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浅论古代诗词的语法特点李学忠古代诗词的语言高度精炼,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意思。因此,在语法方面与古代散文比较,就有了自己的特点。最常见的有时省去句中的主语,有时省去谓语。一、主语的省略省略主语的现象在诗词中最为常见。特别在近体诗中尤其如此、如王...  相似文献   

2.
省文、意合是诗词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可增益诗词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诗词中化用前人句子的现象数不胜数,散文中也同样有很好的例子。不论什么时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继承和借鉴。如何才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必须多读、善读。  相似文献   

4.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词的类别。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古今汉语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即是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活用,其中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常见。诗词中就相对少些。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有因袭古法活用词类的例子。 本文拟就所积累的古今诗词例句谈谈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活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材的主导文类,散文历来为语文教师所关注。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的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由于理论界对散文这种文体研究不够,也由于一线教师对已有散文知识掌握有限,所以散文教学在方式上便存在着以下“四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教学与其它文体如古典散文、古典小说的教学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诗词这种体裁本身所决定的。教学时必须探讨这一特殊性的内在规律,遵循这一内在规律。若果毫无区别地绍各种文体的教学程式化,破坏了诗词教学的特殊性,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常见因认错现象而产生的笑话,在数学解题中,将甲错当成乙的“错位”现象而导致的解题错误也比比皆是.本文试以导数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典诗词中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现象,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大与小,悲与喜,静与动,真与假,明与暗,虚与实,正与反,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现象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移情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审美活动,阐述移情现象的产生、作用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运用,归纳出其在中国古典诗词具体创作过程的四种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童话和寓言往往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层现生活,诗词、散文,乃至政论文也常有运用拟人化手法的,被拟的对象包括有生物、无生物,甚至现象和观念。例如:  相似文献   

11.
“奇问”是一种原本常见而不大被了解的修辞格。1985年,张寿康教授在《修辞新格谈》一文中已首提其名[1],然而迄今论者仍不多。它虽然也可出现在口语中,但更主要是出现在散文和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尤以后者居多。我们知道,一般把问句分成三类:疑问、反问和设问。  相似文献   

12.
徐铉注音是以《唐韵》为主要依据的。音义错位的现象,即徐铉注音与许慎释义不能对应,义错位现象选例作一些辨析。但仔细核查徐铉注音与许慎释义,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徐铉注音另有义,而许慎所释另有音。文章就此类音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字入诗入词的现象十分常见普遍。数字不仅参与构建意象、营造诗境,且在配合艺术手法、丰富诗词表现力和强化诗词节奏、增强音乐美感及充当特殊诗词结构等多方面都表现出神奇功能,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学现象,值得我们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线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经久不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与定义内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有些函数问题是非辨别不清、概念模糊等知识错位现象.本文就学生学习中几种常见错位现象进行剖析.一、函数定义域与值域错位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写道:“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里明确指出了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这一根本规律,同时也着重说明了诗歌创作的特点在于运用比兴。诗用比兴,这是对我国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高度概括,也是为繁荣社会主义诗歌创作总结为宝贵经验。我们结合这封信的学习,重温光辉的毛主席诗词,深深感到毛主席的诗词创作堪称“形象思维第一流”的杰作。在比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许娟 《语文天地》2009,(11):34-35
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这是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的表达技巧。而诗词中虚与实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易分辨。在这里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虚实现象,整理一下,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戴建华 《语文知识》2001,(12):36-38
古代骈文和散文中的骈句,两两相对,从形式上看都是并列句式,似乎了无疑义;而实际上,由于骈文骈句追求工稳整齐,文约意丰,又不能或不易用关联词语帮助衔接,所以在气韵奔流的另一面,也常见文意跳脱的现象,需要我们在讲解的时候,用心梳理文脉,吟味涵义,不误解古人的意思。这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诗词的语法特点。一、不完全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的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诗词用语与现代白话文差别很大,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难以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悟诗词所创造出来的美妙意境。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诗词教学课呢?  相似文献   

20.
章青 《生物学教学》2013,(12):24-25
本文结合案例,就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几个常见的错位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