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习提示本单元主要包括 19世纪 70年代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比重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比较集中地考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今年的高考对本单元内容未做大的改动 ,只是教材中的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未列入考查内容。这样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应放在第二次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亚…  相似文献   

2.
李英  王鹏 《初中生辅导》2006,(12):10-12
在综合文科考试中,《思想品德》部分一般设有辨析题,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是非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和不断创新的目的。为指导学生正确解答辨析题,特作以下概述。一、掌握教材及学科相关知识,基本观点和要求是解决辨析题的必要条件掌握基础知识是答好辨析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对以上几方面内容不够熟悉,那么在答题时就会读不懂题目、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如对“三次科技革命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一问题的回答,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即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新认识和科学评价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学术界十分迫切的任务,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目前学术界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再认识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矛盾并以此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这个既成结论的倾向。笔者拟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对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节初三复习课。在知识点方面,按照中考考点说明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较多,我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比较的项目有: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主要标志、出现原因分析(背景)、主要成就、标志性发明、理论基础、领先国家、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交通工具、动力能源、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质、特点、共同影响、思考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  相似文献   

5.
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影响及局限性英国、美国、法国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是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制度的暴力行动和斗争。这三次革命是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曾经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评价说:“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仅三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已在…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它首先在美国兴起,然后波及西欧和日本等国,引起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状况。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有65%是美国先研究成功的,有75%是首先在美国得到应用的。1953至1973年间世界上500项尖端新产品中,美国占234项,而英国仅占45项,日本只占26项。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何首先在美国兴起呢?本文试图就这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全球化浪潮等趋势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原因进行简要阐述,具体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造成的三重危机,即"中心—边缘"危机、信仰危机和环境危机,最后论述笔者对三重危机的认识态度。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强对原因和后果的分析⊙周玉玲⊙一、全面分析原因的各个方面并在教材基础上拓宽和挖深。如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原因),现行高一教材仅就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严重危机、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等方面叙述,这是内因。但这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以下材料材料 1 第一次科技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 ,使美、德、英、法、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 ,又提出了挑战。《世界近现代史》(高中教材 )材料 2 “在科学技术方面 ,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 ,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 ,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我们现…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三次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8世纪末开始的以蒸汽化为标志的第一次新科技革命 ,终于促使欧美诸国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羁绊 ,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1 9世纪末开始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新科技革命 ,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即帝国主义阶段。 2 0世纪末开始的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使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呢 ?我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已具有以下六个新的基本特征 :第一 ,当今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与之相适应 ,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一、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特点:①先从英国开始,然后再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②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③发明过程:纺织——动力——交通部门;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科技自身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当代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阐明了当代科技革命是促使世界经济联合、发展,保障世界政治协调、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看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期,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形成,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断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失了,帝国主义的本性改变了,列宁主义过时了,甚至狂妄地宣称列宁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煽动人们进行阶级斗争的谬误. 事实胜过雄辩.垄断资本主义新变化使资本主义竞……  相似文献   

14.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6.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7,(1):57-60,79-80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它首先在美国兴起,然后波及西欧和日本等国,引起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状况。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有65%是美国先研究成功的,有75%是首先在美国得到应用的。1953至1973年间世界上500项尖端新产品中,美国占234项,而英国仅占45项,日本只占26项。第三  相似文献   

18.
纵览人类文明发展史,曾经历过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6世纪和17世纪,标志就是近代科学的诞生;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标志是蒸汽机与机械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标志是内燃机与电力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发明为主要标志。有关新科技革命,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本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巨大的 ,超过以往任何推动社会进步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提出的正确而深刻的论断 ;而集中体现这一论断的 ,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次科技革命 ,这三次科技革命 ,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新的巨大的生产力 ,不断推动整个世界进步。在 2 1世纪初的今天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是让人类自己吃惊 ,尤其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和军事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基因工程2 0世纪两大科学成就是人类深入到原子核和细胞核。 2 1世纪将是以人类基因组研究为中心的生命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首先,教师要设置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依据历史的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关于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作了如下设问:“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何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在理解了一般层次问题后,再设置深入层次的问题:三次科技革命代表性的发明各是什么?面对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这样步步深入地设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深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