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00-105
利用虚拟仿真平台3DVIA Studio,组合MAYA,3D MAX,CATIA,UG等软件,按照工程规范搭建了体感交互式航空发动机虚拟装配实验环境。建立了更符合人眼视觉规律的斜交视锥体摄像机模型,搭建了立体摄像机结构,并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参数的组合,设计出视觉交互模块,提供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此外,开发了Kinect体感设备、VR头盔陀螺仪及虚拟平台的数据传输模块,在可视化沉浸式虚拟环境中使用人的肢体语言对发动机进行虚拟装配实验。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结构”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对于发动机各个结构件的装配和结构设计分析缺少直观认识的问题,总结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先进的虚拟仿真涡扇发动机装配系统,虚拟仿真装配系统包括结构件的三维建模、发动机虚拟静态环境建立和人机交互式设计与开发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虚拟仿真发动机装配系统,能够实现发动机装配结构教学内容的混合式教学,扩展创新式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沉浸式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12-116
为提升学员对V2500航空发动机及APU的整体认识,对航空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开发了空客A320航空发动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系统地介绍了航空发动机虚拟教学平台的设计原理和组成,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虚拟教学平台的实现方案。平台主要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三维软件Maya、Unity3D和VS2010综合开发工具,航空发动机三维模型采用.fbx格式,通过脚本语言C#实现对.fbx模型图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建模仿真。给出发动机总体结构图、高压压气机模型和整机模型,并进行了稳态共同工作点的求解,仿真结果与发动机实际性能数据相吻合。该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平台能够满足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的需要,降低了实验成本,使学生对发动机运行过程及原理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液压实验教学无法满足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而虚拟技术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课题利用Pro/E和Virtools软件搭建了虚拟液压实验平台,主要包含液压泵、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虚拟装配和机械手的动作仿真实验等。本文以液压泵的虚拟装配为例,验证了利用三维模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测试管柱装配应用路线,建立了从测试管柱三维建模到虚拟操作平台研发的设计思路,探讨了在Virtools开发环境中如何实现测试管柱可视化虚拟装配、测试过程动态展示平台。为油气测试管柱方案的设计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也为测试管柱装配的培训过程提供了1套具有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等特色的虚拟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郭霄  刘雨  李勇  张翔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86-387
对航空类课程而言,大部分高校不能满足该类课程课堂教学对实验条件和成本的要求。文章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例,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该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以典型案例说明虚拟仿真实验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装配图拆画环节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将增强现实虚拟装配技术引入课堂,设计了一种沉浸式虚拟装配教学实验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虚拟几何特征的零件位姿检测技术,以实现精准装配.该实验平台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装配概念、体验装拆装配体过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装配感,同时可学习虚...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46-149
阐述了航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阶段安排,探讨了实验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和相关保障措施。该实验平台立足海军初级飞行学员和地勤学员的人才培养,在满足飞行技术和空中对抗战术模拟训练和仿真实验需求的同时,也为飞行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原理、航空雷达和通信导航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教学保障。该平台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竞技性,可优化学员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以摩托车发动机总成为对象和载体,互联网+,虚拟现实为技术路线,开发了发动机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现实实验教学平台及现场实验教学平台,建立了集网络、虚拟现实与现场实验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网络虚拟预习、三维立体环境操作及现场学习的实验教学环境,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中发动机复杂机构讲解难、拆装场地受限、实验对象缺乏等难题,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