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表演又是在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形式中处于特殊位置的音乐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巧用音乐表演为歌曲教学助力:1.化解歌曲教学中的节拍难点;2.帮助解决歌曲教学中的音准、节奏难点;3.辅助歌曲教学中的演唱处理,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孙大鹏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后插5-后插6
音乐表演作为展现音乐魅力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多元丰富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内容,而且提升了音乐表演的艺术内涵,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分支。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与美学息息相关,音乐表演美学更加强调音乐表演过程中的艺术表现性,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从而通过音乐来推动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互动,传递更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内涵。由杨易禾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表演美学》一书,跳脱于我国音乐表演艺术现状,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提出我国音乐表演艺术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维度对当代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审视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推动我国音乐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丹 《科教文汇》2008,(14):162-163
音乐美学思想是荀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在《乐论》中主要论及了音乐的三个方面:首先,他论及了音乐的本质,他肯定了音乐是源于人的感情宣泄的需要,又进一步指出情感的表现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即把音乐等艺术看成是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其次,他论及了音乐的审美原则——中和;再次,他论及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一是怡情引导功能,二是政治伦理教化功能。总体看来,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的《乐论》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因此,可以说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成熟于荀子。  相似文献   

4.
音乐美学思想是荀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在《乐论》中主要论及了音乐的三个方面:首先,他论及了音乐的本质,他肯定了音乐是源于人的感情宣泄的需要,又进一步指出情感的表现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即把音乐等艺术看成是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其次,他论及了音乐的审美原则——中和;再次,他论及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一是怡情引导功能,二是政治伦理教化功能。总体看来,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的《乐论》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因此,可以说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成熟于荀子。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是整个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的瑰宝,在古时候诗词与韵律密不可分.现如今,也有很多古诗词可以与相应的音乐艺术曲式进行一定的结合,进一步形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传统音乐艺术.在本科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歌曲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形式,其本身的意,蕴、特征会进一步影响对该类艺术形式和表演形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学思想是荀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在<乐论>中主要论及了音乐的三个方面:首先,他论及了音乐的本质,他肯定了音乐是源于人的感情宣泄的需要,又进一步指出情感的表现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即把音乐等艺术看成是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其次,他论及了音乐的审美原则--中和;再次,他论及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一是怡情引导功能,二是政治伦理教化功能.总体看来,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的<乐论>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因此,可以说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成熟于荀子.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是音乐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赋予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美,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加上心理的想像去认识、洞察、把握。音乐审美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杨艺媛 《科教文汇》2009,(27):276-276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虹力 《百科知识》2022,(30):55-56
<正>音乐是声音的再创作,作曲需要通过丰富的音乐组织形式、材料、音响等将乐谱记录下来,表演并传承延续。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及音乐素材而扩展的音乐片段、完整乐段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音乐表演离不开想象,需要将想象和情感结合。在音乐表演领域中,如果缺少想象,音乐则毫无生气。音乐表演中的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贯穿整个过程,从登台到结束都是不可忽视的。要进行舞台的表演就必须先进行创造的想象活动,没有想象的音乐是没有思想的、没有内涵的、没有情感的。想象在音乐表演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探微——《4分33秒》带给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全福 《今日科苑》2010,(8):233-233
西方的现当代艺术种类繁多,错综复杂,晦涩难懂。凯奇则更是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然而,这种美学思想是值得商榷的,无声音乐严重的影响了音乐的发展,甚至改变了艺术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对音乐本质的研究,来重新诠释无声音乐。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奠定了古代社会音乐美学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不仅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音乐创作、表演、鉴赏等音乐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展开论述,使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进-步阐述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旨在为以后的音乐文化发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宗权 《内江科技》2007,28(2):74-75
数字化音乐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和传统音乐有巨大差别的音乐形式,数字化音乐的美学特质也和传统音乐艺术有巨大的不同.本文通过描述数字化音乐和传统音乐在创作、传播、欣赏方式的不同来论证其的美学特质,并分析了形成这些特有的美学特质的原因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琦 《科教文汇》2008,(12):132-133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独特而完善的体系,也是当代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之一。奥尔夫认为,在十八、十九世纪的交响乐、奏呜曲等形式的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已经到达了音乐艺术的顶峰,音乐的发展只有向原始回归,与语言、动作、舞蹈和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他称之为“总体戏剧”的音乐艺术,才能散发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他的音乐风格以突出的节奏性而著称,这种理念反映在他的教学体系上便是一种元素性的音乐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涵盖丰富的内容,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项珍贵的艺术形式。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以?二泉映月?这部名曲为例,通过赏析它来认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了解。同时结合现实,谈谈如何继承发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  相似文献   

16.
音乐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美育要遵循美学规律。音乐美学是专门研究音乐艺术美学规律的基础性理论学科。在普通中专要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在音乐教育中自觉接受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使音乐素质教育科学规范的发展,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装置艺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艺术除了美以外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思想,通过一种艺术形式来传达自己的精神境界与思想层面,在各种思想表达的艺术作品中装置艺术更为贴近于观众,与观众互动融合连动于心灵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这种艺术形式的精神结构更是现代人民的价值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一种需要用时间加以衡量的精神元素,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声乐是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一门摸不着、看不见,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受的艺术。声乐,是歌唱的艺术,是研究歌唱方法的一门学科,可以有乐器伴奏,亦可以无音乐伴奏,皆以歌喉为主。  相似文献   

19.
<乐论>是荀子的一篇关于音乐艺术的美学论文.荀子在篇中以人性和社会效用为基本的出发点,极力强调了音乐艺术对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性,强调时美感享受的追求.同时荀子还在篇中涉及到了其他一些美学问题.这些思想都具有着进步性.  相似文献   

20.
曲式是一门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而在了解曲式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音乐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结构的探索来实现曲式的学习,这也是音乐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课题.从18世纪起,西方便构建了作曲技术理论规范.到目前为止,这种规范依然被当作音乐创作与教学的指导.在创作与表演的实践之中,应当充分挖掘各种理论具有的关联性,如此才能取得更加深入的启示.而音乐方面的表演、实践、创作都需要以作曲技术理论为基础,让人能够开展独立的思考,并能够将其进一步的发展应用于实践之中.通过音乐结构来认识曲式的具体形态,可以了解其间蕴含着必然的联系,其中的内涵也需要不断琢磨,这样才能不断挖掘出其中的结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