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风俗就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六朝《刘子·风俗》云: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也就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环境而形成的习尚称之  相似文献   

2.
一、古老而崭新的命题 环境与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关注。从大的社会风气言之:“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为性。谓之俗焉。风有薄厚,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引自刘昼《刘子·风俗》篇)从具体的成长环境言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于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引自荀子《劝学》篇)  相似文献   

3.
西汉时期,“风俗”、“习俗”问题,经常引起朝野的深切关注。那时人们所说的“风俗”、“习俗”,大体上有两种含义。其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风俗习惯”,即一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原因而长期形成的乡风民俗,这些乡风民俗世代相沿,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稳定性,在不同地区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即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其二相当于我们所说“社会风气”,即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参与和影响,又引起普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 ,在传统风俗观下 ,“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 ,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 ,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认为风俗可以救世 ,虽然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明显不同。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三种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 ,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 ,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 ,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 ,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 ,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 ,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 ,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由自然环境差异而形成的风尚称"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俗".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婚丧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传统.这种传统是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沿袭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有时称为"风俗习惯"或"民族风情".风俗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如民居形制、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节庆佳日、文体活动以及待客等均属风俗范畴.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二册《劝学》一文中有两处注释,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段文字中的“焉”和“而”,课本都作了  相似文献   

7.
南朝齐梁时,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说是: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对于此处“梗概”一词,从来未见确凿的解释,而往往含混言之,意谓犹如“慷慨”。这大约是因为建安时人好言“慷慨”,故学者以为刘勰所说之“梗概”指的是当时人之“慷慨”。此等理解,看起来符合当时的情况,其实似是而非;又与上文“观其时文,雅好慷慨”相重复。故不得不再予考释,以决疑焉。考之诸书,梗概一词及其训释,并不少见。且列数例于兹:张衡《东京赋》:“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文选》卷3李善…  相似文献   

8.
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风俗使”源于三代周秦时期的采风制度,但至两汉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只观风谣的古老制度发生了变化。两汉的“风俗使”除继续其“观风采俗”职能外,还用来考察官吏得失,延登贤俊,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而且成了监察地方行政得失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作为一种受皇帝临时差遣的制度,“风俗使”虽没有形成固定的官职,也没有具体的职掌,但由精通吏治,明达政事,多历显位,具有一定执法水平的朝官吏组成的“风俗使”巡行郡国,在录怨狱、禁苛暴,查吏治得失,赈灾济贫,存问鳏寡,显贤进能,推进教化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弥补了中央行政职能的不足,在加强社会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经·大序》在解释诗经的3种文体“风、雅、颂”之一“风”(民歌,多讽喻)时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剌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个“闻”就是触类旁通的“闻”,“戒”就是举一反三的“戒”,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 《宁夏教育》2005,(11):17-18
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他就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他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应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是“诲人不倦”;还提出。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似文献   

11.
《汉书·地理志》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是解风俗之事也。”风俗,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就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究其实质,风俗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色:1.显著的地域个性。风俗之所以称之为风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个性,不同地域由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不同,在起居、饮食、婚嫁丧葬等事宜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别,体现出特有的个性特征。正所谓“十里十乡风”。2.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性。现在流行于人们生活中的某一习俗,不可能是在某一特定瞬间形成的,追根溯源,定会触摸到这一习俗在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演变,这其中虽有变更,但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继承发扬。只有在经历了时间的洗涤后,风俗才能得以有顽强的生命力。3.趣与雅的完美相融性。无论是哪一种风俗,最初往往是一种生活、生产方式的体现,但随着历史的传承,它终将以文化的形式体现。因此,风俗就能够集生活之趣、文化之雅于一身,达到雅俗共赏的完美境界。4.强大的人文凝聚性。风俗由于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源远的历史特征,所以它往往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得以成为一个整体的强有力的“领袖”。正因为有了它的召唤,才会出现超  相似文献   

12.
“民彝”是李大钊为追求时代潮流、将中西方思想有机融合而提出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礼仪、习惯、道德等的总和;伸张、扩展是其特性,可能被压抑、障蔽,但最终会“发扬光大至最高点”;它实质是关于“人”与政治、社会历史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尊重和强调个体——“我”的自由发展。“民彝”思想的渊源主要是中国明清以来的风俗决定论和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先周文化发祥之地的庆阳,自古就涵养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风俗文化;历代先贤名宦的治理与地方学者著书立说的人文积淀,又成为厚培地方风俗习尚的重要源泉。而明清庆阳风俗文化既继承了上古遗风,又具有时代特有的文化因子。从饮食、穿着、居住、婚姻、丧葬、岁时节俗、民间祭祀和馈赠习俗等八个方面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庆阳风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间风俗众多,有祭祖、嫁娶、吃团圆饭、小孩周岁“抓周”、盖新房上梁仪式,等等。即使是同一个风俗,不同地方也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讲究。你对家乡的哪一个风俗最熟悉?你又有哪一个风俗的体验?把你的参与体验写出来吧。  相似文献   

15.
《诗经》《风》、《雅》、《颂》三种体裁,有语言风格、配乐和内容题材的区别。汉经学家造作“风动教化”之说,宣扬《诗经》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功能,所以“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大序》)。他们也念悉三体在配乐上的差异,但只强调它们在内容题材方面的区别,并错误的把这种区别作为它们得名的由来,已出现了以题材的大小论三体轻重的倾向。此说唐宋亦袭用之。于是以三体论轻重遂成为两千年来不变的成说。  相似文献   

16.
李继高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F0003-F0003
历代有识之士皆重视民俗(风俗)文化的研究和改良。我国古老的典籍《礼记》中就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教诲;《汉书·艺文志》提出“观世风,知得失,自考正也”。“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杜甫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苏轼强调:“人之寿天在之气,国之长短在风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青饼     
六下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特邀审题、点评老师:朱兴华(高级教师,温岭市方城小学)审题要点分析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你能写一篇《家乡的风俗》,从而展现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吗?对于本单元的习作,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程水龙 《学语文》2002,(3):18-18
2000年2月第二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课本注云:“‘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然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54页译文是:“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两者不统一,既然“焉”为语气助词,那么译文又何来“从那里”“在那里”呢?为此,我翻阅了其他注本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9.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20.
范仲淹、欧阳修同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但透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有显著不同。范仲淹可谓之“仁人”,欧阳修可谓之“达人”。在范仲淹的笔下,景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