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东巴经档案保护的分布广泛、保管单位多、管理封闭、流失和损毁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以法规为依据,加强东巴经档案的抢救、整理和利用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加大保护经费投入、实施技术保护,更好地发挥东巴经档案为丽江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问题十分严重,流失文献大多分布在各个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依据相关调查、案例探讨流失海外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的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3.
华林 《四川档案》2009,(2):28-29
该文就西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对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多样性与完整性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对西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的保护与海外追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8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公布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48件(组)档案文献入围,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以整体文献群的形式入选. 2003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5.
对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收集具有维护国家尊严、保全民族记忆、宣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多方面重要意义,因而不仅要加强对这项活动意义的认识,还要寻求有效的收集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途径,建立健全收集工作的机制,服务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族东巴教祭司用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下来的东巴教经典,俗称东巴经。目前保存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的东巴古籍文献共20000余卷,产生年代无考。主要记载的是东巴教祭司在祭祀仪式中诵唱的经文,是纳西族东巴教祭祀和占卜活动中使用的经典、书画和民间记事文书。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由云南省档案局和云南省丽江地区行政公署申报,于2002年3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3年8月28日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8日,我国第一批4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于档案文献的管理正迈向新的阶段.在公布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48件(组)档案文献中,我省申报的《1915年云南护国首义档案文献》、《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古籍》等3件档案文献榜上有名.3件珍贵文献除《纳西族东巴古籍》外,其余两件均为云南省档案馆珍贵馆藏.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当前国际公约和私法机制提出质疑,剖析其在我国追索流失海外档案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力求对国际公约、私法机制和我国国内法的修改、完善有所裨益.同时,探讨了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追索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多元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0.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文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文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文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文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文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文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人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实践,析了近年来档案学界对流失海外档案征集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今后开展流失海外档案征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敦煌文献流失海外的原因与经过作以论述,并着重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在各国的分布情况作详细的介绍,以期使公众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在历史上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档案文献的流失现象目前仍然存在,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对其保护抢救与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在历史上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档案文献的流失现象目前仍然存在,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对其保护抢救与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纳西族东巴文化深受现代文明及现代性的冲击,急需寻求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平衡,本文阐述了东巴档案的现代性表现形式,分析东巴档案现代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东巴档案现代性应对机制,为东巴档案的保存提供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和璇 《兰台世界》2007,(1S):15-16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入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玲 《兰台世界》2015,(8):144-145
近代以来,大量的金文档案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金文档案流失海外的情况严重,本文主要以流失日本的金文档案为基础,对这部分金文档案的编纂成果进行介绍,使读者对于流失日本的金文档案的编纂状况有着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应仅局限于对其物质实体的关注,还应重视物质实体背后存在的文化因素。本文将静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与反映东巴古籍文献内容的动态东巴文化视为一个整体,静态的东巴古籍文献主要由传统的物质载体材料组成,如布料、木料及占绝大多数总量的纸质材料;记录动态东巴文化的档案材料主要由新型的物质载体材料组成,如声像材料及数字材料。无论是传统或是新型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都作为一种可靠形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是抢救和保护东巴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东巴经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中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以确保东巴经典籍文献数字化的质量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8月2 8日至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会)上,由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的东巴古籍文献,被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这次评审会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有2 3项,东巴古籍文献是此次中国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