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尧文化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尧都平阳,尧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帝尧是开创华夏文明的始祖,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源。以临汾为中心研究、开发、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不仅是凝聚民族之魂、光大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是振兴、推动临汾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辉  杨鹏禄 《陕西教育》2008,(10):91-91
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坐落于桥山之颠、沮河北畔,承载着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新龙乡人杰地灵,中华儿女同根同祖的民族热忱在这里燃烧一就在这人文圣地、青山绿水间,一颗集结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教育之“星”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黄陵中学,建校85年来,孜孜以求的黄中人传承古老华夏文明,发扬现代延安精神,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淡泊名利的学校精神,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游华门     
早晨,春光明媚,我们乘车来到了尧庙华门。四千七百多年前,尧建临汾,统一华夏, 开启上古社会文明之门,尧都由此而得名,为昭示帝尧创始文明之功,展现中华历史渊源, 临汾市尧都区在尧庙创建中华文明纪念建筑——华门。华门,亦称华夏文明之门,位于尧庙旅游中心,座西向东,象征中华民族屹立东方,如日东升。华门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许多古代城址全面勘查或局部发掘,本文参阅一些考古和历史学者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发现中国文明的历史何止五千年,华夏史前期的城池遗存充分说明中国文明"肯定一万年".本文着重就中国"万年文明"呈现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相互结合,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城池文化上的史实进行了理论探讨,印证恩格斯"筑城,人类文明标识"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汉代禅经翻译作了初步研究:从安世高小乘禅观到支娄迦谶大乘禅观,我们发现此二禅系在中国汉、晋时期的流布,为早期禅学在中土的开展起过重要作用。安般数息的传入与中国道家方术之吐纳养生相似,形成佛道式的禅学;二系禅法"定慧双俱行"的特色加速印度禅的过渡;念佛禅法首次传入中土,开启净土思想的先驱;大小乘禅观的相互辉映,更加助长禅学扎根于中土。中国禅宗所创造的辉煌历史与文明举世共赌,但我们必须回溯于汉代禅经翻译之功,毕竟那是中国禅宗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夫水,静也,则空灵明澈;动也,则奔流卷浪,有纵横之势。——题记文明,始于溪泉交汇处那小小的聚落,始于描绘在古老陶罐上的浪波,始于嵌刻在斑驳兽骨上的"风调雨顺"。文明,总是与河流相依相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华夏,它们的文明都长养于温慈如母亲般的大河。文明自身,也如同河流,常在却又常新,亘古却又鲜活。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位于亚欧大陆的结合部,是沟通东西文明与贸易的重要桥梁。长期以来,土耳其被西方国家视为外交重点,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国。自卷入以叙利亚危机为核心的新一轮中东地缘政治博弈伊始,土耳其的外交策略先后经历了冒进期、困局期与大幅向东靠拢期。"后叙利亚危机"时代,土耳其与西方国家及邻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它将重点放在了发展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给中土关系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土两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在审慎把握中土关系的前提下,"一带一路"倡议可与土耳其的"2023年百年愿景"等对接,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正本课教学,我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自己看课文和课外辅助阅读材料(课前教师可提供一部分),课堂上,通过神话传说和具体历史例子推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华夏之祖"的教学。一、把握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华夏之祖"一节的内容比较简单,内含神话传说的元素较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教学的有利之处。但是,该内容属于华夏文明之源,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实是根本,虚以实为本,虚乃合乎实之推理,虚是年代久远和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9.
寻根之旅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称山西之行是寻根之源一点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早期的几个封建王朝衰亡之际,随着土崩瓦解之声,高悬于一座座巍峨宫殿上的一枚枚瓦当,像一朵朵艳丽的艺术奇葩,在秋风摇撼中,纷纷陨落尘土,沉淀于华夏古老文明土壤深层之中。今天这一枚枚沉睡地下千年的瓦当,其艺术价值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逊色,其历史价值并不因封建王朝的离析而湮灭。相反,这一枚枚瓦当就像一面面镜子,透过这一面面镜子,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的万象。这面镜,汇聚了中国古代的各方面文明成果,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实为古代文明的精致之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