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和其他商品一样,具备商品的自然属性:二重性,即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样,报纸的使用价值是报纸最活跃的因素,是报纸的灵魂,它决定着报纸的发行量,从而影响着报纸广告的收益,可以说报纸的使用价值决定着报纸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中,报纸是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现代报业以采集和传播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为手段,吸引受众,获得社会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生产出报业的另一产品——广告服务的使用价值。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报纸又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而宣传品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张扬个性——是现代报业生存的需要,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的需要。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市场的主体近年已被新闻界公认,它和其它商品的区别在于它有一定的政治性。 报纸既然是一种商品,那它就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就要进人流通渠道通过销售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渠道发行”的优势已越来越显现出来,《鲁中生活日报》近两个月的发行实践,充分证明了“多渠道发行”的“短、平、快”效应,值得坚持和推广。报纸,既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有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报纸的商品属性而言,发行是其实现商品价值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发行,才能完成商品交换,获得再生产的资金。以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报纸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学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出版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出版物商品和出版物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出版物商品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以及软件和光盘等形式的电子出版制品。 出版物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属性,必须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受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所支配,按照商品经济规律运行。这可称为出版物商品的经济属性。出版物商品又有和其他商不同的社会属性,即  相似文献   

6.
在以商品全球化为主要标志之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取决于能生产多少产品,一而取决于能生产多少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更取决于现代物流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产品都只有通过物流环节,进入消费者手中,才能使其成为商品,并具有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纽带.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实现它的价值,消费者通过让渡商品的价值而获得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完成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交换,就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而交换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体现他们对该商品的信赖,而最终体现的是对该商品生产者的信赖,如果没有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他们就不会购买这种商品,当然就不会有交换行为,而生产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因此可以说,诚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中间,出现了“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当成商品的现象。报纸,这个具有强烈阶级性的舆论工具,居然也有人主张要商品化,说什么“报纸是一种商品,是读者花几分钱买来的商品。因此,报纸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要对得起读者的几分钱。”这种说法对吗? 我们不否认,报纸的流通和其他商品有某些共同点,人们要花钱买。此外,就“对不上号”了。从价值上看,报纸同商品  相似文献   

9.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实现它的价值,消费者通过让渡商品的价值而获得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完成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交换,就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而交换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体现他们对该商品的信赖,而最终体现的是对该商品生产者的信赖,如果没有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他们就不会购买这种商品,当然就不会有交换行为,而生产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因此可以说,诚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有无竞争?这涉及到报纸是不是商品。5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王中就认为报纸具有两重性,即政治性(阶级性)与商品性。报纸是要花五分钱买的,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要考虑满足读者的需要……当时被作为离经叛道的“右派言论...  相似文献   

11.
周莹 《出版经济》2003,(9):25-27
书是产品,是出版单位提供给读者的精神产品和服务,图书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在于具有的知识含量和文化科学价值,即人们从中可以获得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读者在考虑图书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还要通过图书的物  相似文献   

12.
新闻单位要从单纯宣传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当前已成为新闻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变,以及应该如何转变?对这些基本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转变的必然性长期以来,我们对报纸、广播、电视和新闻单位的性质,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因而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误区之一:不承认新闻载体如报纸具有商品性。当报纸、广播、电视凝结了人的劳动,以文字、图片、录音、影视信号等形式形成以后,它就以物化的方式被固定了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因素。我们认为,报纸等在流通过程中,同样具有商品的特性,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性。它的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经济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信息作为一种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信息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对价值,效用对价格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试就信息商品的效用对价格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信息商品效用的特殊性任何商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具有价值的双重性。物质产品价值的双重性,表现为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主要讲求的是实用性和耐用性。文化产品的双重性,一方面也表现为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欣赏价值,其欣赏价值主要讲究的是新颖性和共鸣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拥有生产、推出文化产品的平台,文化产品的更新速度快,谁就能尽快地占有这方面的市场。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策划组建经广艺术团,走可视广播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何让消费者认可并购买,靠的不仅是上乘的质量,还有精美的包装。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报纸经营也要面对市场化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报纸也是商品。商品提高销售需要包装来适应市场,一份报纸呈现给读者之前同样需要进行包装。报纸整体的版面风格定位  相似文献   

16.
编辑竞争论     
竞争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有利于促进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竞争愈加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出版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同样存在竞争问题,特别是出版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并日益被推向市场的今天,对于居于出版工作核心地位的编辑来说,懂得竞争意义,培养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一、编辑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参与竞争图书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即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是商品;只不过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一般商品也好,特殊商品也罢,其实质都是商品。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市场,其生产和通过市场进行的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探讨报纸等新闻媒介是否有商品性,报纸、新闻是不是商品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令人瞩目。现将有关论文的不同观点摘要予以介绍。 吴鸿业在《新闻动向》第三十期撰文说,五六十年代,一位教授提出过报纸的商品性,但对报纸根本属性的传统解释没有根本的突破,认为报纸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诚然报纸是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报纸的商品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报纸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两重性:它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它的使用价值,报纸又是通过流通(即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读者付出了一定量的货币,这就是它的价值。因此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能因为报纸有政治性、思想性就否定了它的商品性。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指出,正视报纸的商品性,有利于报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承认报纸的商品性,意味着办报者心目中首先要有读者,要为报纸间的公平竞争和整个报业的真正繁荣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的经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和任何一种商品一样,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只有通过市场让渡其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以补偿期刊再生产的费用,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学术期刊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特殊载体,其生产目的不在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在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其使用价值不能进行直接消费和物质再生产,而是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期刊是一种精神产品,构成了期刊的使用价值,这部分使用价值是不能用直接的经济效益反映的,其价值量是难以计量的。因此,任何学术期刊的商品价值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什么?报纸是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时政、文化与信息含量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那么,一张报纸使用价值的高低如何判断呢?那就是要让读者觉得它“有没有用”。  相似文献   

20.
一报纸作为新闻及信息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属性,或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性。其价值除了采编(校对人员)、广告人员、印刷人员和发行员的直接劳动,当然也包括行政后勤干部、职工的间接劳动。其使用价值通过发行员送到数以万计的用户手中,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之后才产生。报纸的内容是另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很难笼统地说它们是商品。要闻、地方新闻、国内外新闻反映一种经常发生并被广泛传播的事实;专刊文章、文艺作品以透视时代气息为宗旨;除此之外,文艺作品往往有其娱乐性。若说专刊文章尤其经济专刊也透露某种信息的话,那么,图表式的经济信息,和广告信息更有使用价值,并赋予商品的特性。如果说商品是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那么信息作为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