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编写一部韵书,往往会有一定的体例,因为体例是具体指导编纂实践的.但《集韵》之前的古代韵书都没有进行编纂体例的具体阐述,给后人的使用和阅读带来诸多不便,为便于对《裴韵》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裴韵》的注音体例进行了研究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20,(1):82-89
综合方志文献资料,考察郑岳《莆阳文献》的编纂缘起、选文标准、编纂资料来源、刊刻与版本、编纂体例特色,得出如下结论:郑岳编纂《莆阳文献》以"文以载道""纯整无畔道"为选文标准,在明宋端仪手录先辈遗文和明郑思亨所编《冈凤集》的基础上,搜集整理散落在各处的梁陈以来诸家遗文13卷401篇,博采明吴源《莆阳名公事述》与各种地方史料文献撰写人物传记74卷394人;《莆阳文献》的编纂按体编次,以体标目,其编纂体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色:文传分离的体例创新、人物列传资料详赡、诗文与列传篇幅相当、诗文与列传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3.
编纂体例对一部字典辞书的编纂和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宋代《集韵》之前的古代韵书都没有对编纂体例进行具体的阐述,这给后人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文对唐代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的释义体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道光《夔州府志》在内容和体例上承续前志,内容更为充实,体例更为完善,与《大清一统志》紧密结合,实现了为《大清一统志》取材的目的,表现出清代地方志编纂高度的成熟。道光《夔州府志》是现存内容最全面、体例最完备的以三峡库区为中心的地方志书,是研究古夔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志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夔州地区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正字通》的编纂体例和说解体例,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使用和更深入地研究《正字通》.  相似文献   

6.
蜀人从事方志编纂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蜀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刘咸炘编纂《双流足征录》,以文献"足征"为宗旨,具有浓厚的资料长编色彩。但《双流足征录》并非不讲体例,而实有章法可寻,其中有些灵感源于史志编纂,或承前代史家之意,也有刘咸炘的独得之见,凸显了方志本色。刘咸炘在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疑强化了方志的学术品格。刘咸炘在方志编纂旨趣、体例以及方志的史源学考索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在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发展史和史学史上具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纪传体是文学的一种体例,是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文学著作的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上古神话及《诗经》中就有了纪传体文学的萌芽,经过由铜器铭文、《尚书》到《左传》、《战国策》的发展,纪传体文学逐渐形成。司马迁著成《史记》标志着纪传体文学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集。其体例除卷首显宗和章宗外,“每人各为小传,详具始末”。在我国总集编纂史上,《中州集》是首次将选诗、评诗与传记相结合,具有开创之功。后世许多总集都效仿《中州集》的这种编纂体例,既选录了诗词作品,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此可见,《中州集》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艺文类聚》子目下经史子集各种资料"事前文后"的几种编排次序,考辨了资料排序的混乱情况,阐述了"事前文后"的编纂体例对后世类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群雅概述     
《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的编排方式对后世的辞书编纂具有深远的影响。后世出现了一种以"雅"为名,仿《尔雅》体例编纂的辞书门类——"群雅"。本文以"群雅"类辞书为研究对象,从命名方式、体例、时代特点和内容四个方面对这类辞书进行概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古诗类苑》是明代张之象编纂的一部汉魏六朝诗歌总集,成书时间在张氏所编的《唐诗类苑》之前.全书根据作品内容划分为四十四部,因而常被前人误归入类书.实际上,这种独特的编排方式是沿袭了以往一些诗文总集的编纂体例,这为后人研习某一类诗歌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体例在词典编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词典编纂的体例原则,试对《译学辞典》在子类分类、页码编排及条目编排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苑英华》诗歌编纂体例有继承《文选》一面,但在诗歌编纂结构、类型、类目排序等方面新变明显,反映出宋初“缘情”与“体物”结合的诗歌题材意识及以教化为目的的诗歌编纂思想,对后世诗歌总集的编纂结构、类型排序、类目设置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政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159-160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文总集。其编纂体例为“以人隶文”、“以文隶代”。《四库全书总目》对它的编纂分类颇有微词,但也就在此处集中体现了张溥的文学思想。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和明代文学思潮及张溥文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5.
张社列  孙青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56-59,62
《新修玉篇》是金代河北沧县人邢准在王太的《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大型字书,也是目前已知的收字最多的古代字书.考证邢准的故里,探求《新修玉篇》的成书过程、邢准对《类玉篇海》的改进、《新修玉篇》的体例及其在字书史上的价值,肯定了邢准在字书编纂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朱子编纂《仪礼经传通解》的原因,是为了继承和弘扬儒家的礼乐文化,亦是对王安石新政的文化政策所作之回应,并受到吕祖谦、潘恭叔等人礼学观点的影响。朱子编纂《仪礼经传通解》时,对《仪礼》经、注、疏作了校勘和训释。这些校勘和训释成果,对于朱子礼学成就之评价,以及《仪礼》经、注、疏之辨析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之体例和编纂原则,对黄榦、杨复、吴澄、江永、姜兆锡等人的礼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18.
明代诗文总集繁多,但仅选明人自己诗文作品的总集数量相对较少.何乔远《皇明文徵》基本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反映有明一代诗文概况的总集.虽其编纂的的体例与前人编选总集相较无多大发明,但在选录标准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另外,无论是何乔远本人的文学观点,还是《皇明文徵》自身的编纂思想,都对黄宗羲编纂《明文海》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蒙古王公表传》的编纂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清朝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继乾隆朝编纂第一部汉文本《表传》之后,嘉庆、道光、咸丰等朝又相继续纂了四部《表传》。在续纂过程中,形成了它独特的修书机构、办事人员、编纂原则、修书体例与程序等。  相似文献   

20.
《通雅》是方以智的一部训诂专著,丰富的编纂内容和完备的编纂体例,以及突出的声训方式和全面的考证材料,都显示出了《通雅》在训诂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