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利用Dirichkt L-函数的均值定理研究Dedekind和的值分布性质,并得到两个均值公式。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B卷第10题:假设a,b,c>0,且abc=1,求证:a2+b2+c2≥a+b+c 1笔者经过思考,给出该联赛试题的简证、加强和推广等多角度探究,现行成文和大家一起分享.1关于赛题的简证命题组利用柯西不等式、三元均值不等式和六元均值不等式给出两种证法,下面我们利用二元均值不等式和三元均值不等式给出两种简证.简证1由二元均值不等式和三元均值不等  相似文献   

3.
1.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a+b≥2√ab(a、b〉0)指出:若两正数和为定值,那么当且仅当两正数相等时,乘积取最大值.换言之,若两正数和为定值,当两正数之差为零时,它们的乘积最大.由此得到,若把一个正整数拆分成两个正整数之和,那么这两个整数之差越小(大的减小的),它们的乘积越大.如x、y是非负整数,z+y=c,x—y=d(x≥y),xy=c+d/2·c-d/2=1/4(c^2-d^2).  相似文献   

4.
利用均值不等式方法,研究一类食饵和捕食者都具有阶段结构且捕食者存在两个缀块的捕食系统,得到了其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斯特林数在一个数论函数均值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江民 《时代教育》2009,(5):102-103
利用两类斯特林数解决了二进制数字之和函数的均值计算公式问题,采用母函数法得出了精确的均值计算公式,进而可得一般的均值计算公式。它对于数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玉华 《电大理工》2001,(3):22-23,25
通过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日均值浓度方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说明,在试验条件下,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或复习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时,我们很多学生知道均值不等式的使用关键是把握好“一正,二定,三相等”的三要素,但一触及到具体问题我们很多学生对三要素的含义往往就理解不了,使用不上,甚至有时不知道如何入题.事实上,均值不等式仅由“和,积和不等号(关键是不等号中等于号)”三部分组成,为了使同学们更灵活的理解和运用均值不等式,下面笔者谈谈均值不等式使用时的“三凑”。  相似文献   

8.
1.缘起 在学完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后,一位学生向笔者谈了他的困惑:既然超几何分布与两点分布、二项分布一样,是一种很重要的概率分布,而课本上不介绍超几何分布的均值、方差公式,难道不存在超几何分布的均值、方差的公式?笔者觉得这是个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好机会,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课堂上选择了如下的取球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保证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针对目前气象观测站数量较多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两个数学模型。模型一结合使用相似系数和工程中广泛使用的“3dB准则”进行分析,模型二采用了K均值聚类法。两种模型均利用了matlab进行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比较了两个模型中相似系数,得到了吻合的结果,模型一计算量较小,适合作较粗略的分析,但是由于足够信息量的标准是模糊的,使得所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模型二采用的K均值聚类分析的算法尽管较为复杂,但由于不需要人为设定指标,使得最终方案中的主观因素大大减少。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可以综合两个模型优点,从而确定最终方案。最后,对模型二进行了推广,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均值聚类法,把最大信息量准则作为聚类停止的准则,确定聚类划分后,计算出每种优化方案损失的信息量,最后得到信息量损失可以接受且节省费用最多的优化方案,推广后的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指导决策。  相似文献   

10.
降水酸度时间序列的确定性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常德市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的确定性混沌特征,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的变化既不是确定性的,也不是随机性的,而是混沌的.以Grassberger-Procaccia算法计算表明,降水酸度演变存在奇异吸引子,且两序列吸引子的关联维数D2分别为3.89及4.73,重构相空间的嵌入维数M必须分别满足5≤M≤14及6≤M≤14才能较好地描述或预测系统的演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注意到③式左面的每个括号里的两项的乘积均为1,因此,用均值不等式易知③式成立,即知②式成立,从而可知①式成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会利用均值不等式求一些函数的最值,理解掌握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所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教学重点: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两个法则。教学难点: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具  相似文献   

13.
欠定稀疏盲分离算法主要是采用"两步法":第一步用混叠信号估计混叠矩阵;第二步根据估计的混叠矩阵求解源信号.在两步法中,C-均值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常用来估计混叠矩阵,这两种聚类的研究理论都较成熟,故它们得到很大的应用.该文在欠定稀疏盲分离中,比较了这两种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比C-均值聚类算法估计混叠矩阵更加精确,恢复源信号精度更高,但算法复杂,分离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正>不等式中有两个不仅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它们的具体公式如下:均值不等式已知a,b∈R+,a+b≥  相似文献   

15.
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关键是:将函数变形为两项的和(或积)的形式,然后用均值不等式求出最值.但在应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必须验证: 一正:各项的值均为正; 二定:各项的和或(积)为定值; 三相等:取等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极值点偏移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求解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指数和对数均值不等式.本文借助几类典型例题加以说明,希望能对读者的高考复习提供帮助.一、两个均值不等式1.对数均值不等式结论1 对任意的a,b>0(a≠b),有  相似文献   

17.
说明(1)本文中的定理是对n元经典均值定理的n-2重加细隔离,使不等式的估计更为细致;(2)本文不仅给出了经典均值定理隔离的证明,实际上也同时给出了经典均值定理本身的证明,开辟了隔离递推法证明经典均值定理的新途径,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优化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旅游地理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量表,探讨教学内容各因子的满意度均值和重要性均值。  相似文献   

19.
均值不等式是求函数最值的有效工具,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运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需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其中“定”和“相等”是题目命制中常被设计的两个难点.下面举例说明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均值代换解题例谈刘尊革(江苏沛县师范学校221600)当n个变量xi(i=1,2,…,n)的和为定值a时,可设xi=an+ti(i=1,2,…,n),其中t1+t2+…+tn=0,我们把这种代换叫做均值代换.均值代换将研究xi(i=1,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