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2019,(6):54-59
肇始于2004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正式拉开我国草根明星选秀的帷幕,并彻底改变了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面貌。新媒体全面崛起的当下,养成系偶像正逐渐成为我国偶像生产模式的主流,并对我国娱乐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质变。本文立足于传播技术驱动下的养成系偶像生产,从"偶像—粉丝"的全新关系出发,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养成系偶像粉丝社群的建构及其所产生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影响,试图概括总结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偶像生产理念和深层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
曾昕 《新闻春秋》2020,(1):90-95
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格局随之重塑。亚文化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从边缘地带走向繁荣。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亚文化对当代文化图谱有着独特的价值和贡献;但由于其政治性的局限,在政治传播议题中的论述还相对有限。青少年因大量时间被娱乐消费覆盖,政治参与呈现下降趋势。米姆作为社交媒体中流行文化的重要景观,大量出现在政治议题中,对识别和理解青少年亚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少年通过亚文化语言和符号参与在线公共议题的案例出发,探讨青少年在政治议题建构中的话语参与与认同构建;并探讨这种泛娱乐的参与方式中,公共性如何体现。研究认为,内容娱乐化的同时,米姆的政治功能也在逐渐凸显;亚文化参与代表了青少年对政治议题的多样化诉求,促进青少年对社会政治议题的关注和参与,融合且推进了个体表达与公共话语呈现,是兼具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低俗化与“污名化”: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译文  郑欣 《新闻界》2012,(10):24-30
电视媒体低俗化屡禁不止,并引发广泛关注,在学界曾经持续掀起一股批判热潮。本文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诸多争议,重审"低俗"之义、之过、之治,并重新发掘电视传播场域中青少年受众的主体性。研究发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信息全球化、传媒市场化、文化后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歧途及大众娱乐过度解放的误区。对于低俗化的审视需要"当事人"视角的解读,尤其是要考虑青少年亚文化存在的抵抗空间。  相似文献   

4.
明星身体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泛娱乐时代下的文化奇观。《青春有你2》的身体消费、快感消费与形象消费奇观研究为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成功给予阐释,同时也引起对青少年亚文化"消费"的关注与反思,同时基于斯图尔特·霍尔的"制码编码"理论将文本与受众结合,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新的受众分析,为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模式化与创新性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祝培茜 《东南传播》2021,(3):113-115
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交往关系一直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在"准社会交往"视角下学界更多偏向于对于青少年狂热追星的病态心理探究,而基于此视角探寻明星媒介形象传播的文章较少.本文选用更具特色的养成系偶像TFBOYS为研究对象,发现粉丝与偶像的"准社会交往"关系为促进明星的媒介形象建构做出了贡献.在粉丝团"养成"满足感的不断提升过程中,起到了支持、维护、保障偶像形象的作用,也为偶像的未来塑造之路提供了新的介入力量.  相似文献   

6.
宋高祥 《大观周刊》2012,(28):66-67
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而犯罪亚文化是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天然的影响性和倾斜性。导致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对犯罪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了解.对青少年犯罪予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穿越"文化作为一种时下流行的青少年亚文化,表现出当代青少年鲜活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文化背景及重要资源。我们需要以"穿越"文化为契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内容、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并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于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界定与批判,存在成人化语境下"当事人”缺席"审判”的争议.本文选取青少年亚文化的视角,通过对563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当下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与低俗化的互动模式已经受到收视语境及解读语境变迁的影响.客观分级与主观祛魅,使得多元开放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面对"低俗化”表现出其特有的亚文化取向的解读.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传统界定标准与媒介批判立场面临新时期青少年亚文化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弹幕"俨然成为了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在ACG视频网站平台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青年亚文化后,又将"弹幕之火"燃烧到电视媒介的平台上。但是电视究竟能否成为下一个弹幕文化的生产引擎,仍值得存疑。本文从网络视频弹幕的文化内聚力谈起,分析了视频弹幕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分别对应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媒介特点,浅析了弹幕文化在电视媒介上寻求落脚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为了避免纠缠于"青少年"这一概念界定的暖昧性,以上世纪70年代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者从"阶级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青少年文化建立在一个同统治阶级文化对立的位置;并通过将同"青少年"相关的"音乐"、"风格"、"生活方式" 等符号表意结合、拼起来,呈现出一种青少年文化对于主流霸权文化的抵抗态度.  相似文献   

11.
媒介时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主文化主要反映整体文化中的普同性,亚文化则更多地体现整体文化中局部部分的特异性①。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期所表现出的带有年  相似文献   

12.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3,35(4)
2012年的电视收视市场,既延续着电视市场特征的部分常态,又面临着新政策下的新变革.吕一丹的《2012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观察》基于201 2年所有调查城市收视调查数据,对变局中的中国电视市场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电视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当下,"中国梦"正广泛热议,"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相关.陈圣来的《文化强国与中美之梦》认为制造和积淀响亮的文化品牌、培养和推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代表性人物、建立和形成涵盖创意到终端乃至衍生网络的文化产业链是实现"中国梦"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媒介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虚拟偶像从早期亚文化的边缘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虚拟偶像从早期单向模拟人类声音、外貌等特征演变到如今对人类精神特质等高层次的模仿。本文从保罗·莱文森提出的“补偿性媒介”视角出发,审视虚拟偶像发展背后的技术引擎,从根源上分析虚拟偶像出现的必然性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规制之策。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林 《新闻传播》2012,(3):194-195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造成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同台博弈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已成为建构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但因亚文化常被等同于反文化或俗文化,过于强调其非主流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则必然表现为一个"生成、流转、断裂、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过渡礼仪重要部分的"成人礼",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通过仪式,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群落中,但在历史更迭中多有失落,现代成人礼的重建过程体现了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湖南卫视于2009年以来,率先探索"电视成人礼",以期实现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电视成人礼的意义生产也为趋于同质化的电视文艺开辟了新的突围路向,凸显出隐性德育、身份赋权、国家在社会中、社会整合等系列命题,体现了电视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也提供了透视国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途径与媒介样本。  相似文献   

16.
所谓“鬼畜”,指的是一种剪辑率和声画同步率极高的视频形式,以达到一种洗脑或爆笑的效果.鬼畜是对传统视频的颠覆,体现了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属于网络青年亚文化.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鬼畜亚文化迷群的鬼畜文本生产行为与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鬼畜迷群文本生产的动机是自我价值实现、社交满足及情感的宣泄.鬼畜迷群所构建的话语体系更独立,相较其他亚文化显得更为专业、狭窄,迷群内部的认同感更高,因此以社交与自我认同建构的生产、消费导向更为明确.鬼畜文化展现出具有弱化抵抗、多元发展自身文化和偏重娱乐化的特质,符合后亚文化的典型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鬼畜文化”已经被彻底收编,目前它正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8.
周帅 《东南传播》2021,(3):19-23
20世纪80年代之后,青年亚文化研究出现后亚文化转向,对亚文化群体成员的身份与文化实践的解读更多的是基于个体言说、诠释的视角上,从而描绘出身份碎片化、流动性的文化图景.在此范式流变下,本文通过对数字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以及对日常游戏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在媒介情境论框架中,探索玩家这一身份建构的历时性变革.研究发现,媒介的移...  相似文献   

19.
王珊琪 《东南传播》2022,(4):127-129
伴随着社交媒介使用率的大幅提升,源于“火星文”与饭圈用语的字母化网络语言频频“出圈”,进入了大众日常视野中,其暧昧性与排他性的符号内涵,呈现出浓厚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围绕青少年文化表征实践形成的字母化网络语言,具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和话语建构方式。通过字符的“拼贴”与价值的“同构”,风格化的意义缩写使青少年得以在互联网空间实现表达自由、情感宣泄与集体狂欢。进而论之,青少年们以字母化网络语言为载体,以“情感共同体”的形式积极参与社会议题与文化建设,为其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积累了可观的亚文化资本。而主流话语的引导有利于青少年更有效地参与网络空间、进行自我表达,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进一步纾解话语差异、形塑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0.
悬置社会一政治层面"不可抗因素"不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降并迄今方兴未艾,与出版一印刷等传统纸质传媒凋零式微,电视、数字、网络等新兴电子.传媒汹涌勃兴的同时.介入公共话语、充当社会正义良知代言人的知识分子日渐退隐最终逍遁于无形--该类群之后来者自觉演变分化为学院知识分子和媒介知识分子(或称电视知识分子).即本质上规避道义担当、抛却社会责任的所谓"知道分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版一印刷传统纸质传媒与电视、数字、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分别构成了知识分子文化与知道分子文化的重要形式表征,由此揭橥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文献馆藏意义层面长期以来被繁茂芜杂的技术细节所遮蔽着的一个重要事实:纸质印刷文本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言说空间.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建构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立场;以纸质印刷文本庋藏、传播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实乃当下"后知识分子时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承最具操作可能的重要途径--今日知识分子公共话语集体失语.民众趋之公共图书馆寻觅精神家因,寄望其能肩起道义担当,引领崇高价值--因舍此内在独特天然优势,公共图书馆确具民智启蒙、人文引领等道义担当之可能向度.藉此.热闹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再只是驻足于浅表意义层面上的应景运作,而终于找到了自身赖之安身立命的真正魂魄;同理,沸沸扬扬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等大而无当之类空泛的理念讨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真正的精髓或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