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这是个歇后语,这里边的“源”字是“圆”的“谐音”字。语言这东西真奇妙,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用错了,就是运用语言上的错误;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有意“犯”这样的“错误”,在修辞上称为“谐音”表意。“谐音”表意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使语言生动活泼、鲜活有趣,而且在表意功能上还有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这是个歇后语,这里边的“源”字是“圆”的“谐音”字。语言这东西真奇妙。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用错了,就是运用语言上的错误;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有意“犯”这样的“错误”,在修辞上称为“谐音”表意。“谐音”表意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使语言生动活泼、鲜活有趣,而且在表意功能上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巧用“谐音”:化俗为雅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写道,“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  相似文献   

3.
谐音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必然要深深地打上某一文化的印记。谐音语言现象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与一定的民俗文化息息相连。中国的节日文化中,许多家庭过年时都将“福”字倒贴,谐音“福到了”;“福”字倒贴在门上,谐音“福到家门”;“福”字倒贴在炕头儿,谐音“福到炕头”;过年煮饺子时饺子煮开了口儿,一般都不说饺子“破了”,而叫“挣了”,谐音“增了”;过年一般都要吃鱼,谐音“年年有余”;过年一般都要吃年糕,谐音“年年高”;过年做的饭菜一般都要有剩余,谐音“富裕”,剩菜谐音“生财”……中国的礼俗文化中,馈送别人礼物时…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前是拼音字,后是表意字,有着各自不同的字书写符号,对比和分析英汉合体字的造字方法,可以发现这两种字在表意层面上存在着某些惊人相似的造字规律。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也许是托了数码科技的福,同时也悄然带动了“数字经济”。所谓的“数字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把数字作为一种赚钱的标签。   “ 8”字,好兆头的谐音“发”,在中文的发音上竟会带给人们一种吉利、幸运,甚至心理安慰的感觉。“ 4”字就不是那么得民心了,和“死”字谐音嘛!看来人还是怕死的,怎么 ?今天安逸的生活,把刘胡兰时代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都丢光了,确实可悲!某市龙门大酒店的总机电话号码是: 2828518,谐音译为:爱发爱发我要发。哗,听到这号码就知道这酒店要飞黄腾达了,据说这号码可是用 5000元高价买来的,来之…  相似文献   

6.
论世界文字发展轨迹与汉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表形字-表意字-表音字”三阶段说是不符合实际的,字的发展轨迹应该是:从以形表义开始,发展到盛行借音表义,然后在本民族发展为语素字,在外族发展为表音字,这与语言心理,语言特点有关,两种字不能简单地划分优劣。汉字是语素字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论甲骨卜辞中的假借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借以其记录语言的语音这一本质属性 ,贯穿了汉字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尤其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甲骨卜辞中 ,假借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文字记录语音的本质属性、文字符号自身的特点、语言对文字的要求以及“据义构形”的表意汉字的特性都决定了假借字在甲骨卜辞中大量运用的必然性。假借在甲骨卜辞中虽然没有构造出新字形 ,但记录了新词 ,是一种借形表词法。假借字的大规模运用解决了甲骨文字少词多的矛盾 ,弥补了象形表意汉字的不足 ,促使了新字的创造 ,并对汉字字义的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考主要考查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类病句,属于结构方面的错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两类病句,属于语意方面的错误。一般来说,老师会指导考生对这六类病句进行全面复习,帮助考生在“扎实”上下工夫。本期文章提供≯百妙辨析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巧”字上受益。  相似文献   

9.
不少中学生对语言表述不够重视,尤其是读理科的同学。其实不然。语言的运用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字、词、句所表达的意思一定要能为大家理解。就就拿被称为“第二外语”的化学来说吧。化学上有一些专用字绝大部分都符合汉字的造字法,如元素的名称都是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示元素的性质、形态,即表意。但在化学学科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不全同于语文学科。如,有机化学中的“烷”、“烯”、“炔”等字,“火”是形旁,说明烷、烯、炔都可燃烧,而做声旁的“完”、“希”、“夬”等,不仅表声,而且表意。再如  相似文献   

10.
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人们长期以来都利用它来获取预期的表达含蓄、幽默、生动、活泼,甚至隐晦、曲折的修辞效果。因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脸炙人口的谐音双关范例。尽管英汉这两种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在谐音双关的使用中,其表现形式、语用范畴和文化意义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是,英汉谐音双关都是利用词(字)语音的同一性和词汇语义的歧义性为语言基础,利用双重语境为心理联想的基础,来获得其修辞的特殊效果。本文试图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谐音双关时,相…  相似文献   

11.
谐音衔接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可以分为“显性谐音衔接”和“隐性谐音衔接”两大类。文章运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杯具”及衍生的谐音流行语,对这两大类谐音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谐音衔接在本质上是语义的,语音只是衔接的表层手段,深层目的是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表意得当,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因此,判断语言表意是否准确,对不当者进行修改,是语文检测必考内容。表意不当的句子形式多样,含有“避免”“是否”“不”“无”“怎能”“断定……大概”“是”等词语的语句更是易出现这种错误。如果对含有这些词语的语句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把握修改方法,应试可事半功倍。1、“避免”句病例,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  相似文献   

13.
周玮 《教师博览》2004,(6):20-2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编纂辞书的国家,西汉时期的《尔雅》和东汉末的《说》,便是规范汉语言字这条绵长河流的滥觞。但时至今日,语言字在使用中产生的混乱与不规范现象却俯拾皆是,比如“莫名其妙”与“莫明奇妙”混用,将“橘”字错误地简写为“桔”等。除了这些,还出现了一些新鲜的词汇,如“鼠标”、“作  相似文献   

14.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言的忌讳、崇拜和谐音的关系密切.利用谐音表意形式可以具体反映汉民族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谐音禁忌与谐音崇拜的产生有汉语本身的原因,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关.  相似文献   

16.
《庄子》里还没有使用表达现代语言学里“语言”这一概念的语词,其使用的“言”和“语”都是指的“言语”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其对语言性质、特点的认识与理解。在《庄子》里,庄子不仅谈到了语言音义结合的基本性质,还认识到了语言名物指称的任意性特点;既强调了语言的表意功能,又讨论了语言准确表意的语用限制;既认识到了语言表意的局限性,又探索了语言表意的途径;既揭示了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又明确了文字的表语功能。  相似文献   

17.
英美人说话向来以幽默风趣著称,这与他们恰当地使用双关语(pun)是分不开的。英语修辞格 pun(双关语)就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中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从而使语言活泼有趣,表意形象,耐人寻味。不少双关语针贬时弊,入木三分。英语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两类。借助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双关,叫谐音双关。如:——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Blue Books”?  相似文献   

18.
谐音与修辞     
“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着。”“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百姓百姓,一百样信。”这些群众中口头流行的话说来琅琅上口,诙谐幽默,究其原因,是谐音产生的表达效果。其中“前”与“钱”、“部”与“步”、“姓”与“信”构成谐音。谐音即指字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现象,也指同形同音的字和词的异义现象。谐音是一种很活跃的语言现象,其应用很广,不仅运用于语言文字中,就是一些事物乃至社会生活习俗也与其有关。先从民俗来看,谐音常被用来委婉曲折地表达祈求赐福的愿望,比如有些地方送结婚礼  相似文献   

19.
“铜斗”是“通达北斗”意思的谐音趣难说法。“泼天”是“拨天”(触及天上)的通假。这两个词各自还有派生的系列词,而辞书都解释错误。  相似文献   

20.
假借虽然没有新增文字形体,却使一个原无字形可表达的语词固定地有了一个书写符号。从文字记录语词的原则来说,它是一种造字法。假借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表意率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许慎《说文》对“假借”的定义,“本无其字”指的就是客观造字要求;“依声托事”则是为语词寻求书写符号的主现认知过程。假借字的含义,与其本义可以有联系,但关键在“依声”。假借字的使用,既突破固有的象形表意的方法,解决了语词定符的文化交流需要,也节制了字符的数量膨胀,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途径。在汉字发展史上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