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士成 《档案管理》2020,(1):60-62,65
当前,学界从档案学视角开展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梳理国内保存的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基础上,遵循学术规律,按照申遗标准,界定档案属性。结合档案类型,从操作流程、类型比较和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力求从实际出发,为国家层面推动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提出决策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档案报》报道:2014年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提名表,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是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联合申报的。此次申报的档案主要包括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档案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档案伪政权档案满洲中  相似文献   

3.
11月17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在会议上公布了最新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名单。其中,包括"五粮液老作坊"在内的"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项目成功入选,并被列为名录第三项,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12月6日,在四川省全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向五粮液公司颁发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证书"。据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先决条件,只有进入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4.
正5月13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传出喜讯,由中国申报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一同入选名录的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6项文献遗产。"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成为我国继《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元代西藏官方档案"、"侨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19日,广东、福建两省联袂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本研究以此为契机就我国在"侨批档案文化遗产"工作方面各项工作的现状展开研究,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界对于"世界记忆工程"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影响珍稀文献的保护。从介绍《世界记忆名录》概况着眼,揭示中国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进而对申报资源选择标准以及选择策略开展探索,以加强我国图书情报档案界对世界记忆工程的认知与理解,提升业界古籍保护意识,推进更多的中华民族文献走向世界,存储为世界记忆,并扩大中国文化话语权,推进古籍文献面向世界的传承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视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市举办3月24日—26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负责人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女士、世界记忆名录专家和来自所罗门群岛、印尼、中国等国家的37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区域内文献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对如何申报世界和亚太地区名录进行案例分析,对一些提名材料进行了点评。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苏州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工作坊。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8月2 8日至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会)上,由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的东巴古籍文献,被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这次评审会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有2 3项,东巴古籍文献是此次中国唯  相似文献   

9.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这些珍贵的档案完整而真实地还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历史,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铭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闭幕的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纳西族东巴古籍(收藏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11.
杨春丽 《湖北档案》2010,(11):16-18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我国档案文献工作者正积极努力地将一些重要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国家级或世界级记忆名录,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修复恢复原貌、实施数字化保护方案、改善原件储存条件等各种方式,不少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继2002年3月首批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了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2003年10月10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在京召开,3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次入选的文献是从第二批申报的近百件(组)文献中精选出的。这次申报工作得到了文化部的大力支持。申报单位除各级各类档案馆外,文化部所属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积极参加申报。国家博物馆申报的《利簋》、《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国家图书馆申报的《焉耆———龟兹文文献…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三个项目,全部通过委员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几年来,关于世界遗产的申报、开发和保护等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社会媒体(报纸、杂志、互联网)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以成功申遗的“一宫三陵”为例,探讨世界遗产活动与档案的关系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彭澎 《青年记者》2014,(2):17-18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达到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但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而非强国的现实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穿越数千年,作为世界文明的瑰宝,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真     
南京市重视明孝陵申遗档案明孝陵作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的里程碑,其成功申遗促进了南京文物的管理与保护,使得南京的古都风貌得到更好的显现。明孝陵申遗工作历时三年,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全过程。近日,南京市档案局发出《关于做好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市里各有关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单位明孝陵申遗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市档案局派人具体负责相关的业务指导。(凡燕)南通市出台《档案接收暂行办法》为了保证接收进馆档案的质量,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接收工作,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世界记忆工程”的实施对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国家档案局对“世界记忆工程”的积极应对入手,从四个方面全面总结地方档案事业对世界记忆工程的强力推进,希望对我国地方档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为进一步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是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名录。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目录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8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北京召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委员会成员与全国文献、档案、历史、古籍等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对100多个申报项目逐一进行审定、筛选,湖南申报的"永州女书档案文献"得到专家们的首肯,荣登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日渐凋谢的女书,列入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行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水书     
水书,是古代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历法宗教、民俗、伦理等的古老文化典籍。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2002年3月,水书已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贵州荔波县有人口16万,其中水族人口总数就占22%。从2002年11月以来,县档案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文体广电局和贵州省水家学会荔波中心组联合,深入全县各水族村寨积极开展水书的征集抢救工作,截止2003年9月30日,从民间征集1511本珍贵水书原件进档案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