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来,唐诗学界多以杜诗为盛唐变体,故将杜甫别出于盛唐而归人中唐的见解,执此论大都提到学史的发展规律下予以说明。本以为:杜甫集大成的诗歌,在诗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功绩,是盛唐所以为盛的最重要标志;杜甫底蕴厚重,气势磅礴的诗风,是盛唐诗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杜诗虽开启了中唐以下诗歌的新路,其诗风则与中唐,宋诗迥然有别,强将杜甫划入中唐有悖常理。  相似文献   

2.
盛唐绝句大多以情韵取胜,以思致见长。而杜甫以其独特的胆识、卓越的才能,从内容和艺术上改变了盛唐绝句的面貌。本文拟从杜甫绝句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杜甫绝句艺术拓新的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阐明杜甫在唐代绝句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杜甫与李白的交游诗,考察了杜甫及盛唐人对李白的评价,从而探讨了李白的“清”的人格精神与诗风追求,我们认为其人格精神与诗风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体现在李白的身上,成为盛唐精神的一大内蕴。  相似文献   

4.
律诗兴起于齐梁,成型于唐代,盛唐律诗多高华流丽、绝尘脱俗之作.杜甫开始改造盛唐律诗,杜牧继承并发展了杜甫.杜牧律诗突破盛唐律诗的工稳典丽,故意打破常规,在律诗中以己意为主,大量运用虚词、单句、拗句,并融入大量议论,使得其律诗创作更加灵动自然,议论横生,在艺术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上均有极大的拓展,对宋诗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甫作为盛唐伟大诗人,虽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专著传世,但纵观整部杜诗,其精深的诗学思想都集中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本文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杜甫诗集中的论诗断句并将之纳入到杜甫论诗诗的体系之中,从而完善杜甫的诗学思想,并试图从杜甫对同时代其他诗人诗歌创作及评论中探讨杜甫诗歌的文学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并立的是杜甫。韩愈曾盛赞"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白是飘逸豪放,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杜甫深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他以"穷年忧黎元,  相似文献   

7.
一个盛唐,孕育着无限繁华与荣光。她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历史某一段的代言。李白与杜甫,奏响了盛唐之音的绝唱,他们各禀千秋却又惺惺归一,彪炳同一时代的两种模式,诠释异同交织的盛唐气魄。  相似文献   

8.
初盛唐朝气蓬勃的诗篇展现了一种年轻的化形态,构成了“盛唐之音”的主旋律,表现为帝王将相的“豪气”、初唐青年士子的“意气”、盛唐山水诗人的“逸情”、盛唐边塞诗人的“侠气”、诗仙李白的“傲气”、诗圣杜甫的“大气”。  相似文献   

9.
李白、杜甫、王维思想的儒道释的纷出,与盛唐时代息息相关.不同的历史使命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使他们各呈异彩.诗风与诗体的创新,使他们成为盛唐气象最卓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文学思想反映了唐代诗歌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特色。他总结了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经验,又开启了中唐诗歌创作的先声,从理论上作好了从盛唐到中唐发展的准备。如果说,盛唐的诗歌理论主要是提倡任情率真、质朴自然的话,那么,中唐的诗歌理论的主要倾向则重在讽喻。盛唐追求任情率真、质朴自然,与之相联的是倾向于理想主义,倾向于抒情,倾向于虚,重天赋;中唐重在讽喻,与之相联的是倾向于反映人生,倾向于言志,倾向于实,重功力。杜甫则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1.
杜甫绝句通异于盛唐之音,独辟径,自成一家,然而历来争议很大,褒贬不一。杜甫对绝句的创新既有着社会历史背景,更是诗人高超创造力的发挥和艺术上不断求新求变的结果。在诗歌思想内容的拓展和语言形式方面,都有其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杜甫以特有的沉郁之风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他不但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改革家",从他开始,中国诗歌逐渐表现为另一种样式,他以独特的方式对盛唐之音进行了解构,开启了宋学之津门.本文试图从杜甫解构盛唐之音的角度阐述其"导夫先路"之功,并从中管窥唐诗与后世诗歌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盛唐山水诗呈现多元审美形态。作为代表 ,王维奉佛 ,李白崇道 ,杜甫尊儒 ,他们的山水诗表现形态各有千秋 ,艺术风格各异其趣  相似文献   

14.
安史之乱结束了一个时代,盛唐气象如云烟过尽。旧时的歌唱已趋冷落,新的诗苑尚待开辟。独立在盛中唐之交的伟大诗人是杜甫。在绝句史上,杜甫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即使那些认为杜甫“于绝句本无所解”的人们,也无法抹煞他在绝句史上的存在,以及他在唐代绝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不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一位极重友情的诗人.在与盛唐诗人的交往中.情谊最深的就是李白.洛旧相遇.二人成为莫逆之交.他们是在苦难当中建立的真正友谊.有共同的思想和情景,有相同的骨气.是杜甫把李白变成为诗仙。  相似文献   

16.
1 绪论 1)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诗歌:"初唐四杰"诗歌的新风貌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 "沈宋体"的确立、特点和影响 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盛唐气象两大诗歌流派: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的乐观进取精神、豪放飘逸风格;杜甫博大壮丽的胸怀、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歌与书法高度繁盛,双峰并峙,在创作来源、构思过程、艺术技巧和美学追求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共同展现了雄浑浩大、飘逸奔放的盛唐气象.本文试以李白、张旭和杜甫、颜真卿这两组人物为范例来分析诗歌与书法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辅导》2008,(Z2):67-69
提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盛唐使唐诗发展到顶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的盛唐"。当时,诗坛上名家辈出,灿若群星。主要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而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则是盛唐诗坛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似文献   

19.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期,也是道教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道教文化对盛唐诗歌风貌的形成发生过重要影响.了解道教与盛唐诗的关系,必须首先研究诗人们的道教信仰和道教观念这一中介。盛唐诗人们信仰道教的情况各各不同,但从总体上说,过分强调他们迷信道教是有失偏颇的.特别象杜甫这位儒家思想的根基十分牢固,始终立足现实的诗人,更应该把握论断的分寸.否则,关于其人其诗的评价便难免会出现误解和舛错.然而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是有所失误的.本文试予重新论说。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家世     
盛唐时期的诗人杜甫,字子美,曾被郭沫若称为“诗中圣哲,笔底波澜”。他一生忧国忧民,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因此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景仰。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杜甫的远祖杜预,在西晋时做过当阳城侯,曾为西晋灭吴立下汗马功劳,传到杜甫,已是第13代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曾做过修文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