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研究了香料烟调制棚内,采用不同增湿方法和不同揭盖调制棚膜通风方法对调制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以不增湿及调制过程中早揭晚盖;中部叶为入棚第3d加湿一次,入棚时将先入的那一头的膜盖严,另一头完全打开,过2d又将这一头打开通风,另一头盖严;上部叶是入棚第1d,第4d各加湿一次,入棚后实行一头封闭一头早揭晚盖,每3d换一次调制出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烘烤对烟叶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湿度全自控小型电烤箱,用两种烘烤方法对烤烟品种K326的优质烟叶进行烘烤,并对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进行全程追踪,结果表明:1.烤后烟叶还原糖、总糖平均增加分别达到约4倍和5倍,其中以下部叶增加的幅度最大,上部叶次之,中部叶最小.与糖含量相反,淀粉含量平均降低79%左右,其中减少幅度以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2.烟叶糖含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烘烤0~96h完成,呈现急剧增加趋势.而烟叶的淀粉含量几乎在烘烤0~72h快速下降到最低点,其中下部叶比中、上部叶提前约24h完成.3.烘烤过程中适当延长变黄期有利于糖分的充分消耗,适当延长定色期也对进一步降低糖含量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 K326中上部烟叶最适宜的烘烤工艺模式,研究不同烘烤温度与升温速度对 K326中上部烟叶烤后品质及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为最佳烘烤工艺,即中部烟叶变黄期温度39~42℃、湿球温度36℃;定色期以平均2 h 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温度55℃、湿球温度37~38℃;干筋期温度68℃、湿球温度40℃.上部烟叶变黄期温度38~42℃、湿球温度36℃;定色期温度47~55℃、湿球温度38℃;干筋期温度68℃、湿球温度41℃.T2处理的烟叶橘黄,油分多,身份适中,色度强;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适中,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感官质量香气量足,香气质细腻,烟气醇和度、舒适性最好;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正组烟叶比例提高.说明在烘烤过程中对温湿度及升温速度的调整是有效的,能有效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花大金元品种在昆明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期的试验研究表明:1)昆明烟区的烤烟移栽期受雨季开始的日期影响比较大,而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小,4月25日-5月10日为合理的移栽期,可以确保烟株的大田生育期在120-150 d之间,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较好;2)海拔低于1 800 m区域的烟叶成熟时间集中在30-55 d,而海拔超过1 950 m的区域,烟叶的成熟时间可推迟至55-70 d;3)海拔在1 633,1 808,1 950 m区域的烟株发育状况差异不大,最低海拔点1 560 m烟株发育状况最好,而最高海拔点2 100 m烟株的发育状况最差;4)在各海拔区域范围内,上部叶的成熟期不会因为移栽期的提前而有明显的提前.5月15日以后移栽,则低海拔点上部叶成熟烘烤受9月低温的影响较大,而海拔超过1 808 m区域的烟株上部叶成熟烘烤受后期低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降碱灵(签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探索其对白肋烟上部叶开片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平均叶长增大13.48%~13.83%,叶宽增宽20.89%~22.99%,叶片增宽率大于叶长增长率;产量、产值、均价等经济性状差异较小,而外观质量有明显改善;化学成分上部叶总氮量下降0.29%~0.30%,烟碱量下降0.60%~0.63%;中部叶总氮下降0.05%~0.09%,烟碱下降0.35%~0.37%;总氮、烟碱量上部叶降幅大于中部叶;烟叶钾含量增加,且上部叶增率大于中部叶.综合效果A处理优于B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2006~2007年曲靖烟区烟叶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及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检出的83种成分中,对烟气香气影响较大的致香成分有六大类73种,其中以醛、酮类物质为主,占整个成分的50.59%;4个主栽品种中,致香物质含量以红花大金元最高,K326其次,云烟87和云烟85分列第三、四位;而从部位上看,致香物质含量是上部烟叶优于中部叶.同时,对海拔1400—2200m范围内的云烟85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在海拔超过1700m区域生产的烟叶,其致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白肋烟不同部位叶挥发性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检出82种成分中,共有成分77种,异有成分5种,成分和含量酮类〉醛类〉醇类〉氮杂环类〉其它类〉酯类〉酚类.不同部位间有明显差异,成分和含量均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类胡萝卜素类、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降解及转化的产物占总含量的57.81%-74.06%,其中前二者的含量是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后者又是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11种含量较高的重要香味物质的总量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综合结果分析,下部叶香气特征不及中、上部叶,中部叶香气品质要比上部叶好.  相似文献   

8.
第6,7届世锦赛男子400m运动员各分段时间特征为:100-200m第1位;200—300m第2位;0—100m第3位;300-400m第4位.其分段成绩系数:0~100m为0.2476、100—200m为0.2301、200~300m为0.2449,300-400m为0.2760.本文以世锦赛男子400m比赛中各分段成绩系数为标准,制定广东省青少年男子甲组400m运动员比赛各分段时间,为广东省青少年男子400m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肋烟TN90成熟期叶绿体色素及糖类物质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烟叶成熟进程推进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及比叶重增加 ,过熟时稍有回落 ,峰值下、中、上各部位分别在封顶后第 3,4 ,5周 ,正置其适熟期 ,且各时期的值是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chla ,chlb ,类胡萝卜素 (CTk)下降 ,但降幅是chla >chlb >CTk ,致使chla/chlb ,chl/CTk比值减小 .以上生理生化变化与白肋烟的生长发育吻合 ,证实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下 ,TN90上、中、下各叶位成熟期分别为封顶后 3,4 ,5周 ,兼顾三部位 ,封顶后第四周砍株晾制 ,可获最佳品质 .这为诊断白肋烟成熟及适时砍收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苗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8-31
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材料,测定杉木不同叶位的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杉木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P<0.05),但各叶位间的叶绿素a/b的值差异不大。Fo、Fm和Fv的值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减小,Fv/Fm、Fv/Fo、Qp各叶位间差异不显著。ΦPSⅡ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升高,NPQ的值则是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与中部叶的Fv'/Fm'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绿素与Fo、Fm呈显著负相关,但与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1年生的杉木幼苗的功能叶为植株中部的叶片,底部的叶片虽已趋于衰老,但对杉木的光合作用仍有一定的贡献,初展的上部叶虽然叶绿素含量最低,却已具有较高的转化光能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年的小区试验表明,在移栽期和中耕期施用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可以促进大田烟株生长整齐、发育良好,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达到71.23%-78.83%,单位面积内产量增加7.97%-15.97%,产值增加11.00%~20.77%,为防治烟草赤星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烤烟中醇、酮两类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形成的影响因素,在云南省昆明、保山、红河、文山和曲靖等5个烟区,以种植区域、土壤质地和海拔范围3种生态因子为基调进行采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K326烟叶中酮、醇两类致香物质组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植烟区域是影响醇、酮质量分数及其总量的主要因素,5个区域中以保山最有利于K326烟叶醇、酮两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而其余4个区域差异不大.2)从土壤质地来看,中壤土最有利于烟叶中酮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轻粘土和重壤土次之,而醇类物质几乎不受土壤质地的影响.3)从海拔范围来看,海拔1500~1800 m范围比较有利于烟叶醇、酮类致香物质的形成,而海拔1100 ~ 1500m或1800 ~2300m的范围次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烟区原料差异化烟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9年,经过对云南省各基地县生态环境、品种、烟叶质量的研究分析,从7个原料基地市(州)的50个县(区)筛选出生态环境优越、适宜种植差异化优质烟叶原料的44个县(区)内22.8万hm2烟田作为差异化核心原料基地,可年产13万t以上具有品种和生态双重特色的差异化烟叶,专供云产一、二类卷烟需求.筛选后的原料基地生态条件与筛选前相比,植烟海拔阈值从1 300-2 350 m优化到1 300-2 000 m;烤烟大田期(5-8月份)的平均温度从18.0-22.0℃优化为19.2-22.0℃;降雨量从448-1 108 mm优化为636-792 mm;平均日照时间从417-727 h优化为517-727 h;植烟土壤仅限水稻土、红壤、紫色土与黄壤.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抗性的8个烤烟品种(系),在其烟苗5~7叶期接种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普通株系(TMV-U),移栽人大田30 d后比较了8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各品种质体色素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MDA含量、Pro含量、NR活性和SOD活性与品种抗性之间密切相关.2)抗病品种感染TMV后SOD活性下降或明显下降,而多数感病品种体内SOD活性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3)达到“免疫或抗”水平的有NC102,NC297两个品种,带毒后可能是通过体内维持MDA含量相对稳定或者大幅增加NR活性来抵抗TMV的危害;而达到中抗水平的红花大金元品种则可能是通过大幅增加自身Pro含量来抵抗TMV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近代先进检测手段对云南省昆明、曲靖、保山三大主产烟区2007年生产的200个初烤烟叶样品(B2F,C3F两个主要等级)同时进行了致香成分检测评价和评吸质量评定,并且在烟叶评价中应用了SPSS12.0优化统计软件研究了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间的相关性及烟叶感官质量评吸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各类致香成分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烟叶各个评吸质量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烟叶香气质的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刺激性则与其他指标的关联度不大;烟叶致香成分和评吸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对烟草高效BD肥的试验示范表明:施用BD肥的各个处理烟株生长发育平稳,整个生育过程叶片颜色比对照浅,烟株较清秀;相同施肥水平下,施用BD肥能明显改善烟叶的烤性,原烟外观质量好,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均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常规处理;初烤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D肥不仅可以改善烟叶香气质和增加香气量,而且其杂气、余味均均有较大改观,尤其是上部烟叶;5个处理中,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施BD肥1249.5kg/hm^2.  相似文献   

17.
白肋烟(TN90)成熟期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烟叶成熟进程推进,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酚、类黄酮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比叶重增加,过熟时稍有回落,峰值下、中、上各部位分别在封顶后第三、四、五周,正置其适熟期,且各时期的值是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但其值仍随叶位升高而增加;chla、chlb、CTk下降,但降幅是chla>chlb>CTk,致使chla/chlb、chl/CTk比值减小;丙二醛含量一直上升,但随叶位升高而略有减少;脯氨酸含量缓慢上升,适熟后回落,过熟时特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第四、五周时达峰值,然后回落,以上生理生化变化与白肋烟的生长发育吻合,证实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下,TN90上、中、下各叶位适宜成熟期分别为封顶后三、四、五周,兼顾三部位,砍株晾制四周砍收,可获最佳品质.这为诊断白肋烟成熟及适时砍收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针对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将云烟87在梁河县曩宋乡进行夏烟早植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60—90kg/hm2团棵期后表现出脱肥,中上部叶开片差,叶片小、薄,叶片衰老快,烤出的烟叶多为柠檬色,单叶质量较小,产量、产值、均价低;施纯氮120—150kg/hm2叶色为浓绿色,上部烟叶开片较好,叶片厚度适中,烤出的烟叶多为桔黄色,单叶质量较大,产量、产值、均价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施纯氮150kg/hm2成熟期延迟.施氮水平对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糖碱比有一定影响,对钾、氯、烟碱影响不大.研究证实,在当地自然环境与栽培技术下,云烟87夏烟早植施纯氮120kg/hm2为宜.海拔1000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肥力偏低的田块可施纯氮135ke/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