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鲍博 《时代教育》2007,(6Z):142-142
扇面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墨宝和艺术珍品。两宋是我国扇画艺术的繁荣时期。扇面画的形式在当代仍有生命力,它所表现的内容在今天也更加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2.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千余年发展形成的特殊文化积淀,它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不仅取决于笔墨自身,更重要的是靠它的画外功夫.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的学生 对写作兴趣索然,视作文为畏途,“谈作文而色变”。写作文时 常常冥思苦想,落笔千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甚 至有的语不成句。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如何才能 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乐于表达 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在一年级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乐 于“吾手写吾心”。根据低年级孩子爱好绘画的年龄特点’我们 把绘画与写话进行融合,把“采蜜集”变形成“绘画日记”。从而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 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4.
幼儿"说画"是幼儿主体审美意识的体现,能促进幼儿对于美术作品和创作过程的全面理解和整体构思,提高幼儿创作和欣赏水平,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引导,体现综合性艺术智慧。在想象画教学中运用"说画"教学,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画肌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画家风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早期绘画理论中,有许多关于绘画作品或绘画创作具有让人不可思议的神异特点的记述,这些记述通常是用来从一个侧面说明画家绘画水平高超,达到了通神的境界,并无贬义,但是,到了五代末期北宋以后,如果有当时的画家以神异特征来宣称自己擅画,受到的不再是礼遇,而是贬斥,而画论中也基本上没有了新的关于绘画神异特点的记述。  相似文献   

7.
生活细笔     
<正>我不是个画家,但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愿;我不是个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是我的习惯。仔细想想,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概述自1992年以来由广东美协主办的三次历史画展这一特殊的广东美术现象通过典型画面的分析对广东近现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革命、军事、民俗事件作出艺术的扫描及历史画创作规律作了阐述,并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历史画创作在当前画坛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墨守     
老师教学,活学活用,从来不叫我们墨守成规.比方说以前学校的先生叫我们写字一定要磨墨,老师却说:“尽管用墨汁好了.现代人生活那么忙,小楷还可以磨墨,写大字就太费工夫了.与其把时间花在磨墨上,不如多去练习其他碑帖.”看老师写个“羽”字,先写两个钩,再各上两点.“老师,写字不用按照笔画顺序吗?”我们问道.“一幅字的格局,就好像一张画一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明确指出王维的山水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张岱对此提出了质疑,当然历代也不乏苏轼的支持者。其实,争论的双方都没有事先界定物质画与想象画,也混同了“有画”与“可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水陆画的用途、内容及其发展,并用敦煌文献和明清时期的水陆画为资料,论证了敦煌遗画和水陆画的关系,认为敦煌遗画中的一小部分大型挂画,可能是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上悬挂的水陆画.  相似文献   

13.
“画似真”与“真似画”是一对有关艺术与自然的虚实真假关系的“美学原则”。首先涉及的是自然与艺术的审美标准;其次是自然与艺术的辩证关系。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是以“会心”的感受和“巧手”的表现为先决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拼贴画     
  相似文献   

15.
赵之谦是晚清前海派的代表人物,在绘画风格、技术、题材等方面,均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在由宫廷画向世俗画的演变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17.
标本画制作简便易行且周期短,本文介绍了其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初中阶段的诗词教学也应以此作为最终目标,不应只拘泥于背诵和对诗词的解说上。意境教学应该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教会学生体味诗歌意境,培养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文中提到的就是以画传情的方法,即"化诗为画,以画赏诗"。  相似文献   

19.
入境化禅:再评斯奈德英译寒山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诗人加内.斯奈德翻译了二十四首寒山诗。在这二十四首诗里,禅机玄生,禅境叠出。从禅境角度出发,比较寒山原诗与斯奈德的英译,可以看出,由于禅境乃中国古诗之特有文化产物,译文难以译出原诗禅境。  相似文献   

20.
何钊 《时代教育》2009,(7):160-160
目前的美术专业高考如火如荼,全国各个高中基本上都开设了美术专业课,美术专业教师与学生在面临美术高考的过程中怎样行之有效地使学生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面提高美术专业水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评画.怎么评画才能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一个评画的标准,也就是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绘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