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对提升金工实习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金工实习教学实际,通过对微课特点及其作用的分析,可从选题、素材搜集和制作技巧等微课制作的重要环节探讨金工实习微课制作,为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课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设计与制作时存在教学设计不足、知识点切分不到位、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分析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对理论进行梳理后提出通过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和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策略提高微课视频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对"思维导图及其制作"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并进一步开展了应用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设计制作的微课视频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2年9月我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微课类型、制作方式、辅助资源和教学设计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我国中小学微课的现状,挖掘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由知识点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微课类型设计思路、突出辅助资源拓展与延伸知识点的作用、技术与内容深层次地融合和注重教学设计等优化方法,力求构建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质量的微课作品,为我国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微课"自其提出之日起就在世界教育界得到一致好评和广泛推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分析了高校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专业教师微课制作培训、建立微课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三种路径为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教学提供了相关意见,期望可以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科作为临床医学核心课程之一,基本以课堂理论教学—实践课操作练习—毕业实习的模式展开,教学周期长达一年及以上。学科涵盖知识量大,教师在有限的理论课上呈现的往往是提炼、概括、浓缩后的知识点。而实践课及毕业实习一般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方式进行,一过性的演示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技能。2011年微课概念被引入国内,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教育形式,微课以其"主题突出、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交互性好"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包括微课结合其他新型教育形式在逐渐应用于外科教学中,其效果得到越来越明确验证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6,(5):72-75
"微课"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产物。微课与微课教学、微课与视频、选题与知识点、技术与内容及目标与动机等五种关系一直是困扰"微课"常态化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厘清这五种关系,辩证分析"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投身"微课"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课"形式已经悄然进入高校教育之中,本文以具体的"微课"在地学专业课"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应用为例,详述地学"微课"知识点的选取与引入。由现象到概念,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升华到理论层次的科学认识。通过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经验,对引入"微课"进地学课程做了一系列思考,认为"微课"将促进教学的发展,成为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新动向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微课"是"微型课堂"的简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录制知识点讲解片段,用时间段小、使用灵活的视频片段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微课视频一旦制作完成便可永久保存,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有针对性地观看自己未理解的内容。本文简要分析了"微课"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并以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这一知识点为例,展示了进行微课教学的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学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30人作为研究对象.参加理论教学研究110人、临床实践教学研究120人,分别分为教学改革组和传统教学组.教学改革组采取"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或实习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课后...  相似文献   

10.
<正>现阶段"微课热"降温了不少,但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微课已经落伍、不适合当下教育现实的需求,而是人们对于微课的认识更加理性,对微课的制作及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微课也要用"情"设计。用"情"设计微课,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认真钻研知识点内容,精心编排设计微课,创设相关的应用情境并与教学知识点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实效。下面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