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新乡市郊区4个乡镇的45个村庄农田土壤耕层重金属铅(Pb)抽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农田土壤耕层中重金属铅含量不同,同一乡镇同一村庄的不同地块重金属铅含量也不相同.4个乡镇的土壤耕层铅含量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牧野乡>和平路办事处(乡)>小店乡>电源产业园乡,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92mg/kg,16.61 mg/kg,14.31 mg/kg,13.58 mg/kg,在45个村庄中铅含量最高的是牧野乡朱庄村的一块耕地,含量为28.22 mg/kg,而铅含量最低的是电源产业园乡前河头村的一块耕地,含量仅为7.09 mgkg-1,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铅含量≤350 mg/kg,所测土壤均未受到铅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南阳烟区植烟土壤519个混合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烟区土壤的pH值平均为7.23,有93.8%的土壤处在5.8~8.0之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86%,有79.8%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5%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082%,有效氮含量平均为57.7mg/kg,有76.3%的土壤有效氮在30~65mg/kg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平均为0.046%,有效磷平均为13.06mg/kg; 土壤全钾含量平均为1.62%,有效钾为1 57.09mg/kg,有85%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在1 00mg/kg以上,根据南阳烟区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3.
遵义市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遵义市区13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u、Zn的含量。结果表明,遵义市区土壤中Cu、Zn含量较高,其最高含量为116.35、211.01mg/kg,平均含量50.38、131.39 mg/kg,其最大值分别超过世界土壤背景值、中国土壤背景值3.9、5.1;23.4、2.8倍。  相似文献   

4.
贵州独山锑矿区农用土壤中砷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通过实地采样调查,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贵州独山锑矿区农用土壤样品中砷的含量.研究发现,矿区农用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为46.08mg/kg,远远高于贵州省的土壤背景浓度值,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土壤中砷的含量必须小于40mg/kg的规定,因此,采样区的农用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砷污染.  相似文献   

5.
杨培玉 《考试周刊》2013,(75):194-195
作者对内江市郊区土壤和白菜、韭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莴笋、芹菜、豇豆和冬瓜九种蔬菜中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Cu,Zn,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153mg/kg、165117mg/kg、01147mg/kg、92134mg/kg、79156mg/kg,是四川土壤背景值的249128%,190197%,298183%,185165%,100170%;Cu,Pb,Zn元素污染属轻度污染,其中Pb较接近中度污染,Cr属警戒级,Cd为安全级,重金属元素Cu,Pb,Zn的复合污染较普遍,内江市郊区蔬菜的重金属Cu,Zn,Pb,Cd和Cr含量排序为Zn>Cu>Pb>Cr>Cd;九种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大体为Cd>Zn>Cu>Pb>Cr,除Pb含量在白菜、豇豆、莴笋和芹菜中超标外,其他元素在各蔬菜中均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5,(8):52-55
研究粤东北银锑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的理化性质、6种重金属元素(Pb、Zn、Cu、Cd、Ni、Cr)的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p H界于4.24~6.56之间,土壤较贫瘠;(2)土壤重金属污染属Cd-Ni-Zn复合型污,其中,Cd含量为0.72~1.93mg/kg(平均含量为1.22 mg/kg),超标严重;(3)发芽指数为5.4~7.0,各样点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而活力指数(30.1~44.0)、苗长度(4.3~7.1cm)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7.
滨州市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铜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滨州市果园、菜地、棉地、麦地、林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93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铜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滨州市农业土壤铜含量均值为22.31 mg/kg,显著高于区域土壤背景值,土壤铜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累积趋势.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铜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果园、菜地、棉地、麦地、林地.果园土壤中铜的累积问题最为突出,土壤铜平均含量达27.17 mg/kg,极显著高于自然土壤、林地土壤、麦地土壤和棉地土壤.菜地和棉地土壤铜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自然土壤.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II级标准.5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和菜地土壤铜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2.17%和30.70%,表明这2种土地利用类型受到人为扰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水稻土全镁含量在1.86 g/kg~5.40 g/kg之间,平均为3.11g/kg,低于我国南方农田土壤平均水平;交换性镁含量在36 mg/kg~550 mg/kg之间,平均为284 mg/kg,镁供应能力较强;酸溶性镁含量在0.68 g/kg~3.69 g/kg之间,平均为2.04 g/kg。(2)水稻土全镁、酸溶性镁含量以淮河冲积母质和长江冲积母质较高,以冰碛物和山河冲积物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以花岗岩和淮河冲积母质较高,以山河冲积物较低。(3)水稻土pH值、粘粒、速效钾是影响土壤镁含量的主要因素,与全镁、酸溶性镁和交换性镁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4)供试水稻土中交换性镁、酸溶性镁及全镁与水稻植株镁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矿区36个土壤样品中的Fe、Zn、Cu含量.结果表明南丹县大厂矿区土壤中Fe、Zn、Cu含量较高,其中最高含量分别为11 890.73 mg/kg、7 582.87 mg/kg、1 540.7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0 293.65 mg/kg、4 329.31 mg/kg、589.16 mg/kg.土壤中Fe、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超过世界土壤背景值、中国土壤背景值、广西土壤背景值的257.14、48.10、19.64;367.33、53.85、26.07;298.12、9.24、28.34倍.  相似文献   

10.
南阳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阳烟区植烟土壤519个混合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烟区土壤的pH值平均为7.23,有93.8%的土壤处在5.8~8.0之问;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86%,有79.8%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5%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082%,有效氮含量平均为57.7mg/kg,有76.3%的土壤有效氮在30~65mg/kg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平均为0.046%,有效磷平均为13.06mg/kg;土壤全钾含量平均为1.62%,有效钾为l57.09mg/kg,有85%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在l00mg/kg以上,根据南阳烟区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喀什市城市道路表层土壤中Pb的含量及污染状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进行取样调查与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城市道路表层土壤中Pb的含量均超过了新疆土壤环境的背景值(19.4mg/kg).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分析发现喀什市主干道表层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Pb污染,污染等级为轻污染与中污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了土壤Pb含量对栀子幼苗生长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栀子幼苗对土壤Pb吸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壤Pb含量升高,栀子幼苗生物量、株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随土壤Pb含量的升高而升高.统计分析表明,各实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当土壤Pb含量高于1045mg/k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栀子幼苗生物量与幼苗生理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栀子幼苗根、茎、叶中对Pb的富集随土壤Pb含量升高而增加,栀子根是土壤Pb最主要的吸收部位.土壤Pb含量在1045 mg/kg以下,栀子幼苗能够正常生长生存;当土壤Pb含量高于1045mg/kg,栀子幼苗自身调节抵抗能力降低,其生理反应和生长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了解豫灵土壤污染现状和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对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7种植物铅、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Pb、Cd的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821.574mg/kg和62.207mg/kg。采集的7种植物样品对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苦荬菜、茵陈蒿和播娘蒿对Pb、Cd的吸收能力均较强,植物体内Pb的含量分别为423.95、358.275和303.5mg/kg,Cd的含量分别为54.60、49.425、55.175mg/kg。茵陈蒿和播娘蒿属于杂草,适应性强,利用其对矿区土壤进行修复,不经人工干预即可正常生长,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该污染区土壤修复的选择物种。  相似文献   

14.
对漯河市蔬菜种植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Pb、Hg、As、Cr、Cu、Zn、Ni含量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环境要素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漯河市3个主要露地蔬菜生产基地临颍、郾城和舞阳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结合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舞阳有2个样品中的Cu和2个样品中的Ni质量指数大于0.7,环境质量等级为2级,属于尚清洁,处于警戒限;结合重金属的综合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评定结果均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清洁,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5.
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和白菜、韭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莴笋、芹菜、豇豆和冬瓜等9种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Cu,Zn,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53,165.17,0.147,92.34,79.56mg/kg,是四川土壤背景值的249.28%,190.97%,298.83%,185.65%.100.70%,Cu,Pb,Zn元素污染属轻度污染,其中Pb较接近中度污染;Cr属警戒级;Cd为安全级.重金属元素Cu,Pb,Zn的复合污染较普遍.内江市郊区蔬菜的重金属Cu,Zn,Pb,Cd和Cr含量排序为Zn〉Cu〉Pb〉Cr〉Cd;9种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大体为Cd〉Zn〉Cu〉Pb〉Cr;除Pb含量在白菜、豇豆、莴笋和芹菜中超标外,其他元素在各蔬菜中均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绵阳城区不同地点自然生长的蜈蚣草不同部位的Cd、Pb等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pH值为7.85-8.14,土壤Cd、Pb、Zn、Mn和Cu含量(单位:mg.kg-1)范围分别为8.5~241.1,69.9~301.6,81.3~224.2,358.3~447.7,109.1~138.7的条件下,该地蜈蚣草中Cd含量为13.2~-71.3 mg.kg-1,Pb为14.6~34.3 mg.kg-1,Zn为46.1~-81.4 mg.kg-1,Mn为31.6~74.0mg.kg-1,Cu为53.8~170.6 mg.kg-1,呈现出对重金属较大的富集潜力。蜈蚣草对五种元素的的富集系数顺序为Cd>Cu>Zn>Pb>Mn,蜈蚣草对Cd的最大富集系数在根部,为2.3。蜈蚣草对Cd和Zn的转移系数小于1,而对Pb、Cu、Mn的转移系数大于1,最大为3.2。本研究结果为利用本地蜈蚣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内江地区主要食用菌中铅镉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内江地区6种食用菌(姬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风尾菇、平菇)及其基质中铅、镉2类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铅含量平均为1.98mg/kg·DW(干重),镉含量平均为0.37mg/kg·DW;平菇、凤尾菇、鸡腿菇、金针菇、香菇、姬菇铅的平均累集量(mg/kg·DW)依次为2.81,2.13,2.12,1.91,1.36,0.53;香菇、风尾菇、鸡腿菇、平菇、姬菇、金针菇镉的平均累集量(mg/kg·DW)依次为0.70,0.51,0.45,0.32,0.32,0.15.内江地区食用菌的铅含量大体上是安全的.镉含量低于蔬菜国家标准;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主城区〉远郊区≈近郊区的趋势.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系数极大,说明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同时影响重金属在食用菌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安康地区土壤硒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安康地区耕作层土壤硒含量,用克里金插值法制作了安康地区耕作层土壤硒资源分布图。结果发现,安康地区土壤硒资源分布不均匀,并表现为“南高北低”状况,土壤平均硒含量为0.5677mg/kg,含硒量在0.2—3.0mg/kg范围的土壤占51.90%,安康地区土壤硒含量适中,非常适合天然富硒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有效硅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效硅平均含量顺序为: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淮河冲积>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长江冲积>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板页岩和酸性结晶岩。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硅呈极显著正相关。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岗地>沿江平原>皖西山地>皖南丘陵山地.  相似文献   

20.
李冰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6):100-102
为调查广东省石灰岩矿区土壤铅污染的现状,选择梅州市五华县几个石灰岩矿区周边土壤进行了铅的含量测定,并初步评价了土壤铅污染的状况。结果显示五华县土壤铅的含量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即土壤污染的起始值,且污染土壤铅含量要比未污染的土壤铅含量要高出一倍多,远远超出国家三级标准即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值(即警戒值),对生态产生影响。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定得出矿区污染土壤铅污染达到了重污染的程度。为减轻土壤铅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和因地制宜选择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法或其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