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十多年来,吴秀明先生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当代文学的同时,以研究历史文学为专题,先后完成了《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历史文学论》、《历史的诗学》与《历史文学真实论》(即《真实的构造》)四部材料丰富、分析精辟的专著,对这一专题作出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贡献。 我之所以这样说,决不仅仅指他的巨大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指他的历史文学研究工作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现在试以《历史文学真实论》为例,谈一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王昕 《现代传播》2006,1(1):81-84
电视历史剧是历史科学和电视剧艺术审美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样式。从文化诗学角度看,中国电视历史剧包括了以再现策略(侧重历史客观真实)和表现策略(侧重作者主观真实)创作的艺术作品。电视历史剧不同于一般“纯”虚构性电视剧的审美创造,它必须有基本的历史根据,要受到历史事实和历史原型的规约;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的艺术虚构与审美构型,同样不成其为优秀的电视历史剧。所以,电视历史剧既要求反映历史真实,具有历史真实性;也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的概括与加工,使电视剧具有高度的审美感染力。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在于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3,(10):24-26
铁证面前,成熟地认识真实的历史 战后60年来,日本政府在对待战争性质和战争责任问题上,基本采取暧昧或含糊其辞或躲躲闪闪的态度,而且在其国内仍在大肆渲染极右势力的影响,否认侵略性质的对华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美化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4.
新闻审美在文学修辞的向度内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扩张,使新闻文本呈现出一定的文学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新闻的语言修辞上,还表现在新闻文本的叙事修辞以及情感修辞上,文学修辞使新闻文本在审美上荻取了充满生机的生存詈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我读过不少中外摄影画册,但从未读到象新近出版的《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影鉴》这样独具特色的大型画册。它的气势的恢宏、含量的博大、内容的重要、形式的别致,以及编排的匠心与功力,真是值得称道。它以大8开本、400页码、700余幅照片和10余万文字,集中展现了8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雄风伟姿丽影,显示了中国工业题材摄影的最新发展水平,使人从中窥见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真实壮丽的历史步伐,使读者更深切地认识到新闻摄影的重要使命、摄影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它是一本特殊的摄影画册,是一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赞歌,是一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审美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力作。  相似文献   

6.
谈谈电视的“意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我国文学乃至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独特的审美范畴。诗词曲赋以及绘画雕塑,无不蕴含美的意境。意境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课题和最高境界,其目的是真实地表现主观审美情趣,重点在创造诗一般的境界,引发接受对象的思索和想象。  相似文献   

7.
康军帅 《青年记者》2016,(36):94-95
网络小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 998年)为开端,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学样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二十多年来,网络小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体裁创作、发展走向、商业运作等方面都极大地改变着传统文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现代传播》2007,1(1):84-88
在历史研究中,“历史真实”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层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现象层面的“真实”(准确性、可信性)和历史本质、规律、意蕴的真实。它们之间是偶然与必然、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历史真实性到艺术真实性,要经过审美变形。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实际是审美化、艺术化了的历史真实,它在艺术形象和艺术假定性情境的相互作用中显露出自己的深层意蕴。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各个时代形态各异的文本在互文性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审美效果历史。  相似文献   

9.
孟亚静 《大观周刊》2012,(6):57-57,106
装饰艺术,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同前进与发展的,如今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服装、餐饮、建筑、交通等。装饰艺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情趣,不仅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且从心理上满足了我们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六年前,我们一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老婆所在的工厂倒闭了,而我在一个小城文化馆工作,工资仅三百来元。穷则思变,我带着老婆一起到广州打工。广州是那么充满活力,他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个没有文凭但却发表过近百万字文学作品的半老头。我被一家文学杂志社聘为执行主编,由此焕发了第二个青春,在策划和编辑杂志中充满激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杂志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我忽然悲哀地发现我生活在一个浮躁阅读的年代,人性已经彻底向动植物本性堕落。社会主流艺术审美价值观的沦陷导致了文学应有的贞操失守。多数小说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为了让孩子们真实地学习档案知识,感受档案的魅力,石家庄市档案局邀请新开路小学的40余名师生到档案馆参观,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档案在我身边”少儿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师生们参观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石家庄特色的珍贵档案以及石家庄城市变迁新老照片展览,并走进档案库房,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档案”。  相似文献   

13.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当代社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纪实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条重要分支,它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不能忽视的。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有审美趣味,并且对社会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优秀的摄影作品背后往往会有一名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摄影师。这种独立的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读照片背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陈燕侠 《传媒》2015,(2):77-78
“新闻诗学”,即运用文学特别是诗歌艺术美化新闻作品,将美学、文学、诗学的理念与新闻事实融合,实现新闻报道信息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记者运用诗化艺术创造新闻的意境美、塑造新闻的形象美、营造新闻的气韵美,孕育了真与美兼具的“新闻诗”.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张炜  徐水 《新闻爱好者》2010,(5):172-173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文学是一种认识,是社会人生的一门艺术。大学生在选择与确立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广阔的参照系,文学审美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好的文学作品是可以供大学生欣赏和审美的,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社会,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接受文学艺术带来的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文学家是亲家”,这句新闻行家的话,我是赞同的。事实本来如此,无论是新闻体裁的流变,还是具体的新闻写作业务,都不是与文学无缘。但是,有人说,文学采用虚构夸张、移花接木、塑造典型等手法,达到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新闻也应当借鉴文学的这些手法,在事实基本真实的基  相似文献   

17.
进城农民的社会苦难催生了缺乏武功但却具有侠义精神的底层侠客的出现,底层侠客有着能力的边界,一些电影想象地放大了他们精神的力量,未能真实地表现出进城农民的生存状态.五四文学底层叙述具有的审美气质,为当下农民工题材电影呈现真实的底层叙述,建构绿色的叙述伦理提供了精神资源和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东坡志林》是苏轼贬放黄州后随手杂记的文字材料,其中12篇记游文真实地反映了他谪居期间的生活情况和思想面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后人阅读这些文章时,不仅能得到哲理的启发,又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以通过虚构来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然而,两者在反映内容的形式上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文学手法很大程度上对新闻写作具有意想不到的加成效果。在新闻写作尤其是新闻通讯中,恰当地运用文学创作手法不仅能增强审美意趣,而且更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给人愉悦的审美感受之余,也启迪人们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旅游与文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旅游提高文学的美学价值,丰富其思想内容,增强其生活气息,提高其艺术品位,使文学更充满魅力。而文学亦丰厚了旅游美,文学创作为旅游景色增色,为旅游活动添彩;文学修养增强旅游审美能力,提高旅游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