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连大学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大学,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初步形成了比较明晰的以特色办学方略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学校在对自身优势/强项、劣势/弱项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校园规划、文化建设、服务地方八个分战略和学科建设、学科分局、学科服务、学科改造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各地纷纷兴建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区特色的基层产业区。通过分析辽宁沿海区域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现状,明确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战略中的优势地位,进而创建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中国经济第四大增长极,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因此,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为其确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进而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其所辖腹地间的协调互动发展,已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在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目前内部发展和外部互动的现实基础上,分析其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内外机遇与威胁,互动中需要认清的自身优势与劣势,从而提出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平台,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转制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为导向,以行业特色为突破口,拓展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贺州学院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校要根据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规划主动服务,树立主动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服务的理念,走出一条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与其他地方性本科院校形成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争先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6.
分析现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完善的动态机制和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发展机遇。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路径,以海洋水产类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3522”发展战略和具体建设措施,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学规划学校发展战略 走特色和优势取胜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为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各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都在积极制定规划,明确办学定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北京交通大学长期以来隶属铁道部管理,形成了浓厚的行业特色。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经过全校上下多次反复调研和深入讨论,学校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以信息与管理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式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也就是放弃…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新建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确立了"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加快发展特色工科、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着力培养复合性创新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福建江夏学院紧紧抓住省校合作的宝贵机遇,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围绕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社会,采取  相似文献   

9.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对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领域,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和生成逻辑,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重应用技术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传统学科突出而相关学科薄弱严重阻碍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兼顾创建世界一流与服务国家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抓手,在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互利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在高原上筑高峰,应该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强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113-115
特色优势学科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础,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特色学科建设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现有学科为基础,突出服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特色优势学科形成的核心,科研平台条件建设是基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特色优势学科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结合点,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学科建设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3大领域。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学科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工作方针,坚持走“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三结合,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之路。要树立特色学科理念,凝练特色学科建设方向,加强特色学科队伍建设,进行特色科学研究,强化特色人才培养和完善特色学科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普通高校在新一轮高校激烈竞争中抢占学校改革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其由特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特色学科方向,特色学科梯队,特色学科研究,特色人才培养和特色条件保障为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追求高校三大职能协调统一,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的同时又注重追求学科建设的内在价值和注重特色学科发展中的学科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院坚持以“创新教育、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为己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实践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创新教育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为首都和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学科特色是民族院校特色的核心要素,加强学科特色建设是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推进学科特色建设,应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特色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特色建设和适度建设、特色建设与基础建设、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以及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学科特色与学校整体特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汉理工大学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校园建设为契机,坚持实施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社会服务、联合共建,有力地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特色优势学科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阐述,提出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应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发展的思路,并结合学校实际分析了若干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发展的实际,辽宁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不仅要依托扩展模式,更要依托产业延伸模式;要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牵动机制和推进机制,需要建立经济合作组织、“飞地型产业区”、加强港口建设和强化港口与腹地的经济关联度。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师院校要切实加强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制度创新、依法治校,重点突出核心优势、培育核心能力、整合核心资源、发挥核心作用,积极实施特色铸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和谐关校等四大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特色学科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建设是地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具有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未来的重要作用。地方大学的特色学科建设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分层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创新成果,强化地方服务,体现效益管理,树立品牌、竞争、团队、顶天、立地、质量六种意识,这是地方大学特色学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卡内基—梅隆大学前任校长塞厄特说:"学校战略就是要使学校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地位。"[1]教育部启动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强调项目参与学校必须以这种旨在体现和形成"与众不同的地位"之特色发展作为战略选择的核心。特色发展:融入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教育部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