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鸟画创作要达到的境界是情趣美,情趣美基本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借题发挥、直抒胸臆的抒情美,自然真率、趣味浓郁的生活美,烂漫多姿、山野花鸟的自然美。这三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交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4.
粟建林 《教师》2013,(2):117-117
文学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文化、历史、艺术的活化石,经历了各个时代从生涩发展到成熟直至辉煌,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对文学亦是如此,何为美?何以美?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文学何以至美,自古以来存在潜在的血脉,无外乎: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技巧运动中的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它是以人体美为前提,力量美为基础,造型美为核心,独创美为生命,音乐,舞蹈美为其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综合之美。  相似文献   

7.
从小就喜欢语文,喜欢语文朦胧的美。那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回肠荡气般的美妙,是维纳斯断臂般的浮想,是意蕴悠远的诗韵……当了老师,就一直向往着把语文课演绎成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境,可当现实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9.
浅议有机化学中的科学美范双双在美学上,一般把美分为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科学美四种。而科学美是建筑在自然美基础上的美的高级形式,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美学内容包括公式美、实验美、内容美。恩格斯曾揭示过这样一个深刻思想:理论自然科学,必须把自己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一千零一夜》的艺术魅力所在,具体表现在丰赡之美,跌宕之美,神秘之美,淳朴之美,音韵之美。  相似文献   

11.
商标的基本功能是标识一种商品和吸引消费者。商标词的美可以通过商标词本身的词汇意义,词汇的拼写形式以及其具备的联想丈化等体现出来。所以,商标翻译中的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美、简朴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的标准和好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汉诗英译问题。英译本中能称得上是精品或极品的却是凤毛麟角。比较流传千古的《长恨歌》的两个英译本各有千秋。诗歌翻译应做到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同时,兼顾原诗的形式,体现其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保留其意象,达到其最佳近似度。  相似文献   

13.
创造环境感觉美,激发情感欣赏美,声情并茂抒发美,积极参与创造美。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音乐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就英语句子结构表现出的平稳美、节奏美、对比映照美、主从协调美和音韵美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英语结构美的形式,说明英语结构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等诸美于一体。语文本应是最吸引学生的,可现实却相反,学生不容易感受到语文之美,普遍不喜欢学语文。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难受。  相似文献   

16.
美,是丰富的,也是个性的。电视深度报道亦然。电视深度报道独具理性美、真实美、深度美、形式美等美学品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视深度报道美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酹酒诵辞仪式普遍存在于佤族聚众喝酒的场合,是佤族的主要习俗之一,佤族祝酒辞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是佤族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就其具有的艺术特色谈谈四点看法:一、独具个性的形式美。二、善于捕捉形象,创造独特的意境美。三、语言朴实生动、富于音乐美。四、趣味盎然的比兴美。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试论“人体美”与“舞蹈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美”包含“动态美”、“意蕴美”、“神韵美”,而这三种都是通过人体语汇传达给人们的。如果没有“人体美”的升华过程,就不可能达到“舞蹈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产物,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冲动的理想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存在经验美,经验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溶解美,具有松弛作用;一种是振奋美,具有振奋作用。旅游是一种游戏审美,通过旅游可以调解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达到平衡。人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有三种境界,即情趣、意境和艺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