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就科学课学科特点而言,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蕴涵丰富多彩的科学素材。如果能把这些素材与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科学学习中与生活亲密接触。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体验科学的智能魅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设置、学以致用、关注未来生活世界的发展”方面来谈谈初中科学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部分学生对于科学科目的学习比较忽视,没有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展开讨论,首先从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入手,然后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2):32-33
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注重科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通过实施初中科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知识技能。本文在对生活化教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增设生活化教学内容、开展小组生活化探索、设计生活化问题四个方面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51):179-180
科学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生活资源课程化,科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既面向生活又面向科学。本文努力阐述怎么做"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为学生高效的科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初中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在科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教学生活化,既符合初中科学课程理念,也是增强科学学科魅力和教学活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科学语言生活化、科学作业生活化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初中科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重点,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开发并利用教学资源,使初中科学的实验教学能够更加生活化,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科学的教学标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使初中科学的教学环境变得生活化、情景化,大大丰富了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科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初中科学学科的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可强化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中也看到,初中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阻碍作用。而在初中的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奠定基础。为此,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从生活中得到升华。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用生活的方法解决实际美术教学中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美术教学淡化学科中心,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以美育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人文素养。以初中为例,对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科学学科,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逻辑性强.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方便生活.所以说生活化教学在物理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剑 《四川教育》2020,(3):39-39
科学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馈生活。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去思考未知的科学现象,让科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作为"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时刻提醒教学必须注重"生活化"。对教育而言,必须回归生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教材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设计一系列有实质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本文,笔者即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相关问题予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知生活,也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关联密切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大多都是源于生活,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优势,将生活资源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的小学科学课堂,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资源与小学科学进行巧妙地结合,为学生营造有利于理解和学习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对运用生活资源的教学优势以及如何运用生活资源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有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以课本为主,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15.
2022年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倡导教师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降低物理知识学习的难度.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实践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大实验教学的研究力度,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探索的精神,在物理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力量,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获得实验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以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要求课程教学贴近现实生活,能够立足于生活的视角整合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答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学会站在生活化视角进行分析与探索,能够将生活化教学理论渗透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从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以身边鲜活的、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素材去充实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使科学教学生活化。本文主要从"教材处理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知识构建生活化"、"习题题干生活化"、"作业布置生活化"、"器材选择生活化"、"探究课题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八个方面对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阐述和探索,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非常贴近于初中生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恰当和贴合教学实际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生活目标相结合,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去补充教材内容,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以生活化的教学空间巩固和扩展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用生活化的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初中科学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用实验的方式验证理论,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而进行科学教学时,需要用事实帮助学生了解,让其主动观察与感受,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其有参与学习的兴趣,由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6):119-120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是优化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及意义,提高对地理的重视,从而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提高核心素养。地理教学应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地理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形成。联系生活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可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特点,梳理知识脉络,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内容与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地理教学对学生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