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非线性耦合的基本方程出发,描述了光学二次谐波(SHG)产生,分析了影响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各个因素,阐述了相位匹配的概念,解释了准相位匹配(QPM)技术对提高非线性光频转换效率的作用,最后与传统的双折射相位匹配(BPM)相比较,总结得出利用准相位匹配技术在实现非线性光频转换过程中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了6种不同负载(负载的实部和虚部单独可变、负载的实部可变而虚部不变、负载的虚部可变而实部不变、负载的模及相位单独可变、负载的模可变而相位不变、负载的相位可变而模不变)下获得最大功率时负载的条件,对于加匹配网络和理想变压器也进行了简略的讨论。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负载、匹配网络和理想变压器需要满足的条件。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可以作为重要参考,在最大功率传输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1 341.4 nm基频激光的三倍频转换效率,采用计算机编程,从相位匹配条件出发,对两种常用双轴晶体KTP和LBO在三倍频时的相位匹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得出了相位匹配曲线及有效非线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并比较了两种晶体的匹配参量。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不同频率激励时的最大功率传输问题为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最大功率匹配负载的元件参数,使得负载所获得的功率正好等于电源各谐波分量单独作用时负载所获得的最大功率之和。首先选择合适的最大功率匹配负载的电路形式,然后以负载所吸收的功率为适应度函数,再以遗传算法搜索负载吸收的可能最大功率,当该功率达到匹配的最大功率,则此时的元件参数即为最大功率匹配负载的元件参数。对最大功率匹配负载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验证结果的有效性。实验仿真与计算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大功率匹配负载的元件参数设计,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线性光耦合器由线性光接收、光发射器件和光纤组成,使用两根约50厘米长的线性光耦合器、特殊设计的电话接口实现音频信号的全双工通讯,两接口隔离电压在数万伏以上,满足了某些应用场合要求内部电话设备与外部电话网络保持电气高压隔离的需求。接口电路使用相位抵偿原理较好地解决了同一回路同时传输双向音频信号可能导致的正反馈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DSF光纤参量放大器(DSF-FOPA)的带宽增益特性,利用四波混频功率耦合方程进行分析,并对相位匹配条件进行了讨论.在小信号条件下,采用对称抽运时,得到了不同参数对放大器的带宽和增益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的抽运功率、短的DSF光纤及宽的波长间隔可以拓宽放大器的带宽.  相似文献   

7.
全光纤无源耦合器件制作过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全光纤光功率比耦合器件的制备”的实践过程,在理论上基于光波的耦合波方程,对熔融拉锥单模光纤耦合器的功率耦合比与拉伸长度、拉伸位置和损耗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使本科生在毕业设计的有限时间内掌握一种基本软件工具。通过设计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科研理念引导下,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制作出2×2型、单窗口1×2型1550 nm和1310 nm宽带耦合器, 并完成了对制备出的光纤耦合器的光功率和光谱的检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知识、能力、科研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无源耦合器件的制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或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波长变换技术是组成全光分组交换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而当前比较成熟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波长转换技术在传输速率、信号格式、波长转换通道数和灵活性上还存在缺陷,不利于今后高速大容量光网络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周期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PPMgLN)晶体的非线性波长转换方案,该方案采用I型准相位匹配(QPM)技术实现宽带倍频(SHG)、和频(SFG)和差频(DFG),再通过级联二阶倍频差频(cSHG/DFG)或级联二阶和频差频(cSFG/DFG)波长转换机制,实现全光通信波长转换。在全光网络中,该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波长竞争、传输格式达到完全透明、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功率合成与分配电路的倒置变换进行了分析,得出倒置能实现功率合成与功率分配之间的转换的结论.同时,也阐明了高频信号在转换时相互隔离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基于相位差测量的精确测定偏振片透振方向的方法.一束光经过偏振片后变为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即为透振方向,然后经过一个四分之一波片和偏振分光棱镜后,偏振分光棱镜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的相位差与线偏振光偏振方向成一定的关系.通过外差干涉产生拍频光,用相位计采集这两束光的相位差即可确定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在此系统中采用1°的相位计,即可以得到0.5°的测量分辨率.最后,实验证明此系统能够精确测量偏振片的透振方向.  相似文献   

11.
Laserdiode (LD) pumpedhighaveragepower ,highrepetitionintracavityfrequency doubledsolid statelaserhasmanyadvantages,suchashighefficiency ,highpeakpower,high photonenergy ,highbeam quality ,com pactnessandlongerlifetime .Amongthem ,LD pumpedfrequencydoubled green…  相似文献   

12.
熔融拉锥型全光纤耦合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上最急需的,生产中最常用的熔融拉锥型全光纤耦合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参数测量等内容,从实验上测量了所生产光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工作波长、方向性以及工作温度等,通过实验测试表明我们所生产的光耦合器器从各项指标上都达到了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the optical fiber direction coupler by using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trai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coupling length is defined as the input sample, and the coupling ratio is defined as the output sample.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value calcul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the error of the neural network model output is 1% less. Then, through the model, to design a broadband or a single wavelength optical fiber direction coupler becomes easy. The method is proved to be reliable, accurate and time-saving. So it is promising in the field of both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的定义与接口的方式,重点阐述微机系统的接口技术。着重分析阐述了A/D转换扩展接口技术和D/A转换扩展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以步进电机为例,详细说明了微型计算机与机械装置间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利用载波或微波通道实现的方向保护最适用于远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保护的关键元件是用于判别故障方向的方向继电器.为了克服传统方向元件的缺点,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向高频保护,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的广泛测试,证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向高频保护在任何运行状态和故障条件下都能正确识别被保护输电线路的各种故障模式(如故障方向和相别),完全满足超高压输电线路对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对家用HEV的动力匹配、动力控制的工况匹配2个问题,建立合理的电机动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参数的取定和试验界定,计算分析了选用电机参数,实现了对车辆动力因素的匹配;同时分析了弱磁工况下实现电机动力控制匹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Veselago (1968)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a left-handed (LH) material which has simultaneously a negative magnetic permeability and a negative electric permittivity. The electric field,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wave vector of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ng in such a material obey the left-hand rule (instead of the right-hand rule for usual materials). Such an LH material was first real-ized in 2001 in microwave region with an array of metallic …  相似文献   

18.
光电耦合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导体光电耦合器现已发展成为一类特殊的半导体隔离器件.它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抗干扰、能隔离,并具有单向信号传输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光电耦合器的特点、典型结构及应用,以及简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