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至关重要。新时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认知奠定理论基础,能为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夯实价值指引,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需要从完善课程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及提高重视度上下功夫。深耕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与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革命年代的历史传统与精神文化传承的现代建构。进入21世纪新时代,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该文在对兰州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广泛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目前高校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红色基因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专门的红色基因教育工作队伍、重视红色基因传承的创新性、健全高校网络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缺乏民族文化自信的情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盲目排斥,有些大学生又过分追捧西方文化。作为孕育大学生的摇篮,高校必须提高认识,重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使他们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充分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是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实践能力及以康复服务为理念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力,其中德育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实践模式。文章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创新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以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南岭民族走廊的民俗体育种类与分布,提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发展理念有关,并从培养学生的民俗体育意识和文化素养、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竞技项目等方面讨论南岭民族走廊民俗体育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多元认同、创造能力、生活方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大学生深切认识到通过体育运动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流行的时尚.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和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变革方向。文章系统分析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阐述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以及相关要求,从明确立德树人主要目标、推进三全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创新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体系的有效创新,促进高校学生心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本文介绍了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并陈述其重要性和意义,重点探讨了将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力。本文提出以终身体育观为指导思想,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把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树立体育意识作为根本,达到增强体育能力并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尹焱  张涛 《职业圈》2007,(7X):170-170,174
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95后"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我国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介的延伸,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高校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将手机媒体这一载体更好地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当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高等教育中,要培养出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在高校教育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以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培养的必然,但现代大学生存在信息知识薄弱、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能力较低、忽视信息道德的培养等问题。对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图书馆责无旁贷,图书馆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学习氛围,另外,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时代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开展红色教育是推进德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人素质的发展。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也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升华与变革。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和快节奏的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德育理念和实践的新视角。因此,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发展青年精神和智慧、增强中国大学生竞争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新时代背景出发,结合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对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深入探析,讨论其内容,提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对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并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同时,高校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立足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阵营,借助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积极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独特的大学生适应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利用红色基因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高校应注重用红色基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校园、进网络,形成以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增强红色基因的文化熏陶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警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新阶段公安机关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共性,即强调德的重要性,将二者融合育人,不仅必要,更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前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保障。该文通过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精华,明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厘清二者融合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育人可行性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的重点内容,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又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说,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该文首先对校园文化和实践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当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还存在不少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高校自身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观念理念的原因,只有教育部门与高校共同努力,不断加强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大势,才能够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稳定向前,在满足了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近几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要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的是红色文化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在理论维度上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真正认识到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联系,还要让高校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不断地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良好品质,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强化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文章所提及的对策能够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