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技术进化凝聚的是人的意向性,正是因为人的意向性,作为人造物的技术才得以存在,才得以进入人类所生活的世界。自主性并非是技术进化的真实意向,需求反映技术进化的社会意向,技术进化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的意向性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明镜>访谈》不仅是特殊历史条件下思想者真实处境的生动写照,也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技术观的结语式呈现。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困境中,如何完成对流俗技术观的超越,海德格尔在其中给出了关键性的提示。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正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由计算机创造出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以此形成了新的网络虚拟交往方式和生活实践方式.因此,由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所产生的人类实践方式也出现了许多以往"现实”实践方式所没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昆 《文教资料》2009,(18):10-11
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真实观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就事论事的写作模式,从而在更广阔的方面揭示生活的本质.它以内心的真实来回应20世纪人类生活状况的转变.在小说的气质表现上,这种真实观就是用一种荒诞的诗意来超越生活的苦难,从而深刻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关注教学效能的作用,而忽视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微反应是人类在应激行为下的真实表现,对于辨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反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的存在问题,尝试将识别技术引入课堂对学生非语言行为的情感判别中,并探讨其在学生评教上和年龄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绘画,这个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充分体现了人类丰富创造性、想象力、给人类以美的活力,以其独特的认识方式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多样性。而这一认识活动的核心即是真实观。本文中的“真实”特指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认识若忠实于认识对象,即为真实。所谓真实观就是关于真实的系统看法。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寻常的活动方式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或认识活动的绘画艺术真实观。绘画艺术真实观包括两个基本问题:其一,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的关系;其二,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前者主要决定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方面,后者主要决定绘画艺术作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在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过程中,探求事实真相一直是各个社会在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时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判案标准。神灵裁判是古代社会人们在解决疑难案件时才采用的一种方法,占主导地位的判案方法则是探求案件事实真相,循实情而断案。在事实探知模式方面人类经历了以直觉经验为主的模糊真实,到以理性经验为主的形式真实,再到规则意识较强的法律真实的发展过程。我国应建立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对疑难案件的处理采取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进入一个所谓的“数字化生存”的全新时代以后,人类的知识疆域和智力范围已获得了惊人的拓展,数字化技术几乎可以展现人类想象所及的一切景象,而且它还在不断打破人类想像的极限。在一个数字克隆的“虚拟真实”王国里,观众已经从一个被动的观赏者变成了艺术“虚拟世界”的某种意义上的“主宰”,他可以真正为这个世界“立法”。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具,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果想摆脱拜物教对数据的笼罩,需要通过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待数据,即通过数据被商品化的视角去探究人类与数据的真实关系,进而去寻求一条数据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具,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果想摆脱拜物教对数据的笼罩,需要通过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待数据,即通过数据被商品化的视角去探究人类与数据的真实关系,进而去寻求一条数据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媒介在技术的推动下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们对于大众传媒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基于一种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当与人类一样要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遵循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要坚持真实、公正、自由、仁爱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要真正体现这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娟娟 《天津教育》2022,(18):116-118
<正>工程劳动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成人来说,工程是以最短的时间、人力及物力做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更多关注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幼儿来说,工程劳动是为了满足幼儿需求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的聚焦真实问题,注重动手实践,调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工程设计为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计算智能快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分析了机器学习和自发生成数据集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巨大潜力。机器学习可从高维数据中提取与人类认知相关的非线性关系,成为研究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新途径。自发生成数据集能更真实地反映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为研究者提供高效的研究素材。这些新兴技术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视角,能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行为和心理并推动文化差异性研究、理论更新和干预策略评估。未来研究需探索机器学习、自发生成数据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结合,以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黑客帝国》是一部充满科幻色彩的动作片,文中从感知-寻路-真实的角度去诠释影片中的隐喻义。在这个物质与信息纵横交错,诱惑因子此起彼伏的时代,揭示了一个虚幻与真实、人类在与计算机并存的空间里亦敌亦友的关系,人类最终战胜机器,解放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对现代人的思维概念进行了认真清理 ,认为 ,思维 ,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构想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本文认为 ,写作思维研究不仅要从认知走向创构 ,实现写作思维的操作性、技术性 ,而且 ,还要从这种写作思维技术的研究 ,走向写作思维智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本文在思维学研究中引入时空概念 ,对人类真实思维行为进行重新分类 ,强调了人类思维的当下性、现实性、操作性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图片具有自己的美学语言。真实、生动、自然地表现生活是其生命,这符合人类对真实美的追求。新闻摄影图片需要审美性,但不生搬硬套。追求美不等于“唯美”,不能以变态造作作为时尚,要以“反映真实生活”为原则,记录历史,表达人类情感和意愿,对人类世界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提出,"坚持面向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进行真实的技术设计与制作,努力以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需求,挖掘真实的问题,引领真实的过程和真实的成果,实现学生真实的发展价值,形成技术课程观念,学生在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形成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基于此,文中以通用技术必修1中"技术的发展"为例,以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体验项目——"钻木取火"为载体,进行了教学实践探析.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越来越感觉到了社会最质朴、最真实、最自然的价值与魅力。唱歌在呼唤原生态,旅游在呼唤原生态,饮食在呼唤原生态……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呢?她是否也需要真实、质朴和自然呢?  相似文献   

19.
呼唤真实、质朴的"原生态"音乐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越来越感觉到了社会最质朴、最真实、最自然的价值与魅力.唱歌在呼唤原生态,旅游在呼唤原生态,饮食在呼唤原生态……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呢?她是否也需要真实、质朴和自然呢?  相似文献   

20.
相思鸟     
赵丽宏 《新读写》2009,(7):47-47
动物形象,历来是文学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物,不仅活在童话和神话中,也活在人类真实的生活里。作家在描绘动物的同时,流露了对生命的热爱,写出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真实性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