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颜元从他形性不二的新人性观出发,对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叛逆与立异,构思新的教育理想,确定新的教育目标,创造新的教育途径。颜元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初教育家李工对颜元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颜李学派,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教育思想包括崇尚实利,学以致用的教育观;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德艺并重、体用兼顾的教育内容;习动和习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颜元认为孔门之后的习静教育和书本知识教育有害于身心,有害于家国,提出了习动和习行的教育修习方法,并从身心健康、道德涵蓄、经世致用3个方面阐述了习动的意义和价值。颜元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与其青少年时期所传承的学养有关,与其哲学思想有关。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颜元教育思想的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围绕颜元教育思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若干有建设性的见解。对近年来颜元教育思想的研究作一总结和述评,对推动这项研究的发展,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凯 《快乐阅读》2012,(4):96-97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并践行"实学"和"实用"的教育,对我国近代乃至于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颜元教育思想中的片段加以述评,以此来与大家共同思考、探寻当前教育的症结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清初,颜元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对教育提出的经世致用的要求,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提出了创新是人的禀性,要培养学子的灵活变通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主张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于创新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初出色的思想家与教育家,颜元经过为学三交的心路历程,即由深喜陆王心学到尊崇程朱理学而最终走向它们的对立面,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束缚,建构起一种新的理学形态的教育学说。即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为旨趣的实用理学教育学说。颜元以“实学”为宗旨,批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教育哲学,指出宋明理学教育为无用之学。因应于“非气质无以为性”的人性论,颜元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对“格物致知”命题的阐释,认为读书穷理不足以为学问,强调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致知,倡导“经世致用”型的理想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提出关注人的价值,破旧立新,培养人的灵活变通精神,实学、实习、实用,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对继续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颜元作为教育家,他有着"教以济养,养以行教"的教育经济价值思想。他提倡事功教育,反对空疏无用的讲读,主张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教育方式上,他重视习行,主张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颜元教育经济思想的根源是他的重利观念。颜元的教育经济思想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颜元执教47年,创办了习斋,主教过漳南书院,培养了大批学生,成就了历史上一个知名学派——颜李学派。他的教育活动,开中国新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教育由旧而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杨亮功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其一生活动基本集中在教育领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杨亮功先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如提倡人文主义教育、辩证地看待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主张通才教育和重视师范教育等。因此,深入研究杨亮功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作开办高等教育课程的政策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如何呢?这是国内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和条例,这些规定也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进而以国内25所高校与境外147个教育机构的116项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概括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五种形式:境外课程、境外资历;双方课程、境外资历;双方课程、双方资历;境外课程、境外资历、国内证明书;双方课程、国内资历、境外证明书,并对每一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最后,作综合讨论了三个相关主题:优质的境外远程教育学历课程进入内地市场的挑战;未来教育的新模式对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的挑战;香港高校与内地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扩招后,在绝对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相对于国民急剧增长的教育需求来讲,还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和滞后,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和质量低下两个方面。要真正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江苏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编写江苏教育史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处理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各卷的关系 ,充分体现江苏教育的地方特色 ;在人物评价中 ,必须注意全国与江苏标准的统一 ,着力解决写作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学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育学。在21世纪,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有多种途径:系统梳理中国教育思想理论和创造性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创造学,进行教育创新实验,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造理论有效指导教育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杨昌济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省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收费问题上已经开始了听证的实践。将听证制度引入教育行政领域,将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民主法制意识,调动公民主动关注、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动教育公平、教育廉政、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基础教育战略地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研究主题以及区域推进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化的主要标志及特色 ,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范畴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正伟 《学科教育》2013,(6):102-111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模仿、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并扎根于教育传统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其发展注定走不同于西方大学发展之路。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认识到教育传统不可能引导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但是作为民族教育之魂的教育传统,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发展,完全切断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