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乱风"的佛教词义有关辞书失收,大概在三国支谦译经中首次运用,为"微风、顺柔和畅达之风"义;后在西晋译经中出现了表"大三灾"之"风灾"义,因而又可表"猛风、大风"义,与"岚风"义相同。"乱风"或为"岚风"的另一种译法,因此,"岚"表"山林中的雾气"可能源自表"微风或顺柔、畅达之风"义的"乱风"。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如果不与高考挂钩,各高中学校对此不会有太多重视,教学会集中精力于高考科目;如果与高考挂钩,却又被过度"重视"而加剧应试之风,影响正常教学。比较发达国家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或许可为解决此两难困境、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正确走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断章取义"的用"诗"之风,是春秋时代普遍的作风,其影响深远。"断章取义"用"诗"之风的形成,有其文艺发展的外部规律:先秦儒家主体思想意识的形成,赋诗言志文艺之风的影响;也有其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诗言志"文化传统的继承,《周易》用诗方式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关于"风骨",历代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是一个很难诠释清楚的概念。立足《文心雕龙》之《风骨》篇,笔者认为刘勰的"风""骨"均指语言而说,情感说或内容说是后人敷衍的结果;"风"是语言的简洁精要,"骨"是语言的质朴刚健,"风骨"是二者整合后对语言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存在于一小部分党员干部中间的"三俗"之风,不利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符合整个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三俗"之风的负面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反"三俗"。  相似文献   

7.
清初遗民词人受地域文化、晚明禅悦之风和自身悲剧性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与佛教有着或浅或深的联系。他们或游览寺庙、或与僧人交游、或逃禅为僧,因而大多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使他们的许多词明显具有佛教思想的烙印,主要表现在词人"如梦"情怀、虚空思想、引用佛教语汇、词的苦寒意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风"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数量众多,面貌丰富多彩,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花间集》中主要有三类风意象:清新自然之风,有感发意味之风和香风。其中香风意象数量最多,代表了晚唐五代时文人阴柔绮艳的主流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9.
把山歌纳入现代文明范畴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体系的同时,须意识到现代想象重新建构的关于歌俗的历史书写,并不足以体现山歌之风的整体内涵及社会意义。具体地域社会生活中的对歌风俗是具体人群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仪式性且流动变化着的群体活动,人们在对歌中历史性地呈现着地方社会观念及结构的"变"与"不变"的内容。研究中只有还原山歌与人群、社会及历史之间真实的联系,才能体会到山歌之风对现代社会更深刻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成语"信誓旦旦"的理解一直存在歧误。评议古代注疏,参合文字语源考析,得出:"旦"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引申指光明、明白;由"旦"孳乳出的"怛/ "会意两方面意思:一是心被太阳照耀明明白白,二是心被太阳炙烤而伤痛即许慎所解"憯也"。《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之"旦旦"使用的是"旦"的引申义"明白"或者说是"怛"的第一义项;信誓旦旦意为"诚信的誓言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1.
"热""风"作为类词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某种社会事件成为一种"热潮"或"风气",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在语义语用上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从意义虚化的程度上看,"热"的虚化程度比"风"高;从感情色彩上看,"热"多表褒义,"风"多表贬义;从音节的组合能力上看,"风"的组合能力比"热"强,"风"既可以双音节组合也可以和单音节组合,"热"不能和单音节组合。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和文意的角度出发上博简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第三简《邦风》部分当读为:"《邦风》其纳物也,溥觀人俗焉,大斂材焉。其言文,其声善。"《邦风》的主旨是"纳物","溥觀人俗"和"大斂材"分别是"纳物"的两个方面,此句与"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礼记·王制》)相合。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层出不穷,但只要能细细品味一下相关的理念,就会发现那些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缺少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缺少"个性化",人云亦云大有"神化"之风。  相似文献   

14.
韩愈评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辛弃疾以文为词,无事不入,亦有"雄深雅健"之风。本文试以《贺新郎》词调为例,分析稼轩词"雄深雅健"之"雅"。稼轩词,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绍《诗》之雅正;承"经""史""子"之古雅。  相似文献   

15.
颜元以习行之学为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形成"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开经世济民之新,担负振衰起弊的历史重任。颜元以培养"通儒"与"专才"相结合的"实才实德之士"为教育目的;主教漳南书院,将"三事"、"六府"、"三物"的"事物之学"注入了时代精神,渗透了西学要素;以"主动"、"习行"为主要教学方法,批判虚妄不实之偏和空疏无用之风,将经世致用思潮推向了新的高度,体现划时代的历史价值,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良好风气的总体评价。所谓风清,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盛行清新开明开放之风、文明友善之风、廉洁奉公之风、诚信实干之风:所谓气正,主要是指整个社会洋溢着浓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核心表现是党风正、政风优、民风淳。"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代的隐士常常被人与无足轻重的葫芦联系在一起,"无益"又"无用",生命之轻承载着隐士生存之重;出仕的君子则是"比德于玉";隐士不臣君主,不友诸侯,让君主难容,因而受到迫害。隐士只好或佯狂于世,或遁迹深山,以求全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梦"与"中国风"二词盛行,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让美术界吹起了"中国风",流行乐坛更是刮起了"中国风",不仅仅只是以旋律、乐器为代表的"中国风",更有直接套用或是化用绕口令、古典诗词等汉语传统文段的"中国风"。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各方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在不遗余力地招揽人才。加之门阀观念被突破,人物品评之风兴起,造成继战国时期之后的又一次"重学意识"高扬,人才荟萃的局面,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康熙朝大力表彰程朱理学,清初学界一时大有"由王返朱"之势。李光地作为理学大臣,其《读孟子劄记》却反映出"朱陆兼采"的思想趋向,并成为他此期学术的重点与特色。从李光地对孟子"工夫论"的阐释可见他试图用程朱所强调的"工夫论"来弥补陆王"空疏"的缺陷,以实现治学思想上的"本"、"末"两全。榕村之论带有调和朱陆或称"朱陆兼采"的色彩,强调为学工夫。当时,"弃虚蹈实"已成学术共识,李光地的"朱陆兼采"学风正是顺应了学术思潮在"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代表着清初学风必将弃"尊德性"之"虚"而走上"实而又实"的"道问学"路径,从而开启乾隆年间考据学风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