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移民加拿大,是幸运的,因为我事先获得了加拿大雇主的雇佣。但也备尝艰难,因为虽然在加拿大各海外移民签证处,获得面谈豁免的案例日益增多,但被要求面谈的申请人仍居大多数。我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平时使用也不多,所以听力、口语水平比较差。我想通过雅思考试获得免面谈,可考出来的成绩又不很理想,不敢将此成绩加在递交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有不少的富人和明星移民海外,其中有一部分是移民新加坡。当时我不解:新加坡有什么好?要移民也不要选择新加坡呀,移民美国或者加拿大难道不可以吗?至少它们版图大,空间大呀!新加坡一个只有巴掌大的小地方,能有多大意思?可是当我真正对新加坡有了了解后,我的看法改变了。国际巨星巩俐移民新加坡,武术明星李连杰移民新加坡,还有一些人移民新加坡,对他们来说,我是由不理解到理解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4年前正式向加拿大驻新加坡使馆提交了移民加拿大的申请,并于去年获得批准,拿到了签证。我移民成功,充满了戏剧性,本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成功既要感谢我的那位富于慈善心肠的面试官先生,给了我机会,也要庆幸自己临危不慌的沉着精神。  相似文献   

4.
"高考移民"作为目前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原理、供需理论和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对"高考移民"现象进行了分析,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高考移民"现象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高考移民"以及与它相关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它。  相似文献   

5.
独立技术移民是加拿大移民的一个最主要的部分,这类移民主要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移民资格。凡具有加拿大劳工市场所需要的某项职业专长的人,都可以用独立身分资格,向加拿大移民局  相似文献   

6.
"高考移民"作为目前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原理、供需理论和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对"高考移民"现象进行了分析,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时"高考移民"现象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高考移民"以及与它相关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它.  相似文献   

7.
英语始终是移民面试和移民后寻找工作的大问题,一位移民官曾严肃的向我指出:任何一个移民官都绝不允许英语不过关的人获得签证进入加拿大。很多人被拒签的主要原因是英语不过关。在加国找工作的重要障碍之一也是英语,来到加国才有体会,别说找工作,他们说话,你都听不懂或听起来十分吃力,怎么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我的投资移民申请还正在向新西兰移民局投递的途中,我的移民代理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刚刚收到新西兰移民部长“关闭移民之门”的通告,我的移民材料已经无法递交了。“什么,什么?怎么会这样——难道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准备都已经付诸东流?”我连声追问。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我几乎晕了。  相似文献   

9.
饶毅 《留学生》2010,(1):36-37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这个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体制对于个人发展的优越性。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视角下的“高考移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移民"问题作为目前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正在逐步引起大众的关注,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得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高考移民"问题显得格外必要。文章从西方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社会行动论和社会建构论多个理论视角对"高考移民"问题进行了分析,有利于获得对"高考移民"问题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高考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当我移民到加拿大后,就是一个加拿大人了,所谓入乡随俗,首先要适应的就是加拿大的饮食及饮食文化。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这其中,有许多饮食观念和原则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刚过来时,我和许多同胞一样,因不了解其习惯原则而闹出许多笑话,而我有些朋友甚至违反了法规而受到处罚。所以,中国过来的新移民同胞们,应该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加国饮食的基本原则,改变自己的某些与之冲突的饮  相似文献   

12.
初到法国不久,带着从“朝九晚五”的小职员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兴奋,怀着对西方国家繁华世界的好奇、新鲜和向往,我不由自主地就有了移民的想法。我觉得西方国家那种自由、开放、公平的社会氛围,可以人尽其才、力尽其用,更适合我个人的发展,可以让我大显身手。移民法国当然不可能,而魁北克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魁北克作为一个法语地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妈妈的孩子”我的一个堂姐,二十世纪90年代移民澳大利亚,后来找了一个澳大利亚老公。2005年10月中旬,堂姐带着老公韦尔和13岁的儿子塔塔回国探亲。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印象     
感恩节1620年,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经过长途旅行,在现在的波士顿附近登陆。由于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部分移民由于饥饿和疾病死去了。这时,心地善良的土著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教这些新移民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  相似文献   

15.
隐藏的财富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岛国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幅员辽阔,四面环海,象一颗宝石镶嵌在南半球大洋中,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一个吸引移民的好地方。近几年来,澳洲政府为吸引一些有才干的专业人才移民,一再放宽专业人士的独立移民限制条件,现在独立移民的积分分数线已降低至100分以下(原为110分)。为使国内有志移民澳洲的专业人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我  相似文献   

17.
在移民市场略显寒意之际,许多人在问:我还可办移民吗?我还能办成移民吗?本刊也希望能为读者解答这个问题,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走访调查。  相似文献   

18.
我的移民路     
“移民”这个词在当今社会,似乎很火热,很流行。就像一阵旋风似的,使很多人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许正是这阵风,把我“吹”进了“移民”的大家庭中。3年一晃过去了,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容易。我没有犹豫,没有放弃,尽管生活中酸甜苦辣一起向我——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女孩子涌来。但我需要坚强,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去奋斗,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一路走来,从一个刚刚告别童年的孩子到一个花季年龄的少女,我感觉,自己长大了,也懂事多了。3年中,不管是家庭、学校和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使我懂得了许多,明白了许…  相似文献   

19.
巩凌燕 《神州学人》2014,(12):24-25
还记得初到英国利兹的那天,是个下着温和小雨的天气。回想起来,那是个童话般的小城,有着尖顶的教堂,骑着高大帅气黑马的骑警,带着哈士奇卖艺的街头艺人,还有窄小但英伦风范十足的小巷。就是在这个小镇,我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英国技术移民的门槛非常高,普通打零工是无法办理移民的,所以当地对学生打工的政策也放得比较宽。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一个专门针对留学生的中介机构获得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兄弟姐妹有了移民这个想法的时候,父亲就制定了积极寻求移民中介公司帮助这一战略方针,为大家移民成功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我的家族里已经有11位先后移民加拿大、美国了,在移民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