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21世纪需要"情感+智力"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师专业素养是现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但是受传统认知教育观的影响,我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轻视教师的情感培养。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1]因此,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关注教师情感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素质结构中强调的是认知素质,这已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因而,教师要注重良好情感智力的养成。就教师职业而言,主要包括良好的情感特征和表达情感的技能技巧。教师情感智力的养成要注重两方面,一是在职前职后培训课程中加强对情感智力方面素质的培养,二是在工作实践中注重磨练和积淀。  相似文献   

3.
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 ,教师素质结构中强调的是认知素质 ,这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要求教师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因而 ,教师要注重良好情感智力的养成。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良好的情感特征 ,二是表达情感的技能技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情绪智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教师具备良好情绪智力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仔细分析教师情绪智力包括情绪情感认知力,情绪情感调控力和情绪情感表达力等形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教师情绪智力的自我培养和主动训练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校教育观强调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而情感智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特征,才能具有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能力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鉴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教学研究体会,分析了情感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提出教师在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指出教师作为“情绪智力”的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应当掌握的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摆脱陈旧教育观的束缚,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设教学情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让情境作用于学生的认知,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8.
实施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教师一要更新教育理念,二要具备创新素质,三要解决实施的方法,四要注重情感智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情感对于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智力操作影响很大,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感在这里就是要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教育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地研究、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才能使学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落实.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一、正确理解情感因素的涵义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两类心理因素,一类是反映在认识、行为过程的智力心理;另一类是伴于认识行为过程的心理状态,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品质,这些因素是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