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宏 《成才之路》2011,(18):58-59
近一阶段,高效课堂"四五"标准学科化的实验在我校各个学科全面展开。"四五"标准高效课堂指的是学生具有"五有"权利的课堂,即学生有创新生成的学习欲望,有选择方式的学习自由,有可以参与的学习小组,有足够活动的学习时间,有自我衡量的学习标准;教师具有"五定"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践行动态生成课堂观的今天,教师的不少认识及教学行为明显与"预设生成"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我们要透视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应对的策略,运用动态生成课堂观,引领教师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一、影响数学课堂"预设生成"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金花 《数学教学》2014,(11):27-2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课堂精彩的"生成".但课堂精彩的生成首先源于教师"开放的预设".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发现教师为尊重课堂生成,而摒弃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教学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续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经历及思维发展.实践中,我们尝试"教师甄别学生已知真伪""延迟评价""适时泼冷水引发思维冲突""创设矛盾生成情景激活思维"等策略,旨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促发学习动力.这些实践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护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过程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的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课堂拘谨而刻板;有的课堂和谐而融洽,有的课堂冷淡而紧张。"活"的课堂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强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课堂上不断有生成,不断有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建明 《考试周刊》2010,(48):82-82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些生成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就出现了数学课堂的"出轨"。因而在课堂上,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缺少生成的课堂不够精彩,缺少精心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一节课体现的生成应该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准确把握,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与无序的统一。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伪生成"现象,要去伪存真,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8.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灵巧应对"预设"与"生成"、营建和谐有效课堂时,呼唤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要精心的弹性预设,垒砌和谐有效课堂之基;机智地应对生成,搭建和谐有效课堂之桥;适时地引导生成,展现和谐有效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在新课程"以生为本"、"重在生成"理念的引领下,自主合作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基本范式。在这一范式下,语文课堂产生了从"教师引领到教师引导"的质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包括思维品质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得到较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课堂"出彩"指的是课堂生成的精彩之处,是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体现,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精彩表现。初中数学新课讲授如何出彩?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谈谈点滴拙见。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学生的思想不断碰撞,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生成智慧的课堂。课堂中,如何令学生"思绪万千","智慧四溢"?  相似文献   

12.
蔡海军 《新课程研究》2009,(6):49-50,58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就使得科学课堂的生成资源层出不穷。科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生成的有利资源(包括即时兴趣、认知困难、意外问题等课堂生成资源),并做到"切时"、"切机"和"切实"地指导他们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生成性教学"理念被不断地推广,"课堂生成"备受关注。但是,不论是在与一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还是浏览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章,笔者都发现不少教师在对"课堂生成"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行为,也  相似文献   

14.
颜鹏 《中小学电教》2012,(8):131-13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预设",利用其在课堂之中的"生成"功能,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对于一节成功课堂的标准如今就有了一条新的标准,就是对于"预设"和"生成"的良好把握,"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呈现出多元化解读和动态生成的情况,文章旨在探讨教师如何把握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打造生命化的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幸福的课堂学习应该留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课堂上,教师要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走向生成和开放,"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7.
钱鹏 《文教资料》2013,(1):152-153
综合性学习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多元的,课堂上会出现大量的非预设性生成,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他对这些"生成点"的态度、处理方式,决定着他对学生、对问题引导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宋冬兰 《考试周刊》2012,(56):53-5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可能性,是教师无法全部预设好的。所以,教师不可能是完全胜券在握,按照自己的精密的预设顺水推舟地进行课堂教学,现在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这对于已习惯于四平八稳、配合默契的"控制式"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因此,互动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不断发展彰显"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马凤萍 《考试周刊》2011,(82):64-65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应该"提倡生成"、"驾驭生成"。语文教师要设计有的放矢的教学思路,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进行灵活有效的课堂处理,采取恰当多样的课堂评价,这样就能促进生成,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的精彩课堂是预设与生成共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做到课前有意设"套",课中善解"生"意,智慧处理"意外",那么,生成就会随心所愿,课堂精彩自然在随"意"间看似无心中浑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