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如下(题意分解是笔者加的):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引语1),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引语2).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问题1).(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问题2)(11分).  相似文献   

2.
秦王朝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禁止其它学说,使得秦朝儒学暗淡沉寂。西汉初立,在高祖君臣对秦亡的反思过程中,经儒士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努力,儒学得到了初步复兴。但是,由于当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儒学并未立即被定为一尊,取得主导地位的是黄老学说。儒学经历了与黄老学说的长期激烈斗争之后,直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汉代儒学与制度发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代儒学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符合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时代需求,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儒学不仅成为汉朝统治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生成为汉朝统治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贾谊、晁错与汉初思想和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史学家认为汉初实行的是黄老无为的思想,但从贾谊、晁错等人的思想脉络一直寻觅到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和政策,发现汉初思想的继承性非常明显。贾谊、晁错则主要鉴于秦亡的教训,都主张用儒家的“仁政”思想来中和法家易于造成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局面,这就造成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贾、晁的经济思想亦影响了司马迁的食货思想。  相似文献   

5.
"温柔敦厚"思想发源于先秦思想文化领域,它植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与道德领域,是"六艺之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具备深厚的人文蕴涵,尔后浸润诗学领域.秦朝的专制统治破坏了先秦儒学文化,实行法家的政治主张与文化政策,结果二世而亡.西汉继秦而起,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重构审美文化,温柔敦厚的思想应运而生.它凝聚了自西周至西汉的文化精...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神化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登位之初是怀疑天命的,也不知如何实现天下大治,多次征集贤良文学问以治国之道.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吸收诸子百家思想,特别是天命观及阴阳五行学说,从而使儒学神学化.汉武帝肯定天命、大一统观,部分地吸收了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思想,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3):120-121
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以道家的天道观和阴阳家的思想为理论依托,充分吸收法家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主张,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就自己为一代儒学之宗。同时,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集权和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让儒学一跃而成为正统思想。  相似文献   

8.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时期思想自由、开放,人们可以各抒己见,没有所谓的权威、标准,各种思想学说纷杂并存。而古代的思想家又普遍认为思想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希望统一思想。一直到西汉汉武帝之前,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循的统一的主流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儒学取得独尊地位,从先秦百家之一的学说一跃而成为官方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并被广泛接受,主要有几个原因:儒学的文化渊源最深远、社会影响最深广;儒学能为西汉的王权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儒家有助于维护君主权威和社会秩序;儒学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当时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从伊拉克被美英联军占领以后,全世界都很震惊,住在天庭的各位古代名士也不闲着,频频召开座谈会。这不,今天又由孔子主持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的话题是: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什么会灭亡。话题一提出,坐在首席的贾谊就坐不住了,十分激动又十分自信地说:"秦亡之根本,陈涉造反也。孰不知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于是山东诸国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由此观之,秦亡,因此子反也。"  相似文献   

10.
秦国以法家的赏罚理论为指导制定国策,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终灭六国.秦统一后,继承了法家不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加之专任刑罚,阶级矛盾激化,以致速亡.秦因法家思想而兴,也亡于法家思想.从秦运用"刑德二柄"的法家思想及专任刑罚到汉代采用礼法并用的"霸王道杂之"的转变大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这近百年的时间可以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大变化时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秦汉两代统治思想变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都几次提到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西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魏晋隋唐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明朝中期,王阳明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明末清初,儒学重新焕发生机,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那么,这些"新"发展到底"新"在何处?它们有什么不同?下面对这些问题作浅显探究。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即位之初,儒家学者同以窦太后为代表的黄老学派开了针锋相对的,以方由学术之争发展为对政权的争夺,建元元年冬十月,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文学之士,结果所举之被丞相卫绾全部黜退,这是窦太后对儒学改革人士的第一次打击,六月,汉武帝任命窦婴为丞相,田Fen为太慰,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打击朝中保守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建元二年冬十月,窦太后突然发动政变,将改革派人物全部黜退,政权重归保守派之手,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汉武帝又罢免了全部保守派人士,正式开如了内改制度、外兴功业的有为政治,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上了汉代统治思想的宝座。  相似文献   

13.
西汉初年虽然以黄老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但儒家思想在诸如叔孙通、陆贾等儒家代表性人物的努力下,仍部分应用于国家统治之中。至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主张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面临着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对传统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扩充后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而汉武帝敢于突破前人的雄才大略为新儒学的萌芽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积极倡导新儒学,从而快速确立了新儒学的官方地位,在思想、文化、礼仪道德等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为实施封建思想统治,采取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中国古代传统媒介文化的编辑活动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直至两千年后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西学东渐"思想的出现,中国传统媒介文化结构开始转型,新的文化体系开始建构。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儒学独特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儒家学者的积极推动和汉武帝的偏好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的法、法治、法家与韩非并不等同,酷法亡秦论不能引申为韩非亡秦论。秦王朝的治国理念属于综合性治道,与韩非学说的关系似乎并不紧密。将韩非与秦政关联起来始于西汉,但是韩非亡秦论在整个汉代并不流行。韩非的学说暗合了汉初的意识形态以及汉代"家法",因此,汉代学者虽然在治道层面对专任刑法、秦之暴政展开了批判,但是对于韩非及其学说并无太多批判。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法对比、德治与法治对照的论说框架渐渐流行,塑造了特定的韩非像,与韩非本人的学说出入很大。  相似文献   

17.
《儒林列传》梳理了先秦至汉初的儒学发展脉络来考辨儒学六艺的师承沿革,同时又以春秋笔法对异化扭曲的儒林进行讽刺和批判。本文还进一步探究汉武帝时期儒学复兴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司马迁的儒学观。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本纪>是研究秦皇朝兴亡史的重要历史资料.本文从依据时势兼并六国,由分裂到统一、由封建到郡县、由儒学到法学、由贵族到平民的转变,个人意愿扩张造成负面影响,及总结秦亡教训四方面,来探讨<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体现的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学派林立,百家争鸣,涌现出许多思想界的巨人,出现了空前的学术繁荣。然而自秦迄汉,封建的剥削制度牢固确立,动荡沸腾的社会局势渐趋和缓平稳。反映在思想意识方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使孔孟之儒学定于一尊。适应政治的独一无二的皇权需要,学术上也以孔子为至圣先师,禁锢思想,限制学术,然而,当时王充《诊衡》  相似文献   

20.
钱国旗:今天我们交流讨论的主题是“汉代文化政策”。汉承秦制,但在刑法和文化统治方面,则吸取秦亡教训,采取简约宽松的政策。汉立国之初,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以休养生息,恢复百姓与国家的元气。随着经济的复苏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确立儒家思想为国家统治思想,为儒家在此后二千年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