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课例点评特别策划”选题“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在本刊第5期公布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截至2008年7月10日,共收到课例设计稿四十余篇.经过我刊编委会的反复审定,并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特色,遴选以下四篇课例予以刊发(其他供稿人名单附后),供大家研究、点评.  相似文献   

2.
2008年第8期,本刊发表了“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的四个课例,截至10月10日(截稿日期),共收到其点评稿40余篇,其中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也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限于版面,本期我们只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评稿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研究,其他点评作者的名单附后,我们对各位作者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课例大家评原定于第11期刊出,但由于第11期的广西会议专题占用了版面,故延后一期,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是我刊第二次开展的“命题式”课例设计及其点评征集活动.选题“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时)”公布后,一线老师积极响应,截至2007年8月10日,共收到课例设计稿35篇.本期我们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篇予以发表,供大家研究并点评.在此,我们特对所有供稿的老师(名单见文末)表示诚挚的谢意! 课例设计的点评务必客观、翔实,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可以针对某一个课例展开,也可以是针对四个课例的综合性点评.截稿日期为2007年10月31日,欢迎广大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撰稿.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特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期刊登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8期,本刊发表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让读者点评,至截稿日(9月3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点评稿40余篇.参与点评的作者既有中学一线教师、教研员,又有大学教授和专业研究工作者;点评多视角、多层面,既评成功,又点缺憾,比较全面和客观.限于版面,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部分来稿全文刊发,有些文稿仅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摘登,共分两期连载,以飨读者.“课例点评”是大家非常喜爱和关注的一个栏目,为进一步办好该栏目,首先需要富有点评价值(典型性、研究性、启发性)的课例,欢迎大家继续荐稿、投稿.  相似文献   

6.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 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两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7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至9月30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点评稿20余篇.点评或品读优点,或商榷不足,观点客观、全面.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或文章思路框架,供大家探讨、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话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选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公布后,共收到课例稿近40篇,由于版面所限,本期我们仅从中选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几篇供大家研究和点评。在此,我们特对所有供稿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名单见文后) 为了便于更多老师参与点评,我们特将原定时间做了如下调整: 本期刊登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现开始征集点评稿,截稿日期为2006年8月15日。 第7期刊登“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课例设计,第11期刊登其点评。 希望广大老师积极参与,踊跃撰稿,对所有参与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撰稿的老师,本刊将赠送2006年全年或半年的初中杂志1份,以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2008年课例点评特别策划选题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在本刊第5期公布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截至2008年7月10日,共收到课例设计稿四十余篇.经过我刊编委会的反复审定,并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特色,遴选以下四篇课例予以刊发(其他供稿人名单附后),供大家研究、点评.我们征集的点评稿可以针对单个课例展开,也可以是对几个课例的综合点评.特别提倡能从某一角度,就某一问题谈深谈透,发表独到见解.截稿日期为2008年10月10日.所有优秀课例和点评的作者,我们都将颁发获奖证书,并有机会获邀参加会议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期我们以较长篇幅给出安凤吉老师的一个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其内容分三部分:教学实录;三个预案;设计体会.欢迎一线老师及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本次“课例大家评”截稿日期:2005年9月30日,“课例大家评”文章将在2005年第11~12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11.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13.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特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期刊登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15.
本栏目在2007年第9期刊登了4位老师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课例,截至目前,共收到近50位老师的点评稿.遗憾的是,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摘录、选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呈现给大家.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和辛勤创作.我们期待下面刊发的点评内容对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10年第3期刊登了两篇供大家点评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课例,一篇是王坤和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截止5月10日,共收到来自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的点评文稿30余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课例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值得改进的问题以及课例对复习课解题教学的启示等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评析,其文稿质量和研究成果令人欣喜,来稿我们将分两期(第6期和第7期)选发.我们希望这一组课例和大家评,能对广大教师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产生积极影响,能对大家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我们向所有参与这次“课例大家评”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7.
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是我刊第二次开展的"命题式"课例设计及其点评征集活动。选题"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时)"公布后,一线老师积极响应,截至2007年8月10日,共收到课例设计稿35篇。本期我们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篇予以发表,供大家研究并点评。在此,我们特对所有供稿的老师(名单见文末)表示诚挚的谢意! 课例设计的点评务必客观、翔实,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可以针对某一个课例展开,也可以是针对四个课例的综合性点评。截稿日期为2007年10月31日,欢迎广大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撰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一元二次方程’课例大家评”活动中 ,我的课例作为“有特色”的四篇课例之一 ,发表于该刊 2 0 0 0年第 7期 ,接着在第 1 1、1 2期又集中刊发了全国各地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四篇课例的评论文章 .所刊文章既有对课例的由衷赞美 ,又有对不足之处的中肯批评和合理建议 ;既有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又有实践上的各抒己见 ;既从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所刊课例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和点评 .读之使人感到如春光般温暖 ,又如久旱甘霖般畅快 ,久久难以忘怀 .现就我个人的观点并结合大家的评论谈谈我对这次活动以…  相似文献   

19.
课例2-2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20.
课例3-1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