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颜恒图 《钓鱼》2006,(6):18-19
为了说明华钓友“悬坠钓鲤上钩率低”一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盲目性的错误结论,以我多年悬坠钓鲤的实践,用几次较为典型体会来论证“悬坠钓鲤上钩率高”的客观正确性,供大伙在实践中参考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郭洪 《钓鱼》2005,(3):31-31
我喜欢悬坠钓,然而悬坠钓法上大鱼的机会居然比不上传统钓,在垂钓的实践中我发现悬坠钓难钓大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易成 《钓鱼》2006,(2):27-28
台钓是一种装备齐全、操作轻松、动作规范、反应灵敏、上钩率高的科学垂钓方法。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国.尤其在竞技比赛中独领风骚。越来越受到年轻钓鱼者的追捧和喜爱。台钓主要由以饵代坠、悬坠钓浮、悬坠底钓等多种钓法构成。除诱钓合一的特点外。还有竿梢入水、风线埋入水中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云蒙湖畔,立冬后有许多老年钓友用长竿、长线、大浮漂、大饵、活坠钓鲤鱼,效果不错。 这种钓组看似笨拙,可上钩的多数是0.5千克以上的大鲤鱼,用轻巧灵敏的钓组,只钓上些小鲫鱼、小鲤鱼等。 这种专钓大鱼的钓组的组合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饵     
张炎冰 《钓鱼》2012,(9):23
如果不是有意放一口,以坠下两钩、调4钓2为特点的"台钓"也就是一钩中鱼,而且多中上钩。然而,调底钓高或调几目就钓几目的话,鱼中上钩还是中下钩就不确定了,原因是主副饵不分,状态、味型、持钩性一样。不过同是悬坠,日本和韩国就不同了。日本钓组  相似文献   

7.
易成 《钓鱼》2006,(6):16-17
悬坠是台钓钓法的精髓之一,其先进而科学的技法,轻巧灵敏的钓鱼方式,高效而频繁的上钩率,深受广大钓鱼者的喜爱,目前是钓鱼爱好者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鱼类。悬坠钓法自传入大陆以后,经过众多的钓鱼高手多年的实践和精心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了这种钓鱼方式,研究并开发了更多更好的方法与技巧,将悬坠钓法提高到了更新、更高的层次。本文重点谈谈悬坠在钓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长脑线双钩悬坠钓,优点不少,不足之处是当鱼上钩拼命挣扎时,容易引起两钩脑线相互缠绞打结,难以解开。短脑线单钩悬坠钓鱼,就不存在这一问题,钓鱼效果与长脑线双钩悬坠钓鱼相比,毫不逊色。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定龙 《钓鱼》2012,(22):23-23
四年前,笔者和很多酷爱悬坠钓的钓友一样,以细线小钩擒大鱼为乐、为荣、为目标,总爱把池塘悬坠钓的习惯带到休闲钓中去。但是现在,笔者会更实际一点:细线是钓小鱼的,粗线是钓大鱼的。在实际使用中,我极有可能走两个极端:钓鲫鱼、白鲦一类的小型鱼,我用线可能比谁都细;钓鲤、草等大型鱼,我用线可能和传统钓的老头们一样粗。这个习惯,是在无数次水库跑鱼、无数次"没有鱼"的小河沟钓鱼时总结得到的。  相似文献   

10.
(三)装浮漂浮钓法 浮钓是钓取在水体的上层、中层和中下层栖息的鱼类的方法。 装浮漂浮钓,浮漂有两个作用:一是使饵钩入水后不沉到水底,垂悬于水中,二是显示鱼咬钩的信息。此钓法钩与坠可采用坠上钩或坠下钩的组合方法。 坠上钩的组合方法可用单钩或两至三只钩分别连接至坠子上方钓线上。浮漂用立式浮漂,其浮力要大于饵钩的重量。坠子的重量要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钓鱼》2006,(18):42-43
我的一篇《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杂志2006第二期),得到很多读者钓友的关注。感激之余我想谈点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双钩浮底不起空"双钩浮底不起空"的钓法,就是一只钩悬空,一只钩离地浮起的调试钓法。上钩与下钩之间的钩间距离为3~4厘米。这种钓法,实质上就是在悬坠底钓法调试的基础上,再把铅坠剪下一点点,使浮漂减轻点重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沈耀 《钓鱼》2006,(8):20-21
看了《钓鱼》杂志第2期 ̄第6期上关于《悬坠钓鲤鱼》的文章后,也是感触颇多,以本人经验证明以悬坠钓法钓鲤鱼还是上钩率蛮高的。我接触悬坠钓也有3年的时间了,当初是从半水钓鲢、鳙,底钓鲤、草、鲫,正巧又遇上一位好老师,后来在一些地区垂钓比赛中也取得一些成绩。如果说在自然水域钓鲤鱼都这么难,那么在竞技比赛的池塘里,那些钓放过的鲤鱼不就更加狡猾,更难钓得了吗?下面我就拿自己在一些比赛中针对悬坠钓鲤鱼时发生的一些事,说说本人的经历吧。2005年10月的一天,一场比赛在南京胜利圩养殖场开竿,有300多人参加了这场赛事。当天抽签,我是上…  相似文献   

14.
王大禄 《钓鱼》2006,(19):14-16
近几年,对一种钓法研究、探讨的深入、持久、广泛程度,悬坠钓当数第一;而悬坠钓灵敏度问题,又是研究悬坠钓问题当中的重点,其时间之长,文章之多,观点之丰,亦当数第一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当初谈及悬坠钓时,首先就是从灵敏度问题切入的。认为悬坠钓之所以比“传统”钓先进,就在  相似文献   

15.
鲫鱼机敏胆小吃饵谨慎,在传统约组中由于一漂一坠,鲫鱼吞饵牵动铅坠时,常有吐钩现象,影响上钩率。针对这点我对传统钓组进行了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钓鲫的上钩率。我的方法是把一漂一坠改成一漂两坠,分为上坠和下坠。上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10厘米处,使上坠的沉力等于漂体的浮力。在水中的调试表现为,上坠和约悬于水中,浮漂全部露出水面。下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3.5厘米处,使它的沉力稍大于浮漂的浮力。在水中调试表现为,上下坠和钩均悬于水中,浮漂低于水平面1厘米。垂钓时延长水线使浮漂露出水面1目,…  相似文献   

16.
朱剑飞 《钓鱼》2008,(9):24-25
悬坠钓法是当今钓法的主流,其诱钓结合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能钓到鱼,还能多钓鱼,钓好鱼,受到了许多钓友的喜爱。看网络上各大钓鱼论坛很多人都用悬坠钓法,看各种渔具广告,无不以悬坠钓为主要对象,尤其饵料方面,占绝对优势。悬坠钓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钓友,也包括了许多原先擅长传统钓的人,我也是如此。结合个人经验及周围许多钓友的转变,我发现很多人在传统钓转为悬坠钓上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13)
用手竿在水库悬坠钓鲤鱼,在东北,尤其是我省已相当普遍,而且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分析原因主要是悬坠法钓鲤同传统底坠法钓鲤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钓组组合科学合理,灵敏度高,而且轻便。二是悬坠钓法浮漂调钓空间大,可以适应各种鱼情。三是钓获量明显增多。笔者和钓友每年都到水库垂钓,钓获量都在1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爱国 《钓鱼》2013,(9):24-25
悬坠钓相对于传统钓更加注重竿、钩、线与所钓对象鱼的匹配,若竿、钩、线与所钓对象鱼及鱼情不匹配,过分强调细线小钧钓大鱼,则断线跑鱼将成为必然,所谓的细线小钩钓大鱼匹配的应是软竿和特殊的鱼情,若将偶然获得视为必须为之,一定会给你的垂钓经历带来诸多遗憾:2013年4月6日的一次因竿、钩、线与所钓鱼情不匹配创造了本人垂钓有史以来的断线跑鱼之最,也带来了莫大的遗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5,(24)
付迎春:72岁,北京市人,是“全国钓鱼国手”。!从钓经历:自小喜欢钓鱼,半个多世纪的垂钓生涯中,他每星期总要和鱼儿“约会”一二次,即便是数九寒冬,也照常去冰钓。正是因为他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间断的苦练钓技,熟练掌握了传统钓技术,练就了一双洞察鱼情的“火眼金睛”、一套引鱼上钩的“战略战术”。九十年代初,台湾的悬坠钓法“登台亮相”,已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钓鱼的新技术,并不断的进行练习,将传统钓和悬坠钓技术有机结合,使他的钓技如虎添翼。这些年来,他和年轻的钓手一道走南闯北参加钓赛,老人家爱亮嗓子唱京剧,钓赛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冬季的到来,温度的下降水库中的大鱼,已渐渐离岸去水库的中间,在一些面积较大的自然水区域中主钓大鱼也已很难作为,于是不甘寂寞的钓友就把鱼餐条做为自己的对象鱼,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每次没有太多的收获,但是每次三五千克的小鱼(偶然中也能碰上鱼白鱼)也使笔者过足了钓瘾觉得有情有趣。钓法钓餐鱼条的方法很多,虽然传统钓、悬坠钓、拖钩钓,刷钩钓都可以将它钓起来,但是从效率上来讲,还是悬坠钓半水的上鱼频率高,钓得快,钓得多。由于鱼餐条属于小型鱼种,故此在钓组颇有讲究,常见的钓组配置以短竿小标细线小钩为主。如果想鱼餐条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