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无性生殖技术包括克隆技术和人造子宫技术.这项技术尽管尚在实验和研究之中,但可以预见这两项技术完全具有完善到能够应用之水准的现实可能性.这两项技术一旦可以应用,那就意味着人类可以从生育中解放出来,但无性生育技术的滥用和无性生育的泛滥有可能导致人类尊严的彻底丧失和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类文明的倒退.对无性生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必须实施社会控制.本文将试图对这一系列全新的重大伦理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生育方式的人工介入,产生了许多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和价值观念,引发生命伦理困境。新型辅助技术生育文化是奠定在传统生育文化的基础上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否定和推翻婚姻家庭与自然生育的作用,而是人类更好繁衍后代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授的尊严     
尊严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它和吃喝拉撒睡等直接关乎人类生存的词一样,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尊严是我们的生命之盐。当然,尊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在长期的人类生活中逐渐发展过来,一步步处于变化之中的一个概念。古代背景下的尊严和近代以来的尊严,便有着许多不同的内  相似文献   

4.
尊严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获国际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从普通民众视角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我国民众的尊严观念,分析其变迁机理,却一直未获令人满意的进展。其障碍,主要在于缺失有效而获公认的尊严观之概念建构与量表编制。基于系统性的概念梳理,尊严观乃是基于尊严价值的态度与行为取向,具有自尊、受尊和尊他三重维度。据此,结合中国情境、吸收国际学界的成果,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民众的尊严观念量表,并对自尊和尊他两个维度进行科学检验,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工生育技术的进步,它的广泛应用对解决人类不育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人类传统的生育观念乃至家庭关系的维系提出了挑战,并使得经这项技术生育的子女的法律地位变得扑朔迷离。运用亲子关系的种类、区别以及生育权的主体、性质等理论分析同质人工生育子女、异质人工生育子女的亲子关系性质和法律地位,并考查我国在人工生育子女法律规定方面的不足,可为我国加强对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治疗性克隆对早期人类胚胎的处置确实损害了人的生命尊严,然而对早期人类胚胎的牺牲却换来了患者生命权利的恢复,这从更高层次上来看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最终的尊重。因此可以实施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只要该研究不是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目的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和平     
《中文自修》2008,(7):35
千年的时光碾过,悠久的角斗士传统与冷兵器的形式,使征战的沙场往往集中于旷野和朔漠。而在20世纪,城市变成了战场,弓弩升级为枪弹! 或许身为动物的人类可以将捕猎和征服的天性压抑的内心深处,但却永远无法要它。永远永远,人类要凭借对自然和他人的征服感受尊严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祖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207-208
治疗性克隆对早期人类胚胎的处置确实损害了人的生命尊严,然而对早期人类胚胎的牺牲却换来了患者生命权利的恢复,这从更高层次上来看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最终的尊重.因此可以实施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只要该研究不是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目的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9,(3):41-46
虽然科研自由权作为文化权利的子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它应当受到限制。对科研自由权进行限制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存、人的尊严和保证科研的良性发展与规范科研秩序的需要。科研自由权应当接受我国《宪法》中人格尊严条款、人权条款、公共利益与他人合法权利、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的限制。为了维护人类尊严,宪法学必须谨慎处理好科研自由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既要保证科研自由权得到充分地行使,又要保证科研自由权不会侵犯到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相似文献   

11.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海明威所展现的“硬汉”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桑提亚哥的行动描写展示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战胜”的人生哲理,捍卫了人类的灵魂与尊严,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硬汉”形象,展现了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命运的坚决抗争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局域网(WLAN)和小灵通(PHS)这两项无线接入方式在生活中逐渐应用普及.本文试从系统性能和当前应用情况两方面对无线局域网(WLAN)和小灵通(PHS)作出系统的比较说明,以期能对WLAN和PHS这两项无线接入技术有个较全面和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劳动尊严是《法哲学原理》尊严观的核心思想。在劳动尊严的前提下,黑格尔讨论了劳动尊严与人类尊严、等级尊严及个人尊严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劳动尊严原则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他把直接自然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产劳动意识化了,把劳动的尊严稀释为理智反思和自由意志的尊严,他的劳动尊严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看出人类渺小、生命终极虚无和命运必须不完满,但又强调人的相对尊严和人生的相对价值,并且认为“存在”的那些必然缺陷也有积极意义,可以产生诗意、傲骨和真正的自由心态,可以使人活出另一种高境界。这观念新鲜而富于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东方的直觉思维和西方的科学思维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究,可谓各放异彩。通过解读中西方人类起源文化中的技术思想,文章发现:向内省视的中国文化倾向于从身体延续的创世神话视角,来想象人类起源的技术要素;而向外探究的西方文化倾向于从关注自然的科学进化视角,来论证人类起源的技术动因。但是,文化差异下的东西方思维模式,在技术和教育共同促成人类生命成长的看法上却是殊途同归,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教育共同为人类认识生命"祛魅"、技术和教育共同提升人类的生命质量、教育维护人类在技术实践中的生命尊严。  相似文献   

16.
(接本刊2005年第33期) 模块3 倡导良好的工作场所 这一模块与中心价值--维护人类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相关联.人类的尊严指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获得尊重和基本的个人需求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样每个人才能发展他们的潜能.劳动的尊严指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认识这些工作对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做出的双重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尊严和人权是法律中的核心概念,是权利来源的根基。康德被誉为尊严大师,他的学说为尊严进入法律文件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地位、神性、天赋权利尊严学说的批判,康德把尊严奠基在自在目的本身,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而拥有尊严。然而,康德并没有对人类中认知能力欠缺的边缘群体是否享有尊严进行直接论述,后世因此对康德目的尊严学说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其学说再解释可知,康德的理论为每个个体尊严的享有提供了一个普遍、平等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谈尊严     
尊严,这着实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就像政客们谈及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管前一分钟他如何谈笑风生,下一秒他定一脸严肃。很多东西,像是尊严,是不好随便开玩笑的,一个你认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惟独不可以没有它的东西。尊严在字典里的解释为:令人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以为,未免有失偏颇。难道自己的尊严要由  相似文献   

19.
尽管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构建人类多能干细胞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仍未应用在非人灵长类细胞中。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多样品标记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猴多能干细胞进行了分子特征的表征。结果表明,虽然用于重置人类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可以用来构建猴干细胞系,但其配方有待优化才能更好地维持猴干细胞多能性。总而言之,本研究证实了新型的人类干细胞培养体系可以转化到猴干细胞体系中,这对于未来猴干细胞系培养配方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尊严属性关系的逻辑归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尊严属性关系的逻辑归位来阐述个人尊严和政府尊严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此来论述尊严的目的作用和手段作用,来澄清和扭转人生格局.个人尊严的体现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权利,政府尊严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权利,二者之间的本质意义都是为实现人类尊严而服务,从而建立和完善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