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不同流派的区域防守正被广泛采用着。在最近几年里,我们有50%时间是遇上各种不同的区域防守。为了击败任何防守,无论是区域防守或人盯人防守,我们都要求以同样队形组织进攻。一旦我们决定用进攻人盯人的2—3队形为基础,进攻区域防守也采取2—3队形。 2—3进攻法的目的是在内线接球和获得从底线或限制区内有较高命中率的投篮机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们遇到许多队都使用2—3区域联防及其变化(如半场紧逼或场角夹击),迫使我们提出了多套区域进攻战术。任何有效的区域进攻都应当利用传球和队员的跑动来打乱对方的防守,并使进攻队员插入到防守空档。我们提出的1—3—1区域进攻成攻地做到了这一点。不论你的队员身高如何,在和任何球队比赛时,这种进攻战术都可以很好地组织起内线和外围的进攻。  相似文献   

3.
多交的破区域防守进攻法篮球教练员们正在不断地寻找一种对付所有形式的区存防守都有效的进攻法。我们不但已找到了这一方法,而且还恰当地把它命名为“Eureka”(译注:作者所在大学名)。各种各样的区域防守正被广泛用于各个级别的篮球比赛中。近年来我们发现在比赛中有50%的时间是在进攻对手的区域防守。为了对付任何形式的区域或盯人防守,就得要求进攻的布局能适应各种防守形式。由于我们的破人盯人进攻布局是2—3,所以决定破区域防守的布局也是2—3。 2—3布局进攻的目的是把球传向内线、底线,或限于制区内易于命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对训练兰球运动员,最容易的方法是保持基本战术简单明确。我们制定的这一个进攻计划,对所有的区域防守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经常遇到象:2—1—2、2—3、1—3—1、1—2—2和3—2防守,简称区域联防。最初的进攻站位形势如图1所示。整个战术进攻从右侧开始,1号队员用右手做运球掩护;如果从左侧开始就要用左手运球。当1号队员向边线运球时,3号队员突然外切为1号队员做一个急停掩护,1号队员必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盯人防守,对阻止拉开进攻战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许多教练员已经注意到求助于区域夹击,也取得了好的效果。通过在场角对球的夹击,迫使进攻队传些危险的球。在近来的比赛中,最有效的半场紧逼是1—3—1和1—2—1—1。拉开进攻和被推广的重叠进攻之所以行之有效:1)进攻队能拉空中间地带;2)进攻队可以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直逼兰下。人盯人防守不能坚固地阻止这些进攻形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篮球规则的修改,增加了三分投篮,大学篮联大多流行使用创造获得三分区投篮的进攻配合。在中学也进行了同样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之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全国中学篮联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关三分投篮的规则。在我们学校采用一套称为“车载升降台式”三分投篮配合来进攻区域防守,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进攻2—3区域防守、2—1—2区域防守或1—2—2区域防守,也能够使球队的外线远距离投篮手有效地摆脱防守,充分发挥其远投威力。而且又同样能够提供  相似文献   

7.
每个教练员都需要有效的进攻区域夹击和半场区域紧逼的进攻战术。在森托尔中学,我们使用拉开进攻法能有效地攻击这些防守战术。另外,在比赛即将结束比分领先时,我们也使用辅助的和拉开进攻法同样的慢速区域进攻法。拉开进攻法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1)保持球离开易被防守夹击的场角;2)使防守失去二夹一和在内线进行保护的可能,创造出比较容易进攻和投篮命中率较高的进攻区域;3)始终拉开了前场整个防区,造成便于进攻的传球路线;4)提供了充分地连续进攻的条件,避免了队员使用随机应变的打法进攻区域紧逼时经常出现的队员频繁调整。发动进攻时队员的基本站位如图1所示。○_1 、○_2和○_3的位置上是由两后卫和一个较  相似文献   

8.
在1983——1984年的篮球比赛季节中,教练员的注意力,如果说对比赛的某个方面有所强调的话,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进攻能力,使进攻战术更加精益求精、卓有成效。每个教练员必须准备对付变化多端的区域防守战术。因为任何一种灵活多变的联防,都被机敏的教练员用来有效地击破目前最熟练的一打一个人进攻,并能使某些采用移动进攻法的球队陷于混乱。专家们普遍认为各种联防有如下优势:3-2联防能有效地盯死对方外围的优秀投篮手,同时更有利于发动快攻。2-3联防由于在内线保留几个高大队员,可以加强防守篮扳球的争夺。1-3-1联防除具有上述优点以外,还能  相似文献   

9.
多数大学体育联合会,目前正在实验三点进攻法。在爱阿华,这种实验已经波及到中学。经过两年研究得到典型统计量和实验结果之后,“全美中学联合会”将决定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点进攻法。我们在规定的区域内,已经运用这种进攻法取的极大成功。这种进攻是针对某一区域的,并且能有效地对付2-3区域联防,2-1-2区域联防,或1-2-2区域联防。它  相似文献   

10.
1—3—1移动进攻法能够应用于进攻多种区域防守,特别在防守战术变化频繁情况下,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对付不同区域防守时,只需稍作变化就能奏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攻区域防守呢?首先,进攻要善于判断防守的战术形式以及防守的战术意图(无论防守采用哪种假象伪装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只有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篮球防守战术中,区域紧逼已被广泛采用,“钻石”进攻法是用来击破各种区域紧逼(2—2—1,1—2—1—1等等)的有效方法。这种进攻易教易学。如果你的队有耐心,那么对于就将很难阻止你的队员得分。“钻石攻击”是一种积极的攻击法,它会削弱对手的防守并创造很多投篮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进攻区域联防的错误认识对于进攻区域联防不能保持连续的攻击,有许多人为的模糊观念,在这几年有了发展。这里至少有五个主要的错误认识,我们必须商榷。第一个最普遍的错误——是不应使用运球突破。现在知道的我们国家许多最好的教练—博比·克奈特和迪安·史密斯两人,都提倡使用运球突破作为他们进攻区域联防的一个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比赛临近结束落后五、六分时,从实际情况出发许多教练员会被迫采用三分投篮打法,以图挽回败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加强内线防守的同时又阻止对方外线三分投篮和堵截运球突破就成为防守面临的课程。我们利用3—2区域防守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三个防守队员按照区域盯人方法防守对方三名外线投篮队员,两个队员防守对方内线进攻队员,使其难以为三分投篮队员做进攻掩护。  相似文献   

14.
在不久以前的年代里,传统的检验足球比赛优胜者的方法就是要看中场。哪个队控制了中场,哪个队就将在比赛中获得胜利,控制了中场,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比赛的主动权,这是无可争议的。五十年代控制中场的可靠布局是“3—2—5”,(“WM”式)。[原文误为“2—3—5”——译者注]这种阵型的排列是由三个后卫负责防守,在中场则由两名前卫和两名拖后内锋形成一个“魔术般的盒式区域”。图一表明,“盒式区域”是防守和进攻的枢纽。最优秀的运动员应安排在“盒式区域”  相似文献   

15.
《篮球》2006,(12)
2-3和2-1-2区域联防是篮球比赛中比较常用的防守战术配合方法.因而设计一种有效的进攻2-3和2-1-2区域联防的战术配合方法,是每一位教练员都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设计进攻区域联防配合时,首先要掌握区域联防的特点。区域联防是以防区为主,人随球的转移而不断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对持球队员采取盯人,重点加强对有球区和篮下的防守。因此,在设计进攻2-3和2-1-2区域联防时,首先要根据其防守队形,选择合理的进攻落位队形,可以采用1-3-1进攻落位队形。这一进攻落位队形能够较好地与防守队员的防守位置错开,做到插空落位,占据防守的薄弱位置。同时,在战术配合上。利用内线队员的上下及左右的移动,以及外线队员的穿插和溜底  相似文献   

16.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的6场比赛中区域联防攻防情况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研究当前世界强队运用区域联防的攻防特点。结果显示,当前世界篮球强队运用区域联防比例增加,2—3联防运用最多。区域联防防守范围大,伸缩性强,联防与盯人相互渗透,区域联防与人盯人防守转换频繁,变化增多。迅速地大范围转移球、适时突破结合外围远投是进攻区域联防主要的进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进攻区域联防上有许多方法。但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能插入各自进攻区域的间隙。这导致两个防守队员去对付一个进攻队员并处于紧张状态。我们应尽可能在内线接到球,这要比在6米处跳投有更大把握。而且,显而易见的是有可能在这里进行了点进攻(见文章、“插入”1979年11月刊,运动杂志。主要介绍了这种技术的训练和发展)。我们进攻正常联防的形式见图1。方法如下:圈顶后卫①号,插进区域顶端的防守间隙,并伺机将球传给边翼队  相似文献   

18.
当进攻推进到前场时,我们采用基本的2-1-2站位(图1)。大多数的半场防守是1-3-1区域变化,这次进攻也成功地挫败了2-1-2或3-2防守。当然,防守位置都尽量集中在对方善于进攻的中路。这次进攻却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进攻边路和中路的成功。它不仅突破了防守,也为投篮得分创造了有利条件。完成这次进攻,后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依靠了这些运动员摆脱紧逼和洞察一切的能力。后卫队员谨慎地把球推到前场,引诱对方,观察对方的防守阵式,并利  相似文献   

19.
因为我们队有两个技艺高超的外线投篮队员,我们的对手往往放弃他们通常采用的区域联防,而采用人盯人防守。因此,我们要设计一种极简单,而又使运动员不围绕球活动的进攻方法。此外,我们还要使最好的投篮队员尽可能多地得到球。用这样的进攻方法,可以依靠我们队的实力来变化队员的配合方法,对我们来说,○_3 和○_4是最有威胁的得分手。图一表示最初的进攻配合、○_5、○_3和○_2重叠站在罚球区的一侧,○_5站在端线与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制订的战术训练计划基本上是以区域联防为主,所以教练员既要教如何防守联防,又要教如何进攻区域联防。这就成为对我们的一种特殊要求。我们需要找出一个较为简单、可塑性较大的区域进攻方法,特别是因为目前的防守趋向愈来愈朝着区域联防和联防与人盯人混合防守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训练一种在对方防守变化时,运动员容易执行的进攻区域联防的战术,并且要使他们充满信心将所学到的东西在比赛中运用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