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 ,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的过程 ,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 ,是连接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是主体 ,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只为学生入情入境。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呢 ?一、发挥语言魔力以激发学生情感1.“美读”以娱情。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就是指导学生“美读”。所谓“美读” ,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传递人类文化、塑造人类心灵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鳃读文本,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美词、美句,更需要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方面人手: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是文学欣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一枝一叶的细节,挖掘其中的语言韵味,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呢?  相似文献   

3.
重知识的教学,但不“唯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培养儿童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充分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或者说人文方面的内涵,去影响学生,促进儿童的思想情感健康发展.这就是说,语文教学既要加强语言训练,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杨军 《四川教育》2020,(6):61-61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能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和情感统一起来.那么,怎样朗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朗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应当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如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语感训练的质量 ,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呢 ?一、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就要求教师冲破应试、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 ,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读 ,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1.增加读的…  相似文献   

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充分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通过“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情感流程。一部乐曲总有自己的主旋律,一篇文章总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所以面对这种整体化的情感表现,我们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应有目的地通过“读”,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即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或抒发了什么。譬如,我在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设计了三次自读。1.创览。文中哪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2默读。用笔划出能说明海上日出的  相似文献   

9.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这更明确地将学生的主体性做了定位,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激发情感、启迪思维,获取语文多方面的知识,促使知能转化,从而提高语文素质。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学生阅读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读书。怎么指导 ?  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 (解决“为什么读” )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   ①“内容”角度: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析;②“情感”角度:初读知情──细读悟情──再读抒情;③“写作”角度:初读了解“写了什么 …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百科之母”。在实践中,我认为可通过如下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健 《教师》2011,(19):71-7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读课文、让朗诵贯穿课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能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朗读的意境中体悟到语言美,想象美,情感美,“读”是我们语言教学的第一法宝。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积累能使学生掌握许多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感悟能使学生体味和理解语言的精妙,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逐步形成语感。在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结合读写训练,最后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一、积累与运用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正。语文课是言语课,言意之间的转换是一切言语活动的本质。因为必要的知识积累是凸现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书,喜爱读书,从书中寻找知识,寻找真理。张因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好学生朗读,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能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和情感统一起来。那么,怎样朗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 一是范读。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还可让学生学习运用老师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融情于教 ,启学于情”的角度 ,通过举例子 ,分析、论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指出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储玉藏珠,是一个“美的富矿”。它主要包括文质廉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性作品、具有基础意义的语言知识和情意表达丰富的作文训练。这些内容中,作为范例的课文具有多样的美的样式: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等。另外作为基础知识的修辞,也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更不用说作文训练所要求的学生审视自然、自然社会的欣赏美、表达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蕴含其中的美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如沐甘霖,更要渲染美、激发美,使语文教学活动“美”起来,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培养起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情感自由、开放的人,随时在学习中都能对“美”产生愉悦、震撼、表达,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20.
庞德华 《广西教育》2011,(26):37-37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人口。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必须掌握好“导”、“读”、“讲”、“演”四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