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单项选择题1 4、1 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据此回答 1~ 4题 :1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雇佣关系的形成2 .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资本发展迅...  相似文献   

2.
知识体系构建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同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相比,无疑商品经济代表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尽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为何中国的商品经济却始终末能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商品经济一样代替封建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还在14、15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就开始萌芽,16世纪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少数雇佣几百名工人的工场。当时,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说明从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商业化和私有化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迫使封建土地赋税制度发生变化。虽然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仍保留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资本主义萌芽毕竟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而且这种萌芽在不可遏制地生长着,中国的社会性质正在发生着初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李贽(一五二七——一六○二年)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他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巳进入末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日趋没落的时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十分激烈。当时,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开始出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家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弄清楚这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它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当时的社  相似文献   

6.
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宋朝开始松动,宋朝商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扶持密切相关,是宋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宋朝开始实行了农商并重的政策,并对通商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其结果是商人纳赋富国,也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就封建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抑商、贱商。但到了北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统治者对待商人和商业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在北宋有了很大提升。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代虽无系统的商贾家训,但商人家长对子女的“风化”作用值得注意。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教育价值观看来,唐代商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实际上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存在着一系列缺陷。这主要缘于唐代社会的制约和商人职业特点的影响。我们应以史为鉴,重视现代商人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由于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窠臼以及受西方争取平等的民族情结和伟人情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认识处于误区之中。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资本主义萌芽的土壤,资本主义萌芽的两大标志即商品经济和自由雇佣劳动不能照搬到中国。因此,"资本主义萌芽"理论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说明从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商业化和私有化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迫使封建土地赋税制发生变化.虽然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仍保留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资本主义萌芽毕竟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而且这种萌芽在不可遏制地生长着,中国的社会性质正在发生着初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产流转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宋代法律的复杂化、理性化与形式化与汉唐相较则大为增加。因应民众对法律的广泛需求,宋代民间出现了教习词讼知识和诉讼技巧的讼学。与此同时,为当事人撰写词状、指点诉讼、收取诉讼费用、以法律为生的职业讼师群体亦纷纷登上宋代的司法舞台。在讼学和讼师直接影响下,宋代民间兴起了好讼风尚。讼学与讼师既是宋代民众对法律知识的客观需求与法律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又是宋代法律制度近世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明朝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上严重阻碍了明朝的对外经济活动,这与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发展要求严重背离,因而成为海寇滋生泛滥的经济根源。徽州海商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从本质上说,徽州海商依然是以追求自由贸易,追逐商业利润为特征的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海商。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民间海上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明朝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使了明朝实施更加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从而在客观上为明代商品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唐代农贷体系的演变,观察唐代社会经济的运行。通过研究借贷关系的转变,即由关系型借贷向契约型借贷转变,由被动借贷向主动借贷转变,由重义轻利向利益性的转变,可以发现唐代农贷体系以关系型信用为主,借贷契约制度发展迅速,后者成为传统社会农村借贷由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演进的标识。这种演变,促进了农村金融的流转,代表了商品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安史之乱后刘晏为挽救财政危机而推行的改革,不仅反映了其杰出的经济思想,更折射出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已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刘晏在改革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措施及改革所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秉承传统的四民分业与重本抑末思想,唐朝政策律令禁止商人入仕。然而,有唐一代商人入仕前后不断,成为显著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唐政府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扶商政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商人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努力寻求政治出路的结果。而唐朝官僚制度的缺失、科举制对身份限制的弱化、地方势力的增长等因素,无疑也助长了商人入仕现象。唐代商人入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社会士商之间的界限,对当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迅速崛起,其中茶业成为这一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在唐代,从事茶业生产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茶园。这些茶园按照资产占有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官属茶园、私人地主茶园、寺院茶园和小农茶园几种类型。本文对唐代江南茶园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茶叶生产者的生产情况及其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东京市场上的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市场的变革与繁荣。东京市场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形成了专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商品交易异常繁荣。市场上的巨额利润使得商家们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激烈竞争及反不正当竞争,进而促进了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代淮南道农业得到了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的农业商品经济也有所发展。不仅表现在粮食作物的种植生产、销售和农产品的技术加工业方面,而且表现在茶叶、甘蔗、桑、麻、蔬菜、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以及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方面。虽然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商品发展水平和商品化转化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共同代表了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的态势和动向,所显示出来的经济意义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变迁无疑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和商朝的发祥地。商国的强大应是从王亥所进行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不久在汤时取代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商王朝。商丘历史源远流长,古商文化几度辉煌,如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时期,商丘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位商丘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秉承创新传统,承担起打造"华商之都"、建设和谐商丘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