子创造自主的空间,培养幼儿读书乐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摸索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我校有二分之一的学生是农民或农转非人员子女,家庭阅读氛围的相对较差,学生很难达到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阅读能力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经过反复研究,在制定中英发展计划时,将创设书香校园作为突破口,从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出发,启动了学校的“红领巾读书工程”。  相似文献   

5.
骆现强 《生活教育》2014,(22):116-117
要让读书成为乐趣,让学习成为习惯,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实教师的业余时间;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通过举办读书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书香满屋     
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我用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也提醒着我的学生。读书,不仅是充实空洞的大脑,丰盈单薄的灵魂,更是在储备一种能量,进行一种永不停息的文化升值。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对学生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学习。在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大环境下,我引领着我的学生共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知书达礼的学生 1.开拓书源,夯实读书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学校逐年加大图书馆的投入。把订阅报刊、订购书籍作为常规工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不断充实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并每天定期向学生开放,做好面向学生的新书推荐和图书的借阅工作,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班主任,我深有感触。倡导阅读,班主任责无旁贷!在班里,我把阅读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把阅读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班风和学风,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分阶段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班级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重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起着非常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健康、和谐地成长,我们有必将班级建设成为学生书香生活的栖息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广优秀读物,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方式。作为班主任,在班里,我把阅读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把阅读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班风和学风,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调查表明,在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全社会的阅读水平明显下降,我国中小学学生不读课外书的情况非常普遍。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决定以课程课时改革为教学改革的切人抓手,建立起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出课本,大量读书,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淀,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渎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展开扎实平稳,选取了两个“读书”场景:周末午后与喧闹机场,紧密联系阅读的内容与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将阅读的书籍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读书的乐趣与书中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最是书香能致远”,打造书香班级,既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还能培养班级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探寻出一条更有效的打造书香特色班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董志虹 《考试周刊》2013,(22):56-56
文章认为,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增强学生读书的欲望,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阅读的书籍要广泛,开阔学生视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促进学生读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物质条件贫乏。作为语文教师,我不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样贫乏。于是我在班上规定:每天晨读的前20分钟固定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如何提高这20分钟的效率,我花了很多心思。我为学生在泛着霉气的图书室里“淘金”.竟淘到了一些好书。我还通过讲名人读书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效果不错。可时间一长,不少学生总爱和我“捉迷藏”,读书时只是做样子给我看,真让人生气。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作为培育人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书香校园",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学校办学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浓郁的书香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以人为本,打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管理重要组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浸润书香、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促进发展、升华智慧,是阅读的基本作用,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滦南县柏各庄镇初级中学大力推进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多元共读体系,把常态阅读和静心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业成长。一、营造整体阅读氛围,构建多元共读体系为了营造阅读氛围,我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学班加强"读书班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