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法学学术理论界大多都是对网约车的合法性及监管等问题进行研究,而对具体的类似如何对网约车进行税收征管的问题却很少有所涉及。网约车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涌现出的新兴产业,规范这一新兴产业的税收征管,对完善我国税收征管体系和促进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对网约车中的两大类主体——网约车司机和网约车平台的税收征管现状,进而探析网约车司机与平台之间究竟存在何种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约车司机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缴纳问题和网约车平台增值税的缴纳问题,以期促进该新兴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网约车问世以来,有关网约车平台地位的法律定性争议就从未停止过。目前,市场上的网约车存在着三种运营模式,即专职型网约车、共享型网约车和公益型顺风车三种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网约车平台的法律性质也不尽相同。在网约车运营过程中,网约车平台的法律性质是定性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弄清网约车平台的法律性质是梳理平台、司机、乘客三方法律关系的基础,也是解决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关于网约车的争议的关键钥匙。本文将探究网约车的平台的法律地位,注重从理论和外国司法实践两方面探讨,力求揭开笼罩在网约车平台上的这层面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约车的出现和普遍推广使得城市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随着人们使用网约车频率的升高,网约车市场也出现了众多安全问题。如何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的关系、有效规范和监管网约车市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崛起,共享经济理念的盛行,传统出租车的供需失衡,监管制度的缺位,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助推,促使中国网约车平台快速形成并极速发展。然而,网约车平台内部失序,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激烈对抗,以及平台合法性身份的暂时缺失,使得网约车平台面临发展窘境。依托"2016网约车新规",基于制度社会学视角,分析了政府治理网约车平台的角色转向,即由针对传统出租车产业的管理导向的"管控型"角色转向了对现代网约车平台的引导与服务导向的"互动型"角色。最后,基于制度社会学视角对政府角色如何恰当匹配互联网新兴事物进行了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5.
网约车的出现既提高了机动车的利用效率,也方便了乘客出行。然而,网约车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保险困境与法律法规的矛盾等亦不容忽视。因此,应加快立法工作的推进、建立网约车平台保险准入制度、规范网约车服务,从而促进网约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的优越性,同时体现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当前急需对网络约车服务的监管进行必要的行政法律规制。需要从网络约车服务的现状及经营模式切入,分析其在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达国家现有的行政法律规制现状,对当前我国网络约车服务的行政法律规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网约车市场准入制度的竞争政策窘境入手,分析了竞争制度在新型经济形态市场准入制度中的应用,并针对平台的合并和调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技术手段为依托、提高拼车率与加快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的融合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8,(3):49-52
随着网约车代驾新型共享经济形式兴起,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关于网约车代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案件的不同判决和法律争议。针对以上情况,围绕涉案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确定、网约车代驾交通事故案件责任主体的确定以及涉案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划分等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网约车与共享经济相伴而生,其高效、快捷、即刻的商业化模式弥补了传统巡游车轨交不均衡、供求错配的短板,同时也孳生出网约车市场规制力度判断问题。基于此,规范分析网约车市场规制,厘清规制者的决策依据。研究发现,网约车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外部性,其中正外部性体现在网约车的引入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调整市场供需结构、改善就业市场环境等,负外部性表现于网约车的兴起加重了地区路况和环境"负担",这些潜在因素恰是影响规制力度强度的重要因素,从而表现为各地网约车规制力度呈现出"此起彼伏"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成绩斐然。其中,以移动网络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共享经济异军突起,网约车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目前针对出租汽车的“二元”立法体例在规制网约车过程中尚存有不足。其具体表现为:不能适应网约车、巡游车趋同发展现实,法律适用受到“二元”规制阻隔等问题。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网约车法律规制的静态文本现状、动态的规则适用,从“二元”规制的区分标准、法律规制主体设计方面探究了“二元”立法体例的局限,进而提出了从框架设计、增加营运管理责任条款、弱化地方区域性约束条款等方面构建“一元”立法体例,以期实现良法善治,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网约车的市场环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当前的网络约租车服务行业中,提供服务的网约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同时使用手机,威胁驾驶安全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通过历时2个月的亲身实践调查,建议通过采取"灰屏"管理技术,在不侵犯网约车司机个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提高其驾驶专注度,以保障驾驶安全,合理解决目前网约车行业中由于低准入门槛、导航软件使用泛滥及抢单利益冲突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完善网约车行业体系化与规范化管理,促进行业整体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P2P网贷在我国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民间借贷的创新模式,盘活了民间资本,为小微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之间架起了便捷的桥梁,但在其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相伴而生,一直处于现行法律法规监管的真空地带,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已迫在眉睫。实施法律监管的前提是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本文从探讨P2P网贷平台在国内的运营模式入手,在不同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P2P网贷平台法律性质的差异化分析结论,以期解决P2P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主体的适格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技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行业从原来的路上拦车变成了网上约车。网约车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各大网约车企业纷纷抢占市场。在滴滴出行以及易到、神州等竞争激烈,一超多强的情况下,首汽约车逆流而上,迅速抢占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打造出行服务新业态,那么首汽约车的竞争力如何呢?本文旨在剖析首汽约车的竞争优势,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使其在有限的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相似文献   

14.
P2 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辐射范围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众多小微企业创始之初的融资难题。然而在发展初期, P2 P网贷平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颇多法律风险。虽然政府已经释放了关于促进、引导P2 P网贷行业发展的信息,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事关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离不开政府的科学监管,而我国至今却仍未颁布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厘清P2 P网贷平台商业运行逻辑及分析其异态发展的基础上,指出P2P网贷平台最为重要的三个功能端———融资端、投资端、信息端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化解的法律风险,并就如何制定P2 P网贷平台监管政策提出相应建议,为填补其法律监管的缺失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科技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约车的出现为百姓带来便利。网约车平台与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关系到网约车平台是否需要为司机提供保险、认定工伤等关乎司机安全保障的事宜。网约车平台与司机之间根据不同模式以及运营方式分别构成劳动关系、居间关系、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出租车行业改革和规范网约车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一种"双维度"的网约车运行特征大数据评估方法.以深圳为例,融合网约车车牌数据、车牌识别数据、出租车(含网约车)营运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及出租车出行特征SP调查结果来评估网约车整体运行特征.结果表明,当前深圳网约车构成可分为专职网约车、非活跃网约车和兼职网约车三类,分别占总规模比例为4%,55%和41%.在网约车时空运行特征方面,专职网约车具有接近传统巡游出租车的营运特征;非活跃网约车和兼职网约车的运营与早晚高峰时段的通勤需求相吻合,但兼职网约车在晚上运营时间更长.由于网约车叫车方便和价格优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约车对传统公交和巡游出租车的替代效应显而易见.在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本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客观认识网约车行业发展规律和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使得劳动关系呈现出灵活化及多样化的趋势,各类新型网络用工形式不断涌现,网约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目前网约工劳动关系确认困难,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发以及网约工劳动保障体制的欠缺,使得网约工的权益保障陷入困境。为了使网约工劳动权益得到保障,进而促进互联网经济的有序发展,应首先构建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分法"模式,其次统一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的裁判思路,最后完善网约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机制,具体从强化网络平台方的责任,完善政府监督和社会保障工作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网约车新规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众多声音中有赞颂溢美之词,亦不乏批评质疑之声。本文主要从立法的科学性以及行政法、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则等法律视角分析该新规展示给我们的明显缺陷,同时明确指出了新规对网约车定位的错误,并有部分条款直接阻碍市场竞争、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兴起。这种创新性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发展了惠普金融,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然而P2P模式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P2P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性,也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不良网贷平台乱象,扰乱校园秩序,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应该加大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并且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不良网贷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4年网约车进入中国市场,其灵活、及时以及能够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特点,使之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随着网约车数量不断增加,各种侵权事件也日益增多,然而在侵权责任承担主体方面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为了维护被侵权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网约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网约车侵权事件责任承担主体认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交通部门于2016年7月正式颁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但由于网约平台与网约车驾驶员关系以及侵权事件的复杂性,导致网约车侵权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