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观哲学是一种哲学观,实践哲学是一种哲学体系,不是一个层面的理论概念。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来说,重要的是从实践哲学这种体系意识进一步上升到实践观哲学这种哲学观意识。  相似文献   

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基于当时美国各界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背景下写成的一部高等教育哲学名著。他以"高深的学问"为逻辑起点和核心,以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哲学观为分析问题的线索,以与高深学问关系密切的八个问题为支点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和思路,对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探究高深的学问进行了回答和辩护。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思想性哲学著作,他在这部著作中继承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大学功能观,这也正是它的经典之处。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和医学交叉的视角,透过《周易》、《黄帝内经》探讨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认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是在“天人合一”的宏观哲学的框架中产生的;其主要内涵包括气之化生观、阴阳生机观、五行升降气机观、生命运动观’.平衡和谐观、整体生命观等;联系现代科学看,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的深层具有十分微妙而又宏大精深的内蕴;它在模糊性思维、取象比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给了现代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4.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观形成的根本思维方式,它贯穿于马克思整个的哲学理念或哲学观中,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观——实践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并且为理解和解释现代哲学中的各种哲学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分别用实践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来称谓新唯物主义哲学,显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或侧重点理解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哲学观、自然观和历史观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分。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反杜林论》和与之相一致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表达的只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它们与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并没有什么相违背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国内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主要着眼于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科学观方面,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事实上,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不仅实现了科学观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哲学观的更新,即以实践的科学哲学取代表象的科学哲学。实现从科学实践哲学到实践的科学哲学的转变,不仅是从理论上完整把握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哲学本土化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7.
孔伟 《教学与研究》2002,(10):78-80
20 0 2年 7月 15— 2 0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办的“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变革”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所理解的哲学 ,即哲学观问题 ,不是哲学的一个问题 ,而是全部哲学中的根本问题 ,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 ;思考这个问题的深度直接受制于对哲学观问题的讨论和对当代哲学的回应。有的学者认为 ,今天我们讨论马克思哲学观问题 ,是2 0多年来当代中国哲学改…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和医学交叉的视角,透过《周易》、《黄帝内经》探讨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认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是在“天人合一”的宏观哲学的框架中产生的;其主要内涵包括气之化生观、阴阳生机观、五行升降气机观、生命运动观、平衡和谐观、整体生命观等;联系现代科学看,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的深层具有十分微妙而又宏大精深的内蕴;它在模糊性思维、形象比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给了现代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生活在社会的每个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所有问题都有一定的看法,形成一定的哲学观。因此,对教育问题的剖析和把握,也离不开哲学观。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创新教育的哲学观,以哲学的视角对创新教育进行较深层次的宏观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哲学是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在一定意义上讲,任何教育理论都是一种哲学理论,都是教育思想家以特有的哲学观点对特定的社会和教育事实所作出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什么?马克思的哲学究竟应冠以什么名称?近几年来,丛大川先生多次著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人本主义,并最终在(入本·实践·自由: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本质和取向》(戏(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一文中作了完整的说明,以“人本、实践、自由”三个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石,从而形成了丛先生的实践人本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如何评价丛先生的这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呢?毫无疑问,与传统教科书体系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比,这一新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因为它克服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  相似文献   

11.
庄佳骝 《教育导刊》2001,4(2):14-17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生活在社会的每个人,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所有问题都有一看法,形成一定的哲学观。因此,对教育问题的剖析和把握,也离不开哲学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唯物主义原则的变革,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实质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一般世界观都必须从实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科学实践观是把握其理解方式的基石与核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核心,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正是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传统哲学区别开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特征的集中体现.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解读“马克思哲学观”应包括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性规定,揭示了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属性等,确立了哲学与非哲学的边界;第二个维度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本质、特性的反思,明确了自身哲学的理论品质,突出了实践性、主体性、阶级性等本质特性,从而区分了自己的哲学与别的哲学学说之别;第三个维度是他人对马克思哲学解读所形成的各种“观”。在此,我们认为,有三种解读马克思哲学的范式:即“文本清理”范式、“现实之路”范式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理论视野中的管见”范式,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外延。文章认为,“马克思哲学观”的研究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与理念支撑,因此,研究“马克思哲学观”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献,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的纳领性献。本主要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中四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观:法制统一观、法本质观、法价值观、法运动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因此,探讨《共产党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无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无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60年代,冯友兰在以其新理学的哲学基础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个性特色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以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取代以境界哲学为棱心的新理学,以两个“对子”——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主题,显示出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后哲学文化观是罗蒂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摧毁了以追求大写"真理"和大写"善"为己任的西方传统的哲学观,而且也摧毁了传统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即把所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统一起来的包括人在内的文化观。后哲学文化所弘扬的对话哲学正符合现今时代的要求。它不仅给我们理解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美国学术争论的范围,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哲学的发展,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即历史观、史学观和哲学观.历史观以历史本体为研究对象,史学观以史学为研究对象,哲学观以历史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沃尔什所谓"思辩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逻辑划分,分别相当于历史观和史学观,只不过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已.本文则阐述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哲学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