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新学期如约而来,我接了一个新班,我在教导处拿了一份班级学生信息统计表,先熟悉一下学生的名字,防止点名时读错字。现在的家长真的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有的甚至花几百甚至几千元请所谓的大师给子女起名。大师们起的名字有的很另类,字也特别生僻,有些字我不敢确定读音。我拿到学生名单一看,果然,有个怪名字:徐(jùn),要是不翻字典,这个字我一定会读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职高生的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其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面对这样一些学生组成的新集体,我在犯愁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我每当带起始年级的时候都要注意五点内容。一、抓契机,把学生当朋友起始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老师也很好奇,他们第一个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而且这时他们会留心观察  相似文献   

3.
“亲其师,信其道”,欲让学生对老师不“敬而远之”,老师必须对学生“‘近’而‘亲’之”。学生刚进人一个新的班级,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印象。我能在三五天内记住全班所有学生的名字。当老师一下喊出他们的名字时,学生既敬佩又惊讶,自然和老,  相似文献   

4.
班里来了一个新生,由上一个年级休学下来的。刚一听说,我的头就膨胀了!因为说是休学,其实是借着休学的幌子、担负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憧憬、经过了各种关系的通融的“重读生”。这种学生不好管。我做了个调查,这个学生“成绩是班级倒数的”、“上课一点不学”、“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脑子倒是很聪明”……我的头有些晕!想起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妈妈高金英老师,她让后插入班里的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叫出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如果他点不上谁,就说明谁对他的关心不够。于是班级的学生只要一有空就围着他转,恐怕他叫不上自己的名字。高老师的…  相似文献   

5.
周青 《考试周刊》2012,(67):185-185
初三是整个初中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班级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初三最后的中考。既考学生,也考家长和老师。因此,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老师,都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初三的各项工作也很繁杂。因此,作为班级的领航者,班主任一定要做好与学生、任课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沟通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班级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能否叫出自己任课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有人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不然。倘若一个体育教师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只能叫出几位班干部或体育骨干的名字,而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用“这位学生”、“那位学生”、“前排第五名”、“后排排尾”等来称呼或呼唤学生,势必在师生感情和师生关系上投下一道阴影。当学生的名字被其他“代名词”所代替时,他们必然会强烈地感到:“老师还不认识我哩!当然不可能注意和关心我”、“老师就是偏爱干部和骨干”,甚至有些调皮的学生或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由此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对…  相似文献   

7.
[作文试题]《我们的名字》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的名字叫“民工班”上海市一考生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那就是被老师亲切地称为“民工班”的班级,这样称呼并不是对他们的歧视,而是通过四年的相处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班由32名同学组成,其中25名同学是民工子女,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是上海人。起初,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级觉得很丢人,提到“民工”这个词,心里总是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因为每当别的班级同学谈到我们这个班,总会发出不经意的笑声,这笑声里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石芳 《黑河教育》2013,(9):23-23
对于班主任来说,带班都爱从刚入学带起,学生脑海中第一个老师的印象就是你,你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往往要中途从别的老师手中接班,如果这个班级已经是中高段,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班主任就要花费更多的心血。那么,如何带好新班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接受你呢?一、了解学生,打好第一仗这时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如果说班级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不为  相似文献   

9.
一、师生关系 在中国,学生称呼师长为某老师,即便是英语老师,也是习惯尊称加姓氏.而英国学生常直呼老狮师名字,他们的老师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在笔者刚去英国的时侯还觉得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很不礼貌,时间久了,就觉得这样称呼反而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称呼学生,似乎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却让我认识到,称呼学生有许多学问。通过查阅心理学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逐渐总结出了几点体会。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我是这样称呼学生的。  (一 )去掉姓,直呼其名。即,称呼学生时,只叫姓氏后面的字。如:名字是“杜志超”,就叫“志超”;名字是“王鹏”,就叫“小鹏”。这样的名字往往只有在父母和亲友之间称呼,在学校的集体中,能听到“至高无上”的老师这样称呼他,在学生心里产生的效应与喊他的全名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  1.增加了亲切感,拉近…  相似文献   

11.
赵赜琨 《甘肃教育》2014,(23):124-124
正开学了,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评选1个"暑假好少年"、1个"优秀雏鹰小队",这是学校每年的惯例,旨在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都去学习,争取下次的优秀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评选还没开始,班级的"刘大嘴"(小涵的别称,一个什么话都敢讲的孩子)马上举起了手,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小涵,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同学们说吗?""老师,我觉得每学期只评选一名好少年不公平。您在放假前曾经说过,在暑假中只要用心完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总要有一个称呼,而这个称呼要有意义。这个称呼的意义就由“名字”体现。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就是指姓名,或者就是名。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名”和“字”是不同的,一般以“名”为主,由“字”作补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认真地阅读了李镇匹老师的一些著作,也在网上登陆了他的博客。他的一个教育艺术理念就是:尤为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称呼。最令我难忘的是,李老师称呼学生时的高超“艺术”。 李老师在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巾,开始的称呼都是亲切地称呼学生的名字,如:在给雷雨龙同学的一封信巾他对雷雨龙同学的称呼是雨龙同学;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李镇西。  相似文献   

14.
高畅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4-15,25
一、以小事为切入点,灵活开展赏识教育常言道:"育人无小事",把许多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许多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有意向学生渗透我们又组成了一个新家,唯一的大人和家长是老师,孩子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在家通常是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大人一般要帮孩子做事;而在班级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是一个老师几十个孩子,很多时候,不是老师帮孩子做事,而是孩子要帮老师做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在课堂上,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就非常亲切(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往往省去姓,很亲切地喊学生的名,如"小洁""文文"等等),虽  相似文献   

16.
【案例再现一(原文载2006年第11期下半月·行动版)】遇到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 D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英语教师,他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班级里有几个学生天天不做作业,老师再三教育,也曾和家长联系,甚至放学后亲自到学生家辅导,并监督他们做作业。可之后,这些学生依然如故。所以,每当下课时,D老师就叫他们到办公室来补前一天的作业。一天上自修课的时间,D老师让他们在教室补英语作业,突然教D老师班级的一位副课教师气冲冲地进了教室,很生气地质问:“怎么你们班级每次都有那么多人不交作业?”说完把本子往讲台上一撂就离开了。D老师能体会到同事的感受,可他自己也很生气。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做作业?有什么特殊情况要和老师解释一下。”D老师一个一个地问,其中一个男生却对老师不屑一顾,说:“没做就是没做了。”D老师再三耐着性子询问其中原委,他就是一声  相似文献   

17.
近日,读到贵刊一篇题为《称呼背后的精彩》的文章,笔者不禁有些想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是不是学生都不需要再称呼“某老师”了,改喊老师为“老某”就行了呢?是不是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师生关系就更和谐,更平等,更亲近了呢?  相似文献   

18.
快乐你我她     
正学期末的班级朗读测试落下了帷幕,我很欣慰,我又夺得了朗读冠军。大课间,老师让我教许莎读课文,因为她没及格。当时,我非常开心,心里想:我都能像老师那样教同学朗读了,我感到自豪。可是当我听许莎朗读课文时,她让我大吃一惊。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并且有很多字她都不认识。读一句话都要  相似文献   

19.
如今每家都是一个孩儿,从孩子的父母到老一辈对其都很钟爱。这种非同寻常的爱也表现在为其起名上。但现在孩子的名字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大家眼睛都盯在什么“伟、刚、佳、倩”等褒义字上,造成许多孩子重名;另一种是标新立异,起一些生僻、怪异的名字,甚至还有用自造字起名的。这种现象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的学生的名字千奇百怪,有的字不但老师不认识,甚至从字典里都直不到。据报载,南方某大学录取新生,有些学生名字怪异难认,如“哲”字加一个“木’房,这生造出的字,连神通广大的电脑都自叹弗如。以至于在报纸上公布高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但是,在班级里总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或者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因为没有表现自己的特长而默默无闻。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了班级中被遗忘的角落。老师,你怎么没叫我练字?这学期一开学,我把班上一些书写特别不规范的学生名单列出来,在班上点名要求他们练字,并强调每天送给我批阅。下课后,一个高个子男生红着脸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你怎么没叫我练字?”说实话,开学才几天,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我掩饰道“:我没报到你的名字就说明你的字还行!”他立即说:“我的字不行。”说着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