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文江 《教育艺术》2005,(11):45-46
现代班级管理大力提倡品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Ft常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有班主任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呢?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艺术,主要指的是软管理,就班级管理来说,就是通过对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及班主任工作艺术、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对学生开展全面全员激励,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求更好地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朝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所以,软管理说到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使我体会到:软管理的潜力更大。只有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软管理,才能更好地带动硬管理,全面地管理好班级。而班级的软管理必须从班级的具体情况出发,软管理的策略要求有极大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一个学校的中心,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是班级中还存在一些不被老师注意的群体,那就是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形成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郑素雷 《成才之路》2009,(19):77-78
班级管理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要管好学校必须首先管好班级。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变成了班级管理的主人,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尊重和发挥。班主任要用“心”建设管理班级,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每一位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韦云高 《知识文库》2023,(13):89-92
<正>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主阵地,不仅需要重视学生“技”的形成,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提升,也需要注重学生“德”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校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作为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场所,如何更好地发挥班级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加强班级管理,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集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成了每一位中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本文聚焦于中职班级学生的特点,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优化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策略,意在建设一个井然有序、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班集体,切实有效地以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对学生数量进行划分,因此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班主任要认真负责地上好每一堂课;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负责课堂内外的教室纪律与学生的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增效减负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实施高效管理,是摆在每一位中小学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管理中若做到宽严有度、"软""硬"兼施,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2.
班级在学校里是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班级的管理会影响到学校整体的管理,班风是校风形成的关键,所以班级治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对生活布满好奇,希望参与班级生活,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给学生机会和搭建平台,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要达到这一目的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一、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艺术,主要指的是软管理。就班级管理来说,就是通过对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及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对学生开展全面全员激励,从而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求更好地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朝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所以,软管理说到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同时又是一名班主任,长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想把学校众多的工作做好,就必须对分管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好,就必须善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管理班级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正是因为我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使我的班级也能够做到班风正、学风好,成为学校的优秀班级。那么,班主任怎么才能善待每一个学生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一、情感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催化剂 当我们接任一个班级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么多的学生形成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其次,作为班主任要舍得对每一个同学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足够的温暖,用真诚的爱心关心呵护学生,这样就自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在我所教的班有一位有口吃毛病的学生,课上课下沉默寡言,课下也很少与同学们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差班、改变一个差科,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科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通过随想的形式以飨读者,从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执教和班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促进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形成,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要有一套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管理好一个班级,自然也少不了要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班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家庭”,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因为它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且思想较为复杂并且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因此管理一个班级无疑不比管理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容易。然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并非无规律可寻。“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渠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爱,细如雨润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怎样使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但我们又常常会对那些"后进生""恨铁不成钢"。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有偏差,更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我班的小冠同学,初二下学期时,他就像变了  相似文献   

20.
韩春梅 《教书育人》2012,(19):65-66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对班级建设提出的核心要求。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也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班级管理方式的支撑和保障,因此班主任要创建一个优秀班级,除了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保姆型班主任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班主任,应清醒地转变观念,把重点放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