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德育工作是教育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它在青少年教育和学校工作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是民族不断前进的生命力,是每一个国人心中永远保持的最朴素、最纯洁的情感和崇高的心灵境界。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校应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坚定“爱国主义是教育人生的崇高生命境界”的信念,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积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导渠道,也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起着奠基作用。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积极改革和实施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在塑造学生的心灵,传道、授业、解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德育,即是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关系到青少年一生的大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赵波 《学周刊C版》2011,(7):49-49
孩子是家庭的瑰宝、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明天、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孩子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家庭、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有奠基的作用,而且在与社会、学校教育的合力中也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增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也可以影响、抵消社会和学校科学教育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家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起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打开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思想宝库,延安精神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轻风扑面而来。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和陶冶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它所包涵和孕育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一、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共产主义信念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是一个人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的人才储备。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是实现培育民族精神重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而承传中华文化精华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高低是评价国家国际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实力等各个方面,而所有实力都来源于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9.
冉隆锋 《考试周刊》2008,(4):200-201
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神圣使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迷茫,经济全球化浪潮冲洗着年轻大学生的头脑;在这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出现了弱化的倾向,我们有必要通过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拟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谈几点个人看法。一、提高全党全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今天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 ,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 ,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而且对下个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民族精神有着…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并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2.
公正世界信念与群体的社会地位是相互作用的,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信念又影响个体应对不利处境的策略和行为,这使得公正世界信念对于低社会阶层改变群体地位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促进低社会阶层对长远目标的追求,从而改变地位,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公正世界信念会导致低阶层的不公正感降低,从而起到维护和强化阶层间不平等现状的作用,在社会阶层与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中,应重点考察个体差异变量与社会结构变量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虽然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抗震救灾所取得的成就显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虽历经磨难,却未使中华沉沦、民族分裂,始终自强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起着作用.而这种精神同样来自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所以,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坚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中具有塑造学生新的审美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要通过采取国防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改革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国防德育文化等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导渠道,也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起着奠基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学记》对教育的作用作了经典的概括:“建国军民,教育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充分肯定了教育在建国军民方面的作用,把它放在必由和为先的地位。但传统的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7.
刘文锋 《考试周刊》2014,(87):37-37
<正>近年来,对于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语论不像前些年的热度那么高,但是创新精神是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教育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其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任何民族的奋飞,都需要培育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值此中华民族迈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努力焕发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一、中华民族粮对过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的结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培育和增强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环顾全球,世界各国大都重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用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心。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传统文化对每个民族成员的熏陶都具有必然性,可以说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人们开展活动的巨大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具有自身的特征,在崇高性、坚定性、实践性、实效性、曲折性等方面体现出她的理想信念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世界经济发展史充分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它就发展快,就强大,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谁因循守旧,谁就落后,谁在世界上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特别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