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重提出"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渗透于其中。一、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是进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德育细节"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职生计算机技能是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计算机教学渗透在各个专业中职生的日常教学中。同时,中职生教育要坚持德育为首,教书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渗透于其中。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自觉地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验与研究丁香小学编者按: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各科教材中都有思想教育的因素。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教育效果也最好。丁香小学以“寓德于教”作为教旬改革的突破口.坚持六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自觉地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既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那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共同性所谓共同性,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师的共同职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说: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德育为先的条款中规定:“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表明小学各学科教学必须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课标中也增加了一些德育内容,其出发点是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即教书育人。在即将全面启用新课标之际,一线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德育有效地寓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贯彻落实纲要和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语文教育,促进语文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先贤早已认识到培养有德之才是长远之计。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对于一线的历史教师,学科渗透就是实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历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资源,缜密制定教学环节中的德育目标,把落实基  相似文献   

18.
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国家的号召,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教育善性本质的呼唤,是各学科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积极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把德育有意识地渗透于学科教育中。在渗透德育时要坚持计划性、系统性、持久性、实用性、趣味性、针对性、有机性、合理性、适度性。  相似文献   

19.
孟凡昌 《家长》2023,(31):79-81
<正>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的深入分析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本文聚焦于德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系,探讨德育在增强学生道德认知、法治意识、情感共鸣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新课标下德育实践的具体路径,旨在发挥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青少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也是数学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数学知识及数学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