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①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只有批评没有表扬,学生感到的只是苦涩却压力;而一味的赏识,尤其是廉价的表扬,也许是“温柔的杀手”,助长了学生的盲目乐观。只有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度的批评,对学生的长处进行适度的表扬,表扬和批评适度并相互结合,才能促使学生顺利发展。②商讨——热情的批评。应该以诚恳、平和的态度去帮助和引导学生,使他感到教师的诚恳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进而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相辅相成,关键的是班主任使用批评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笔者认为,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黄靖超 《中学文科》2007,(10):156-157
外控性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性格,作为一个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之中会接触一些外控型性格的学生,少不了对外控型初中学生进行批评谈话。批评谈话工作是否得心应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谈话的技巧。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对农村外控型初中学生的批评谈话技巧应从批评的前提准备、批评进行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师批评语言艺术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语,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否定评价,使学生省悟悔过、提高认识的一种言语形式。它同表扬语一样,是学校思想教育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很多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由于批评的态度粗暴蛮横,或批评的方式不得体,或批评的语言过于刺激,而影响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在此介绍几种批评语,与同行们共勉。l机智的诱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绝不能租声大气,也不能信口开河。用机智的诱导语言批评,则能缓和气氛,便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心理交融。这种批评既能显…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一种负面强化,即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使他情绪上受到一种被罚的体验,而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他的不良行为。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使他们知错悔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挨了批评就产生抗拒心理,是极自然的心理反应,即使明知“其错在我”,一旦挨了批评,心理总觉得不是滋味,本能地对批评产生抗拒心理,批评的效果就等于零。因此,为了使学生理智地接受批评,班主任必须具备“化抗拒心理为进取心理”的某些技巧。一、给学生留有“心灵的避风港”有的教师批评…  相似文献   

6.
刘海 《贵州教育》2010,(22):22-23
批评学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当前,受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上不少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学生中许多新情况在逐渐发生,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仍受到部分教师曲解,不少教师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于是,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尤其是“学困生”)。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师要不要批评学生?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师给予学生思想表现、言语行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如何利用批评这个武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实现学生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安徽杨小红,光晓元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学生的过错给予批评。但如果方法不当,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因而批评要讲究艺术。一是批评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最好单独进行.勿使学生当众丢脸,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二是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0.
批评学生的芝术主持人桑园:有位哲人说过:“学生是天天犯错误的人。”学生错了怎么办?批评自然免不了,然而批评是要讲究艺术的,对学生尤应如此……今天来我们“家园”聚谈的6位基层班主任朋友,就批评学生的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愿大家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讲究方...  相似文献   

11.
张建 《河北教育》2007,(10):42-42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来说,教师及时、恰当的批评是一种点拨,是一种指导,是一种促进,是一种鼓励。批评得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生,因此批评要讲究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批评契机王建丽,武美玲少年时期的学生阅历浅、自制力不强,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劝阻是必要的。但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有所发展,自尊、自信和自立观念有所增强,过多的批评、斥责会造成学生自卑、胆怯或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和错误,展开富有成效的批评和教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如何掌握恰当而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批评技巧,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求,也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其间,更多的是停留在对批评原则,批评方法和批评语言的研讨上。对批评场合的选择,批评环境的作用却涉足很少,甚至不以关注。其实,批评环境对批评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下面,笔都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批评环境的正规性影响批评效果批评总是要指出缺点,…  相似文献   

14.
问一问 要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委,不要错怪学生。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也有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批评,很可能会错怪学生,对学生造成很深的伤害。所以,凡事一定要进行调查,搞清真相。   缓一缓   学生的缺点错误,有时会让人十分气恼。班主任如果在气头上批评学生 ,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学生身心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缓一缓,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去批评教育学生。   引一引   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学生犯了错误时,不会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像个慈祥而有经验的长辈一样,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几乎批评过每一位学生,同时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掌握对学生的批评艺术呢?如何让学生在受了批评后如浴春风呢?我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作了多方面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出现学生认知错误,教师对这些学生批评教育,理所当然、责不容辞。但教师的良苦用心有时却被学生误解,甚至在批评过程中发生冲突,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而且破坏师生关系。造成如此后果,或因批评时教师缺乏理智,流露出厌恶情绪,引发学生的消极态度;或因批评不切实际,刺激了学生的抗拒心理;或因批评太直接,方式方法不好,致使学生自尊受挫,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批评学生既要讲究及时准确,更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批评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批评语言要适度。教师的批评语言直接作用于学生。话说得太轻,学生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话说得太重,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批评对象的个性差异及其错误的性质来把握好“度”。一般来,对性格孤僻、胆子小的学生要和风细雨,把话说得轻柔委婉一些;对性格外向、平时较随便、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则可把话说得重些;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批评要有层次,逐步深入,不能一下子把批评的信息全部抛出;…  相似文献   

18.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陶尚周我从民族学生到民族教育工作者,20年来,批评凡乎每天伴随着我,学生最怕批评,教师最难批评的困惑时常引起我的思索。因此,我想把做学生的希望和当教师的体会结合起来,谈谈对民族高中生的批评及其艺术。我们对民族生的批评,目的是为了鼓起他们的信...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老师批评的话语用得很谨慎,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违规或出错时也不再进行批评,真可谓谈“批”色变!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因而,在新课改的今天,以关爱、尊重、理解为内涵的批评我们还应坚持。  相似文献   

20.
当学生犯错时,对学生实施批评.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批评的角度和:尺度。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就如一剂良药,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促使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批评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