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庆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庆湿地在大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有助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经对大庆湿地造地价值、物质生产价值、供给水源功能价值、重要物种栖息地功能价值、净化功能价值、教育科研旅游价值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得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108创.53亿元。加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对大庆城市转型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估算方法,将大庆湿地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量化,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63.14亿元。其中,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为0.81亿元,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价值、供给水源功能价值、蓄水调洪功能价值和美学旅游功能价值分别为9.20、2.92、24.45和7.48亿元,其他功能价值为18.28亿元。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蓄水调洪功能和净化水质功能上,而人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蓄水调洪和供给水源上,水库沟渠为其主要的贡献者。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远远大于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对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庆地区2007年LANDSAT TM遥感图形解译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分析了大庆湿地的类型,并选用能值分析法对大庆湿地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进行定量的分析.水结构的能值分析表明,大庆工业产值用水约235.5 m3/万元,能值货币比率为3.862 2 GJ/元.对比水田用水的能值货币比率和工业用水的能值货币比率,水田用水的能值货币比率是工业用水的能值货币比率的18.8倍.水质能值的经济分析表明,受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及生态破坏的影响,研究区湿地中所测定的总氮、总磷、电导率、COD都普遍超出标准值,水体环境呈现碱性偏高.假设大庆市水环境投入的污染物能量为1/3,则治理大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为6.2亿元;若投入的污染物能量为1/5,则治理污染费用约3.8亿元.  相似文献   

4.
湿地评价研究已成为新世纪湿地科学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庆市湖泊湿地面积广泛,具有极大的生态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湖泊湿地水质退化严重,所以急需适时对其水质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在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相应理论及技术的支持。大庆市天然湿地的污染日益突出,为了加强大庆天然湿地资源的保护,该文运用内梅罗水质指数与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大庆天然湿地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对于经济、有效地防治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今后将重点拯救野生动物物种,荒漠生态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日前在一次谈话中讲到的。 马福说,为了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国家规划了大熊猫、白鹤等10个物种的拯救工程,计划在2005年以前,维持并扩大这些物种种群数量。 实施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工程。荒漠生态系统主要位于我国西部省区的大江大河源头,保护荒源生态系统,将对我国西部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起到关键作用。 开展湿地保护的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着重对我国大江大河、沼泽、河口、沿海滩涂以及红树林等湿地开展32项大型工程,将对全国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1月10日)  相似文献   

6.
洪泽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据此在认真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即:降低捕、伐强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保障调洪功能;控制上游水质,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和统一规划,完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据201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湿地统计数据,分析了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依据1996--2004年湿地生态系统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湿地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根据近10年对该区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有关文献,剖析了该区域湿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湿地保护对策和建议,可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题的文献为数据源,借助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分别从发文量、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变关键词等方面对我国1992—2020年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总体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长—稳定波动”的发展历程;(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等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3)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多元化、方法多样化,但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方法体系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亚南 《林区教学》2011,(10):78-80
大庆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由于油田开发、城市建设以及湿地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社区发展,大庆市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保护有限的湿地资源,结合大庆市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提出政府决策部门必须加快建立科学、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促进大庆市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2010年和2011年茅尾海区域监测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茅尾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状态,但临近亚健康的边缘.应依法强化湿地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建立健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有质有量地开展滨海滩涂促淤和扩大湿地面积,利用3S技术进行网络检测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环保产业,将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系统保护结合起来,以湿地资源、生态、人文环境为依托,选择具有区域特色、适合区域自身特点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湿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充分显示湿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实现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极具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目前,整个洞庭湖一湖三地,其生态旅游资源被人为分割,缺少科学的总体规划。本文针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现状,阐述了制约其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构建环洞庭湖生态旅游经济圈,走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和品牌旅游产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加剧,我国对生态补偿也越采越重视.洞庭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是长江生态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湿地恢复和洪水控制的重要地区;但在生态补偿方面,洞庭湖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洞庭湖区的研究也存在相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洽川湿地近年来在湿地旅游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湿地开发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矛盾与现实问题。洽川湿地开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水资源等方面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强大助推力。湿地旅游业发展在影响当地的生产布局、强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当地政府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湿地生态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湿地开发管理不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等消极影响,对此应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适度开发策略,鼓励居民参与等措施,以实现洽川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旅游业规划管理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湿地面积的改变,湿地水状况及水质的变化、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方面。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湿地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治理与恢复应采取的政策、生态建设措施。通过对湿地的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可使退化湿地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湿地生态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当前人们对湿地的认识还很欠缺。本文在阐述了我国湿地生态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湿地的特性、结合地理的学科性质及地理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论证了地理教育担负起湿地生态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可对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可持续能力的识别与判断,并可对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素质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几种评价模型及当中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对照比较,每种方法各有其自身特点。在湿地评价过程中选用与评价尺度相适合的评价模型,建立湿地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湿地环境管理与保护体系,实现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湿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8.
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做好湖北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工作,必须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构建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加快实施湿地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三大工程体系;采用实行各级政府责任制和利用经济杠杆手段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构建品质优良、功能齐全的湖北省湿地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白洋淀的生态功能,针对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景观,同时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湿地大面积转化或丧失,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景观静态、景观动态和景观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变化的研究进展,指出湿地多功能景观、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生态效应关系定量化和湿地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景观生态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