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解题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能力欠缺.数学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分析题目内容,弄清已知条件以及要求(求证)的结论.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很多学生态度上不重视审题,急于动手解题,结果出现遗漏或混淆.有时看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有时因为语文水平、概括水平、联想水平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读不懂题意,或没有能力挖掘题目内涵,理解发生偏差,导致审题失败,从而不能解出该题.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  相似文献   

2.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小青 《辽宁教育》2012,(23):63-64
小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主要的原因是审题不过关,审题是解题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而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解时则往往以题目太难、紧张焦虑、急躁粗心来判定,或以没有认真审题一以概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题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分析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主要的原因是审题不过关,审题是解题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才能正确解题。而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解时则往往以题目太难、紧张焦虑、急躁粗心来判定,或以没有认真审题一以概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题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分析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审题,是指学生了解题意、认识题目的形式结构、明确解题目的与要求的思维过程。它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审题训练。审题训练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即每次审题训练要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要有一个重点,要把审题的意图集中地、强烈地体现出来,以促使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gt;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相似文献   

7.
看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们总会看遗憾,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楚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再把题目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其实,这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  相似文献   

8.
王明山 《青海教育》2002,(10):36-36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解应用题不但需要深刻理解题意,准确把握概念含义,而且要善于抓住解题技巧、多种解答方法、快速解题的训练,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下就此谈几点教学感受。一、懂审题,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理解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关系。审题的关键是认真读题,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是否有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再看条件和条件之间的联系怎样,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怎样,条件和问题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最后对题目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低年级以观察图画应用题为主,图画应用题既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教者应抓住时机,做好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审题的过渡,使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随年级升高而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9.
审题过程是做物理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在审题时也能做到准确梳理已知条件,由已知条件找到突破口深入解题.但是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题目,即使已知条件梳理的很准确,物理过程也分析的很清晰,运用的解题公式也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侧重于"如何解题"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如何审题"的思维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熟记解题思路与步骤,但是面对变式题目,却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境,只能将脑海里的教材案例生搬硬套。由此,笔者以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是实现"授之以渔",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策略与解题能力的关键之举。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本文将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朱述钧 《考试周刊》2011,(56):177-178
审题过程是做物理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在审题时也能做到准确梳理已知条件,由已知条件找到突破口,深入解题。但是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题目,即使已知条件梳理得很准确.物理过程也分析得很清晰,运用的解题公式也没有问题.但入手去解题时,会发现解题过程很复杂、很繁琐,甚至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12.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增强综合能力。解题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比较弱,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审题能力。学生常常还没真正明白题目的意思就盲目答题,使得答题的正确率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可运用"识""读""想""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审题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拥有良好的审题能力,能够充分把握审题的关键,获取题目的关键解题信息,从而完成题目运算,甚至还有能力还原问题的本质.基于此,文章从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展开剖析,深入探究数学教学中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精进,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对题意的正确理解,即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不仅要求理解句子的含义还要能够快速地提炼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题目的理解不仅来自于数学知识,有时也与我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展开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程伟 《天津教育》2023,(1):99-100
<正>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考验数学基础知识的一种形式,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其题型丰富、结构多变,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数学也是这样。学生推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教师重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思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一、加强审题能力,读懂题中细节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并且能读懂题目。解决实际问题有独特的逻辑性,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学会捕捉题目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作为高中学生的一个基础学科,具有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功能,同时数学也是一项充满研究的学科,因此学好数学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解题能力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一些探索.一、重视审题环节,夯实解题基础无论在任何科目的解题过程中,准确地审题都是解题的基础,因此审题能力的强弱与解题能力强弱是成正比的.只有当学生们  相似文献   

1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数学题目一定包括已知条件和结论两部分,这是解题的依据。因此无论解决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是粗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工夫,不讲究科学的审题方法,不具备较强审题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20.
<正>从事数学教学十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许多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过程中感觉很容易,然而作业正确率低,考试成绩不高.究其原因是他们经常审题错误,对题目描述的数学情境不甚理解,不能很好地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更谈不上合理地转化条件.审题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解题的成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提高审题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审题能力呢?一、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