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代,众体育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借此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开创教学新天地!从目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运用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教学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和分解技能要领,加深学习增强巩固技能""探索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更多的融合点,令其为课堂服务,增强学生兴趣与体育技能"三方面入手,对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教学融合,提升课堂学习新天地,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是两个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教师可从内容视角、方法视角和实战视角,分析体能与技能的关系,促进体能与技能训练的融合,从而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体技共生"的融合教学,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徐志伟 《成才之路》2012,(26):58-58
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健康第一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意识与体魄,同时强化技能技巧训练,以实现学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步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如何科学地处理体育教学中健康与技能关系,进行简要论述。一、科学定位高中体育教学中健康与技能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泞静 《成长》2020,(4):44-44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技能的学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逐渐由应试教育与理论知识考核向素质教育转化,导致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重视。因此,体育与健康教师必须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只有将积极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全面渗透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健康知识与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学科的有关健康知识,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技能技术而言,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体育教育进人“创新教育”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祝钟华 《孩子天地》2017,(5):185-186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终身体育。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采取单一的、枯燥的讲解或者分解教学手段,被动的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运动技能等,不能够从根本呼吁起学生潜在的健康运动意识,教学效果不理想。体育游戏作为新背景下的产物,将娱乐性和教育性融合在一起,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游戏性的载体出现,备受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要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改变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目标,以充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高中体育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为指导,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广博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以及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发生的一些变化,指导  相似文献   

8.
教给学生与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促成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与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息息相关。讲解要简要精当生动形象,教学语言与教学示范相配合,教学引导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张鹏 《学苑教育》2023,(16):59-6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应立足体育课堂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参与运动的兴趣,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文章就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应以全面身体练习为主,练习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全面多样;应着力培养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益;要重视对高中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应对补偿性体能素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索,力图使学生的体能发展有机融合于技能学习过程,渗透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成才之路》2013,(19):13-13
当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的时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面对的是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共同健康,而这恰恰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内涵之中。高中阶段的学业负担较重,如果说学生的身体成长还能够承担起这样的学业负担的话,那学生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可能相对要更大一些。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意旨,促进成长、成才本来就在本义当中,而促进成长、成才除了纯粹的体育技能教学之外,更包括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无处不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的目的或本质功能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同时养成学生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体质、健康、体质与健康关系、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关系出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魏红红 《学周刊C版》2020,(12):164-1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笔者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就如何更好地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能提升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成长,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生活化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和锻炼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技能教学的意义 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小学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担负着“育体”和“育人”的双重功能,通过体育技能教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能够适应社会的终身体育锻炼者。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将客观的、显性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隐性的、潜在的体育兴趣、意识、情感、能力、习惯的形成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新课标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学校在保证将疫情阻挡在校门外的同时,还应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系统各个层面,提升我国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利用好《体育与健康》课作为载体课程,实现健康与体育从理念、情感、形式、内容等多维有机融合。从强化体育服务于健康的理念,教学目标锚定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注重健康与体育知识、技能的糅合贯通,课程设计基于能力的培养,学业质量评价体现习得、活用、探究的过程和结局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阶段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灵动"体育是指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深刻的反思,提出的带有鲜明个性的发展性课程概念。运用"灵动"理念实施运动技能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让体育教学走向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